怎麼保證軟體測試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時間 2025-05-12 18:55:38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在做乙個開始實施測試之前,我們就需要儘量的要考慮到:

1.我們測試的物件是什麼?

2.在什麼環弊圓肆境下實施我們的測試工作?

3.我們的測試所要花費的時間、經費和資源(最好還是不要超出預算的為好,不然可能老闆不支援我們的工作,反倒是個麻煩了!嘿嘿)?

4.制定的實施方案是否可行性?

5.制定的實施方案所租轎擔當的風險係數有多高?

6.是否還有更好的可降低風險的實施方案?

7.我們的測試工作以什麼樣的來衡量我們的工作成績?(甚至是對工作的獎懲辦法等)

8.是否有對於工作風險的控制方案。

9.工作中,任務交代的是否夠清楚?以免讓執行者隨意瞎搞,導致對其測試工作不可控。

10.專案成員對這個要測試的物件的理解程度有腔行多深?

11.測試人員的組織和管理方案是否可靠?

等等…而要驗證我們的測試是否有較高的可靠性,我所想到有兩點:

1.測試結果的可信性。

2.測試後的軟體可靠性。

而對與軟體測試的全面性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想到從測試用例的覆蓋率來表現。

如何評估測試的可靠性

2樓:夢在左手指方向

如何評估測試的可靠性:

測試」一般是指「為了發現程式中的錯誤而執行程式的過程」,可靠的測試性是相對重要的,在部分產品開始的測試階段,需要的就是可靠的測試性,機構,所以存在意義較大。但指螞是在不同的開發階段、對於不同的人員,測試的意義、目的及其採用的方法是有一定差別的。

在軟體開發的測試階段宴吵,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開發人員通過執行程式來發現程式中存在的缺陷、錯誤。

而在產品交付、驗收階段,測試主要用來驗證軟體產品是否達到使用者的要求。或者說,對於開發人員,測試是發現缺陷的一種途徑、手段,而對於使用者,測試則是驗收產品的一種手段。

通過軟體可靠性測試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 有效地發現程式中影響軟體可靠性的缺陷,從而實現可靠性增長:軟體可靠性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規定的條件下,軟體不引起系統失效的能力,其概率度量稱為軟體可靠度。」

2) 驗證軟體可靠性滿足一定的要求:通過對軟體可靠性測試中觀測到的失效情況進行分析,可以驗證軟體可靠性的定量要求是否得到滿足。

3) 估計、預計軟體可靠性水平。

通過對軟體可靠性測試中觀測到的失效資料進行分析,可以評估當前軟體可靠性的水平,**未來可能達到的水平,從而為開發管理提供決策依據。軟體可靠性測試中暴露的缺陷既可以是影響功能需求的缺陷也可以是影響效能需求的缺陷。

軟體可靠性測試方法從概念上講是一種黑盒測試方法,因為它是面向需求、面晌逗侍向使用的測試,它不需要了解程式的結構以及如何實現等問題。

軟體可靠性由什麼支援

3樓:半身馬夾

軟體可靠性(software reliability) 軟體可靠性是指在給定時間內,特定環境下軟體無錯執行的概率。

軟體的可維護性橋悉,主要表現在:

1、可理解性。

乙個可維護的軟體必然是可理解的。族消缺。

軟體的可理解性可以使用「90-10測試」的方法來衡量,即如果乙個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閱讀乙份源**清單10分鐘,可以寫出該程式的90%,則認為這個程式具有可理解性。

2、可測試性。

乙個可維護的軟體必然是可測試的。

軟體的可測試性是指驗證軟體程式正確的難易程度。

可測試性好的軟體,通常意味著兆辯軟體設計簡單,複雜性低。因為軟體的複雜性越大,測試的難度也就越大。

3、可修改性。

乙個可維護的軟體必然是可修改的。

軟體的可修改性是指修改軟體的難易程度。

軟體的可修改性可以通過進行幾個簡單的修改練習來評價。假設軟體的平均複雜性是c,要修改的模組的複雜性是a,那麼修改的難度可由下面公式計算:d=a/c。

4、可靠性。

乙個軟體的可靠性越高,需要維護的概率就會越低。

軟體的可靠性是指軟體在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在給定的時間段內正確執行的概率。

軟體可靠性的度量有以下兩種方法:

根據軟體的錯誤統計進行可靠性**。如度量軟體的平均失效間隔時間(mttf)。根據軟體的複雜性進行可靠性**。

軟體可靠性測試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4樓:雁子

可靠性測試應用。

1. 使用者許可權限制。軟體是否按功能模組劃分使用者許可權,許可權劃分是否合理,考察超級使用者對各個使用者的許可權管理是否合理,包括修改使用者的登入資料等。

2. 使用者和密碼封閉性。軟體對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有無校驗,有無保護措施,尤其對密碼有無遮蔽功能。

3. 系統對使用者錯誤登入的次數限制。軟體對使用者錯誤登入有無次數限制,一般做法是連續三次登入失敗就退出系統。

4. 留痕功能。軟體是否提供操作日誌,比如某使用者登入的時間,查詢、修改或刪除的動作以及離開的時間等。

5. 遮蔽使用者操作錯誤。考察對使用者常見的誤操作的提示和遮蔽情況,例如可否有效避免日期的錄入錯誤或寫入無效的日期。

6. 錯誤提示的準確性。當使用者操作錯誤時,能否有準確清晰的提示,使使用者知道造成錯誤的原因。例如當使用者未輸入完有效資訊時存檔,系統應當給出關於未輸入項的提示。

7. 錯誤是否導致系統異常退出。考察軟體執行的穩定性,當軟體發生一般錯誤或嚴重錯誤時,軟體是否會自動退出。

8. 資料備份與恢復手段。主要針對有資料儲存需要的軟體,有的軟體依靠資料庫作業系統本身的備份與恢復機制,這需要使用者具備一定的操作知識;好的軟體會提供備份與恢復的操作,不需要使用者直接對資料庫系統進行操作。

9. 輸入資料有效性檢查。當使用者輸入的資料有錯時,軟體應能判斷資料的有效性,避免無效資料的生成。

10. 異常情況的影響。在程式執行過程中進行掉電等試驗,考查資料和系統的受影響程度;若受損,是否提供補救工具,補救的情況如何。

11. 網路故障對系統的影響。當網路中斷連線時,是否會造成資料的丟失。

5樓:網友

根據gb/t 16260-2006中規定的軟體質量特性,其中可靠性包括:成熟性、容錯性、易恢復性、可靠依從性;

對於可靠性的定義:軟體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軟體產品維持規定的效能級別的能力。

成熟性:指軟體產品避免因軟體中錯誤發生而導致失效的能力。

容錯性:指在軟體發生故障或違反指定介面的情況下,軟體產品維持規定的效能級別的能力。

已恢復性:指在失效發生的情況下,軟體產品重建規定的效能級別並恢復受直接影響的資料的能力。

說明一下:軟體生命週期中經常開展的效能、壓力、負載測試是源於軟體可靠性、效率性、可維護性的要求,可靠性的目的是讓軟體的效能符合要求。

軟體測試中如何保證軟體質量

6樓:iku快開始

軟體測試策略的確定過程通常經歷 確定測試需求 、確定測試策略三個階段組成。

7樓: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掌橋科研。

屬科技資訊。

軟體可靠性測試的主要目的有哪些,軟體測試的目的是( )。 a 評價軟體質量 b 發現軟體中的錯誤 c 證明軟體是正確的 d 評價軟體可靠性

雁子 可靠性測試應用 1.使用者許可權限制。軟體是否按功能模組劃分使用者許可權,許可權劃分是否合理,考察超級使用者對各個使用者的許可權管理是否合理,包括修改使用者的登入資料等。2.使用者和密碼封閉性。軟體對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有無校驗,有無保護措施,尤其對密碼有無遮蔽功能。3.系統對使用者錯誤登入的次數...

tcp的可靠性是由誰來保證的?1 應用程式 我想應該不會 2 作業系統3 物理硬體(網絡卡等)

應用程式。tcp可靠性演示 1.a傳送資料包給b,等待b迴應,以確定b是否能收到 應用程式 作業系統 物理硬體 作業系統 應用程式2.b接收到資料包,做出迴應,也傳送資料包給a,也等待a迴應,以說明b能收到,並且確認a是否能收到 應用程式 作業系統 物理硬體 作業系統 應用程式3.a接受資料包,也做...

從相關性和可靠性看公允價值的運用

郭無敵 產權理論認為,企業是若干 契約 的集合體,其本質是各權利主體為了各自的利益,通過契約聯絡起來的利潤生產組織。在這個複雜的產權組織內,每一權利主體都投入了一定的生產要素,如所有者投入了權益資本,債權人提供了借貸資本,經營者和職工提供了管理能力和勞動力,而國家提供了有利於企業生存的社會環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