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工商牙牙老師
林地保有量(公頃)指行政轄區內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的土地面積,包括跡地的土塌罩棚地面積。詳細分類應與《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規定的林地保持一致。
林地面積、團則土地總面積來自全國國土調查及其年度變更調查成果。
林地面積計算方法。
傳統測量:1、皮尺測量。
適合於小面積測量。用割補法將林地調整為規則現狀,用皮尺測量長度,用坡度儀測量坡度,查坡度改算值,計算出林地面積。
2、羅盤儀測量適合於大面積測量。從小班起點開始,依次測量小班界線端點,同時測量各測點之間的坡度,夠不上的測點,轉站測繪,直至將整個小班界線端點全部測量;根據坡度改算值,修正各測點平面距離值;在方格紙上標註各測點,連線後形成閉合的小班平面圖;用透明的方格紙描出小班平面界線,數出方格計算出小班面積。地形圖對坡勾繪。
這是80年代才有的技術手段,利用1比5萬或1比萬地形圖,在對坡進行勾繪,畫出小班四至界線,用透明方格紙描出小班界線,數出方格計算出小班面積悶粗。現代測繪gps測量。利用衛星定位系統,用gps繞小班邊界一週即可測出小班面積,但由於山區衛星訊號的不穩定,測量面積不太準確,僅做粗放測量使用。
利用1比1萬地形圖,實地勾繪小班界線,在計算機上利用photoshop或arcgis軟體,開啟***1比1萬地形圖,勾畫出小班界線,即可自動生成小班面積,這種方法測量計算的面積相當精確,被廣泛使用。
公式:森林覆蓋率=-森林面積/土地總面積*100%森林密度=森林覆蓋面積/森林總面積*100%林木株數/相應的林地面積。
2樓:匿名使用者
分為現狀林地面積和規劃期末林地面積,有別於林地面積(包含規劃林地和規劃外林地面積)。
林地保有量概念
3樓:網友
就是林地面積不能少,要改變用途一畝林地,要從非林地變一畝成林地,
什麼叫林地?
4樓:盡是強顏歡笑
林地是森林的載體,是森林物質生產和生態服務的源泉,是森林資源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地是指鬱閉度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規劃的宜林地。在進行經濟效益評估時主要是對各型別林地面積及其價值進行評估。
主要用於林業生產的地區或天然林區統稱為林地。世界的天然林區主要分佈在熱帶雨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以及中、低緯度的山區。據1992年統計,世界森林面積為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為30%。
我國宜林地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國森林覆蓋率為。
5樓:狸愛婭汐
林地定義:凡地面至少10%為林木所覆蓋,最小面積為公頃。至於株數,因種植的樹種不同而不一定。還有一些其它的定義:
商品林]以生產木材、薪炭、乾鮮果品及其他工業原料為主要經營目標的森林和灌木林。
公益林]也稱生態公益林,以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儲存物種資源、科學實驗、森林旅遊、國土保安等需要為主要經營目標的森林和灌木林。
林業用地]專門供林業生產的土地。其中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以及暫時尚沒有林木的宜林地和無林地。
有林地]生長著各種不同性質的森林(天然林或人工林)、竹林及特用經濟林(喬木或灌木)的土地。有林地是森林資源面積中的主要部分。
疏林地]林業用地的乙個類別。由喬木樹種構成,鬱閉度的林地。
宜林地]林業用地的乙個類別。凡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林中空地以及不能種植農作物而宜於林木生長的一切荒山荒地,統稱宜林地。
灌木林地]由灌木樹種構成,以培育灌木為目標的或分佈在喬木生長範圍以外,以及專為防護用途,覆蓋度大於或等於30%的林地。包括人工灌木林地和天然灌木林地兩類。
採伐跡地]宜林地中的乙個類別。指採伐後保留木達不到疏林地標準且未超過5年的跡地。
無林地]宜林地中的乙個類別。由於採伐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曠而暫時又沒生長起森林的土地。
未成林造林地]
造林後儲存株數大於或等於造林設計株數的85%,尚未鬱閉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後不滿3-5年或飛播後不滿5-7年的造林地)。
6樓:興志谷爾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1、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林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有林地。有林地指樹木鬱閉度大於等於20%的林地。林地中的樹木鬱閉度大於等於20%的天然、人工林地稱為有林地。林地中樹木的鬱閉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整個林地面積之比。
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對林地所作的解釋是:「林地包括鬱閉度以上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規劃的宜林地。」
4、按土地利用型別劃分,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5、按二級地類劃分,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跡地和苗圃等6個二級地類。有林地是林地中的乙個型別。
7樓:網友
簡單說,凡是界定為用於林業發展的土地就可以稱為林地了;有林地是在林地的範疇內單位面積達到一定株樹或鬱閉度的才能稱為有林地。
8樓:土流集團
2017年11月1日釋出、實施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對林地的定義如下:
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長紅樹林的土地。包括跡地,不包括城鎮、村莊範圍內的綠化林木用地,鐵路、公路、徵地範圍內的林木,以及河流、溝渠的護堤林。
什麼叫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等
9樓:土流集團
林地劃分為8個地類,即: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無立木林地、宜林地、輔助生產林地。
有林地:連續面積大於鬱閉度以上、附著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喬木林、紅樹林和竹林。
灌木林地:附著有灌木樹種或因生境惡劣矮化成灌木型的喬木樹種以及胸徑小於2cm的小雜竹叢,以經營灌木林為目的或起防護作用,連續面積大於覆蓋度在30%以上的林地。其中,灌木林帶行數應在2行以上且行距≤2m;當林帶的缺損長度超過林頻寬度3倍時,應視為兩條林帶;兩平行灌木林帶的帶距≤4m時按片狀灌木林調查。
1)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按照國家林業局關於參加森林覆蓋率計算灌木林的有關規定執行。
2)其它灌木林:不屬於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
疏林地:附著有喬木樹種,連續面積大於鬱閉度在之間的林地。
森林和林地的區別是什麼
10樓:tom旺仔
按土地利用型別劃分,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跡地和苗圃6個二級地類。
主要用於林業生產的地區或天然林區統稱為林地個人林權包括範圍:公民個人以承包方式取得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國有森林、集體所有的森林的經營權以及在房前屋後、自留地、種植的樹木,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林木的所有權。個人享有的國有森林承包經營權或集體森林承包經營權,依承包合同確定林權內容。
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種植的樹木,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樹木,個人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個人所有的樹木因生長需要依附於林地時,即取得對國有林地、集體林地的使用權。
在溝渠上種的)辦理林權證是在採伐期限內辦理。
11樓:小飛俠
面積不同,森林面積以公頃計算,而幾十平公尺的小樹林也可以叫作林地。
12樓:不負我生
森林指已經長成的樹林;林地是指主管部門認定為應該植樹造林的土地。但中國目前形勢是有些林地被種上各經濟作物;有些森林被砍伐的很嚴重。
什麼叫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13樓:帆布鞋1號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疏林地:樹木鬱閉度大於或等於10%及小於20%的林地。
灌木林地,由灌木樹種構成,以培育灌木為目標的或喬木生長以外以及專為防護用途,覆蓋度大於或等於30℅的林地。包括人工灌木林地和天然灌木林地兩類。
14樓:手機使用者
答:⑴林地:指鬱閉度以上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的宜林地。
疏林地:凡疏密度(林木對空間的利用程度)為的ⅰ、ⅱ齡級的幼齡林。⑶灌木林地:
凡高山地區的森林界線以上的灌木林、高山矮林以及不易改造成喬木的其它灌木林。
栽植樹木的土地就是林地嗎?如何認定林地
15樓:規律
《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林地,包括鬱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規劃的宜林地。
林地不一定有樹,用於種樹的沒成林地,也叫林地。
現在汽車的保有量是多少
甘肅萬通技工學校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國家,全國3.2億人口,跟據統計在美國沒1000人就有779輛汽車,也就是說全美國汽車保有量最低在2.5億輛以上。日本是著名的人多地狹,全國也只有37萬平方千米,但是這麼小的地方,每一千人平均擁有597輛,全國汽車保有量在0.74億輛。中國,目前汽車保有量差不多在1...
銀行理財的日均保有量怎樣算?
一段時間內每天存款金額相加初一這段時間的總天數。日均保有量只是算當天的,不算第二天的,這樣的話就是把每天的資金量加起來除以天數就是日均保有量了。可以問一下當地銀行有夜間理財!這個好像農行有。如果做期限理財!那就是0 還有違約。銀行個人理財指什麼 個人理財是指客戶根據自身生涯規劃 財務狀況和風險屬性,...
我國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低碳出行是否很難實現?
我國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讓很多人覺得低碳出行是很難實現。也正是因為這個樣子,國家引起了很大的重視,而且還推行了單雙號出行,即便這個樣子,我國的環境依舊特別的惡劣。現如今,每個家庭都有汽車。在很久之前,每個家庭出行基本都是靠的自行車。就是因為汽車的出現,讓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是越來越差。每個人都在倡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