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塊賭石4 8斤左右,好像開出水晴底了。那個大大幫忙看看

時間 2021-05-07 19:59:12

1樓:嗨一起玩約約

色沒透呢,只能說還行。

2樓:玉石鑑定

不是冰種 是糯化種油青

玉石大師們請幫我看看這塊玉幫,第一次賭石幫忙看下大概值多少,我看

3樓:求帥帥

也就一塊糯種的油青料罷了,而且種嫩,你買個成品都比你買石頭再去加工便宜。。。

什麼是賭石?

4樓:拾萬里之外

賭石或賭貨是指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後才能知道質量的翡翠。

賭石的由來:

賭石前期的名字並不叫賭石,而叫賭行,賭石師必備的一是極大的挑戰能力二是冒險精神三是豐富的經驗。在賭石市場上見過一夜暴富的當然也不排除一夜傾家蕩產的。玉石的歷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上千萬年,可見歷史的悠久性,但是賭石的歷史並不是很悠久,大概在清朝時候流行起來的。

下面就來圍觀一下關於賭石的淵源吧!

清至**年間,珠寶行業有個行話叫「賭行」,所謂「賭行」,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翡翠**尤其是原石**,成功倚仗著運氣,就像賭博、彩票一樣對未來投資。

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要知道,通過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裡面的優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

玉石原料挖掘出來,外面又包著一層岩石的皮殼,皮殼裡面是什麼,依舊沒有人說得清,所以行內把判斷玉的過程稱作「賭石」。

5樓:珠寶鑑定師

沒有切開的玉石原石就是賭石。因為,沒有人知道里面倒是是好玉料,還是狗屎料。所以就要賭一賭。

6樓:

說到玉,繞不開「賭

」。 甚至可以說,「賭石」是與玉石的開採、加工和銷售相生相伴、甚至相輔相成的——自從世人青睞玉石的那天起,「賭」就已經成為玉石交易中最常見也最常用的一種手段,成為最根深蒂固也最激情澎湃的一種玉文化現象。

對瑞麗人來說,因為習染已久,或多或少都與玉石、與翡翠沾上了一點關係:有的人常年往返於那「神奇的北緯24度」和瑞麗之間,靠運輸玉石毛料養活一家老小;有的人專業從事解玉、雕玉,靠自己一手絕技賺了個缽溢盆滿;有的人當起了坐商行賈,販賣玉器,集腋成裘,終有所成;還有的人懷著萬分憧憬到處「賭石」,一夜暴富或者傾家蕩產……所謂「一刀生,一刀死;一刀窮,一刀富」,在瑞麗的那些日日夜夜,我們聽到了許多關乎富貴貧賤甚至榮辱生死的「賭石」故事。

這其中,有兩個特別經典:

一個說的是清朝嘉慶年間,綺羅鄉有個玉商叫尹文達,偶然發現其祖上扔在馬廄裡的一塊黑石頭被馬蹄蹬踏掉了一些外皮,在陽光照射下發出水靈靈的綠光,於是就把它「解」開,竟得到一塊上好的翡翠!他用這塊翡翠做成一盞宮燈,在賽會之夜掛在寺院裡,居然把整個寺院都映綠了!他又把邊角餘料加工成耳墜,戴上後耳根都能映綠。

從那以後,中國玉文化史上就多了一個新名詞:綺羅玉。

另一個說的是**年間,也是在綺羅鄉,有個叫段盛才的玉商,從玉石場馱回來一塊重達300餘斤、外殼是白元砂的玉石毛料,許多行家看了,都不肯出價購買。他以為虧定了,就將它丟到院子門口拴馬。誰知天長日久,毛料被馬繩磨去一層皮,裡面的綠色引起段盛才的注意,他拿去解磨,竟然是一塊水色出眾的絕世翠玉!

用它加工的手鐲,彷彿有綠色的水草在其中搖曳!一時間,買家如雲,「段家玉」蜚聲中外——至今在瑞麗和騰衝許多店鋪還打著「正宗段家玉」的招牌呢。

這兩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翡翠的無窮魅力,也隱含了「賭石」的神祕文化和傳奇色彩。原來翡翠是如此變幻多端、難以預知!

業內人士告訴我們,翡翠毛料外邊總是包裹著一層砂石,不「開窗」(切口)根本看不到內面的貨色;即使「開窗」了,也不能保證「表裡如一」。結果是「熟了」(賭贏了)還是「翻生」(賭輸了),全憑經驗、眼力、膽識和運氣。正因為如此,前人留下了許多精闢的總結,像「神仙難斷寸石」、「多看少買,十解九甩」、「瞎子買,瞎子賣,還有瞎子在等待」、「十賭九輸」等等,提醒人們在做玉石投資時,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可儘管如此,有關賭石的故事、發家的夢想,還在一代代地演繹著——翡翠帶給今日瑞麗人的,一樣有令人血脈賁張、一夜暴富的激情,也有兩手空空、不堪回首的迷茫——

有一個姓餘的當代礦工,遠走異國他鄉,到緬甸的玉石礦上挖了10餘年的礦,最後礦老闆給了他19塊大大小小的玉石毛料作工錢。他滿心歡喜,拿回去一一解磨,1塊、2塊、3塊……一直到第18塊卻居然全都是些價值不大的玉石「廢料」。他完全失望了,就把這些毛料一古腦兒賤賣給瞭解玉老闆,以換取一點回家的路費。

沒想到那解玉老闆把第19塊毛料解開,竟然是一塊上等翠玉!傷心欲絕的礦工只好重新踏上去挖礦的漫漫長路……

更離奇的是一位官姓老人,他在緬甸挖了整整50年的礦,卻連一塊真正的玉也沒有挖到。一天,他坐在山頭遙望家鄉,禁不住老淚縱橫。下山前他撒了一泡尿,尿液沖刷出一塊石頭。

他刨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塊很大的「淡水綠」!古稀之年,發筆大財,衣錦還鄉,傳為奇談。

有一天晚上,我們與在瑞麗做翡翠生意已經頗有些年頭的姜晉鬆老闆一起宵夜。幾瓶啤酒下肚,姜老闆終於開啟了話匣子,把他為什麼要從四川來到瑞麗、又為什麼在這裡一做翡翠生意就是十幾年的經過一一向我們道來。說到動情處,禁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歡愉溢於言表。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說自己前幾年到緬甸去「進貨」,礦上老闆把一塊醜陋的毛料劃拉給了他,他發現了,覺得不像是個有價值的東西,沒要。可第二年再去,卻發現那塊醜陋的石頭居然還在,就心一動,花了幾十元錢買了下來。運回來一解,居然是一塊相當不錯的「滿玉」!

他一倒手,就賣了30萬元人民幣!

…… 有人開玩笑說,歷史上的「和氏璧」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一次「賭石」活動了,卞和老人更是一位優秀的「賭石大師」——不加解磨,單從外表就能夠把玉石毛料看得一清二楚,絕非常人所能做到。

玉覓有緣人。也許,這翡翠還真的就是上蒼埋在地殼中的神祕禮物,誰該得,誰不該得,一切早有定數呢——賭玉,總是在錯失與發現之間。

20世紀90年代初,廣州珠寶商潘某在滇緬邊境某地看中了一塊別人都掉首不顧的玉石毛料。他根據自己多年積累的相玉經驗,對這塊毛料仔細敲擊、審視後,認為它表面雖然毫不起眼,但「外醜必內秀」,是塊真料、好料。該毛料重40公斤,潘某按每公斤250元的單價購進,共付出1萬元。

他帶著這塊賭石返穗歸家後,連飯也顧不上吃,便開動切料機,對準毛料攔腰就是一刀。誰知剖開後,兩面都是白花花的「白魔」。他拿起其中的半塊一連切了三刀,仍然連一絲翠綠也沒有,氣得潘某咬牙切齒地將剩下的一半踢到了屋角里。

一萬元就這樣憑白蒸發了。

半年後,潘的一位老客戶、香港某珠寶行的周先生來到潘家,看見屋角放著半塊毛料,於是用腳踢了踢,感到沉甸甸的,旋即蹲下細看,問潘:「這塊料賣不賣?」潘某一聲長嘆,把實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周先生,勸他不要買這半塊料。

可週先生執意要買,催促潘快點開價。於是兩人經過議價,周以每公斤900元的單價,買下了這半邊料,稱重22公斤多點,共計以2萬元成交。此時,潘某反而淨賺了1萬元,不禁高興地對周說:

「這是你硬要買的,可不能反悔啊。」

「絕不反悔!」周先生說:「讓我當面碰碰運氣吧。

」邊說邊開動切料機,逢中就是一刀,哇!除原切面處有2釐米厚的白杆外,其餘的內瓤全是碧綠通透的上等翡翠,這半邊綠至少價值2000萬元。兩人一喜一悲,全都目瞪口呆。

潘某執著的夢想在屋子的角落蹲了半年之後,就這樣與自己擦肩而過。於是這「半邊綠」的故事成了賭石交易中最膾炙人口的傳奇。

7樓:糖心豆豆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用非常高的價錢買一塊被外皮包圍的翡翠。

價值多少全憑經驗和運氣,沒有人能夠知道表皮下的翡翠***不好

8樓:茘9a睡襲

找 大戶追款 你自己搜下 不用謝

9樓:匿名使用者

網頁連結隨時在更新中可以關注

我今天賭了一塊賭石,切開後大家看看,什麼料子,打光不是那種綠色,反而散白光、很透的那種。重八斤多點 10

10樓:自在啼

賭石圈裡眼淚多,

十賭九輸嘆奈何。

粗豆黯色磚頭料,

又多一個失敗哥。

11樓:匿名使用者

全是裂,種水不好,沒啥用了兄弟。

12樓:匿名使用者

也就是所謂的急吸急呼

幫忙看看這塊木那翡翠原石怎麼樣,開了個口,掉砂。

13樓:醉龍潭

你要是初學玩賭石的話別貴了。2-3百塊的買來玩玩是可以的,這石頭不會給你出滿色的,種沒有,你看的那個也不是脫沙,多看關於翡翠賭石的資料。多看少買。

多學賭石知識。希望能幫到你 。

14樓:和藹的墨黑

皮挺細,但目測效果一般,

本人是玩石菜鳥,花800元買了一塊翡翠原石,開出如下兩片,不知真假及品相,請各位大俠評價一下。謝謝

jade翡冷翠 請提供非透光的 給我這樣看的 看不清楚 白色燈光下 歡迎追問 為什麼電視購物中的珠寶玉器非常便宜 精品小二 因為品質不高 一般他們用來拍攝打廣告的玉器都會比較好一點美女帥哥加燈光下看起來特別誘人 漂亮 但一般買到的實物沒那麼好 電視家團隊 因為少了好多中間商啊,而且最重要的是店面成本...

有一塊原石不知道是什麼石,我有一塊玉石原石,但是不知道是什麼玉石,有明眼人幫忙看看

植秋梵安 上看就是一塊鵝卵石,挺好的一個原石,可以自己作為藏品收藏,不用花錢買了,至於是什麼石,你可以去資詢一下專家,畢竟我們都不懂,也不能判定是什麼原石 呂梁石故事 挺好的一個原石,可以自己作為藏品收藏,不用花錢買了,至於是什麼石,真不知道了。 這東西你得去礦物專業鑑定機構去鑑定一下,才能知道是什...

買了葡萄石的手鍊,三百塊錢。不會辨別真假,誰教教我。或者

丿灬黯淡丶 葡萄石的鑑別方法 1 用放大鏡觀察,葡萄石的晶體內有纖維狀結構,放射性排列。2 將葡萄石高溫加熱,會溶解發泡,並變成白色玻璃狀。3 葡萄石晶體內具有白色條紋。4 葡萄石的產量稀少,市場上人造葡萄石並不多見,一般都是無知 或者存心欺騙的商人,將綠石榴石當做葡萄石賣。其實只要掌握這兩種寶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