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面磚貼上高度標準(請提供相關規範或建設部檔名稱)方便我

時間 2021-08-11 16:04:52

1樓:聽風看雨望月

相關的規範檔案是建設部2023年制定的《外牆飾面磚貼上工程施工工藝標準(j353-2004)》,它規範了材料準備、作業條件、工藝流程等方面,沒對高度進行限制。

文雲:3.2.7 鑲貼面磚:

1 外牆鑲貼:外牆鑲貼應自上而下進行。高層建築採取措施後,可分段進行。

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的面磚,均為自下而上鑲貼。從最下一層磚下皮的位置線先穩好靠尺,以此托住第一皮面磚。在面磚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線,作為鑲貼的標準。

……但在建築實踐中,因陶瓷面磚直接貼於外牆面作為飾面,其安全性與耐久性一樣存在問題而受到質疑,目前我國一些城市已明確規定高層建築限制使用。各地出臺的一些規定都不一致,具體可到當地相關部門進行了解。祝好!

外牆貼上瓷磚規範

2樓:不是初一是十五

規範要求按照施工步驟就能達到

(1)基層處理

將凸出牆面的混凝土剔平,對大鋼模施工的混凝土牆面應鑿毛,並用鋼絲刷全面刷一遍,再澆水潤溼。對很光滑的混凝土牆面,可作「毛化處理」,即清掃表面塵土、汙垢,用10%的火鹼水洗刷油汙,隨後用清水衝淨,晾乾。然後用1:

1水泥細砂漿,內摻水重20%的107膠,噴或用掃帚將砂漿甩到牆面上,灑點要均勻,終凝後澆水養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牢牢地粘到混凝土光面上為止。

(2)吊垂直、找規矩

對高層建築物,應在四周大角和門視窗邊用經緯儀打垂直線找直;對多層建築物,可從頂層開始用大線錘,繃0.7mm鐵絲吊垂直,然後設立標點做標塊。橫線則以樓層為水平基線交圈控制。

豎向則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垛子為基線控制。線與線之間應全部為整磚。每層打底時,以此標塊為基準點做標筋,使底子灰做到橫平豎直。

並要注意找好突出簷口、腰線、窗臺、雨篷等飾面的流水坡度。

(3)抹底層砂漿

先刷一道摻水重10%的107膠水泥素漿,隨後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常溫時配比為1:0.5:

4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漿,也可用1:3水泥砂漿),第一遍厚度以5mm為宜,抹後用掃帚掃毛;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時,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約8-12mm,隨即用木槓刮平,木抹子搓毛,終凝後澆水養護。

(4)彈線分格 待基層六至七成干時,即可進行分段分格彈線,同時著手貼面層標準點,以控制面層出牆尺寸及垂直平整度。 (5)排磚

根據大樣圖及牆面尺寸與磚的規格和縫隙寬度,進行橫豎排磚,並應達到橫縫與門窗臉窗臺或腰線一平,豎線與陽角、門窗旁平行,門視窗陽角都是整磚。橫豎方向,每3-5塊距離彈直線,以控制磚的橫平豎直。也可以1.

5-2m的間距做豎向標誌磚行,以保證外牆縫隙均勻。注意大面和通天柱子、垛子排整磚,在同一牆面上橫豎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半磚。非整磚應排在陰角和次要部位,但須注意一致和對稱。

外牆磚組合鋪貼形式多種多樣:磚塊豎貼、橫貼、順縫、錯縫;寬縫、窄縫、橫縫寬、豎縫窄、橫豎寬縫以及留分格縫等形式。

(6)浸磚

外牆磚鋪貼前,先要將磚面清掃乾淨,放入清潔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取出晾乾,擦淨表面浮水後使用。但吸水率在1%以下的瓷質磚可以不浸水而直接使用。

(7)鋪貼外牆磚

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鋪貼外牆磚,均為自下而上進行(儘管整個工程施工順序是從上至下)。在最下一層磚下皮的位置墊好靠尺(底尺),並用水平尺校正,以此托住第一批磚,在磚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線,作為鋪貼的標準。

在磚背面宜採用1:2水泥砂漿或1:0.

2:2=水泥:石灰膏:

砂的混合砂漿鋪貼,砂漿厚度6-10mm,將磚對準位置貼於牆上,上牆後用小鏟木把輕輕敲實、壓平,使之附線,再用鋼片開刀調整豎縫,並用槓尺通過標準點調整磚面垂直度。

3樓:匿名使用者

施工步驟

(1)基層處理 將凸出牆面的混凝土剔平,對大鋼模施工的混凝土牆面應鑿毛,並用鋼絲刷全面刷一遍,再澆水潤溼。對很光滑的混凝土牆面,可作「毛化處理」,即清掃表面塵土、汙垢,用10%的火鹼水洗刷油汙,隨後用清水衝淨,晾乾。然後用1:

1水泥細砂漿,內摻水重20%的107膠,噴或用掃帚將砂漿甩到牆面上,灑點要均勻,終凝後澆水養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牢牢地粘到混凝土光面上為止。

(2)吊垂直、找規矩 對高層建築物,應在四周大角和門視窗邊用經緯儀打垂直線找直;對多層建築物,可從頂層開始用大線錘,繃0.7mm鐵絲吊垂直,然後設立標點做標塊。橫線則以樓層為水平基線交圈控制。

豎向則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垛子為基線控制。線與線之間應全部為整磚。每層打底時,以此標塊為基準點做標筋,使底子灰做到橫平豎直。

並要注意找好突出簷口、腰線、窗臺、雨篷等飾面的流水坡度。

(3)抹底層砂漿 先刷一道摻水重10%的107膠水泥素漿,隨後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常溫時配比為1:0.5:

4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漿,也可用1:3水泥砂漿),第一遍厚度以5mm為宜,抹後用掃帚掃毛;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時,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約8-12mm,隨即用木槓刮平,木抹子搓毛,終凝後澆水養護。

(4)彈線分格 待基層六至七成干時,即可進行分段分格彈線,同時著手貼面層標準點,以控制面層出牆尺寸及垂直平整度。

(5)排磚 根據大樣圖及牆面尺寸與磚的規格和縫隙寬度,進行橫豎排磚,並應達到橫縫與門窗臉窗臺或腰線一平,豎線與陽角、門窗旁平行,門視窗陽角都是整磚。橫豎方向,每3-5塊距離彈直線,以控制磚的橫平豎直。也可以1.

5-2m的間距做豎向標誌磚行,以保證外牆縫隙均勻。注意大面和通天柱子、垛子排整磚,在同一牆面上橫豎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半磚。非整磚應排在陰角和次要部位,但須注意一致和對稱。

外牆磚組合鋪貼形式多種多樣:磚塊豎貼、橫貼、順縫、錯縫;寬縫、窄縫、橫縫寬、豎縫窄、橫豎寬縫以及留分格縫等形式。

(6)浸磚 外牆磚鋪貼前,先要將磚面清掃乾淨,放入清潔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取出晾乾,擦淨表面浮水後使用。但吸水率在1%以下的瓷質磚可以不浸水而直接使用。

(7)鋪貼外牆磚 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鋪貼外牆磚,均為自下而上進行(儘管整個工程施工順序是從上至下)。在最下一層磚下皮的位置墊好靠尺(底尺),並用水平尺校正,以此托住第一批磚,在磚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線,作為鋪貼的標準。

在磚背面宜採用1:2水泥砂漿或1:0.

2:2=水泥:石灰膏:

砂的混合砂漿鋪貼,砂漿厚度6-10mm,將磚對準位置貼於牆上,上牆後用小鏟木把輕輕敲實、壓平,使之附線,再用鋼片開刀調整豎縫,並用槓尺通過標準點調整磚面垂直度。

另一種做法是,用1:1水泥砂漿加水重20%的107膠,在磚背面抹3-4mm厚,貼上即可。但此方法要求底子灰必須抹得十分平整,垂直度好。而且砂子一定要過窗篩後使用。

如果要求外牆磚拉縫鋪貼,縫隙可用米釐條控制。米釐條用貼上砂漿與中層灰臨時鑲貼,米釐條粘在已貼好一排磚的上口,可臨時加墊小木楔子,以保其平整。貼完一皮磚,便可取出米釐條,清洗後備用。

對於象棕櫚泉這樣高階建築,陽角處為了美觀起見,往往採取兩磚背面一頭各磨成45」角相拼接的做法。其實如改為小於45」角,然後兩磚對合形成直角,拐角更清晰、美觀。而且更為合理,因為它可使砂漿填充其間,還可以提高貼上牢固度。

(8)外牆磚勾縫與擦縫 外牆磚的縫隙寬窄以設計為準。一般在5mm以上,用1:1水泥細砂漿勾縫,先勾水平縫,再勾豎縫,勾好後要求凹進磚表面2-3mm。

若橫豎縫為幹擠縫(碰縫),或小於3mm者,應用白水泥配礦物顏料進行擦縫處理。勾完縫後,磚面用布或棉紗蘸稀鹽酸擦洗,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4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施工工藝可參考 第一時間網 裝修課堂!

5樓:匿名使用者

gb 50201-2001~~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這裡面有。

外牆面磚有哪些規格種類,建築外牆貼面磚 有哪幾種規格和尺寸

獨燁熠 眾所周知,外牆磚通常是用於建築外牆的裝飾與保護,而且顏色 規格豐富。如今市面上的外牆面磚規格主要有這些,即 25mm 25mm 23mm 48mm 45mm 45mm 45mm 95mm 45mm 145mm 95mm 95mm 100mm 100mm 45mm 195mm 100mm 20...

外牆面磚的施工是怎麼樣的

施工程式 基體處理 抹找平層 選磚 浸磚 預排 面磚鑲貼 勾縫清理。基體處理。施工前應做好基體鑿除處理工作。基體表面殘留的砂漿 塵土和油漬等應用鋼絲刷刷洗乾淨,基體表面凸凹明顯部位應事先剔平或用1 3水泥砂漿找平。光滑的基體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鑿毛深度為0.5 37.5px,牆上的腳手眼應提前堵砌好...

外牆的瓷磚有多少種類,外牆面磚有哪些規格種類

渡人渡己渡長生 外牆瓷磚種類之一通體磚 通體磚就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質和色澤一致,因此得名。通體磚是一種耐磨磚,雖然現在還有滲花通體磚等品種,但相對來說,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磚。一般較少會使用於牆面,多數防滑磚都屬於通體磚。外牆瓷磚種類之二拋光磚 拋光磚就是通體磚坯體的表面經過打磨而成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