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茄田間管理的技術要點有哪些,穀子的田間管理有哪些技術要點?

時間 2021-05-07 19:59:16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做好苗期管理

及早疏苗、晚定苗、查苗補種、保全苗為原則。一般是在4~5片葉時先疏一次苗,留苗量是計劃數的3倍左右,6~7葉時再根據密度定苗。對生長過旺的穀子,在3~5葉時壓青蹲苗、控制水肥或深中耕,促進根系發育,提高穀子抗倒伏能力。

(2)做好灌溉與排水

穀子雖是耐旱節水作物,但適時灌溉也是取得高產的重要措施。播前灌水有利於全苗,苗期不用灌水,拔節期灌水能促進植株增長和幼穗分化,孕穗、抽穗期灌水有利於抽穗和幼穗發育,灌漿成熟期灌水有利於籽粒形成。灌水次數根據當年氣候條件和土壤水分情況確定,灌水方法以畦灌和溝灌為主。

穀子生長後期怕澇,在多雨地區谷田應設定排水溝渠,避免地表積水。

(3)做好中耕與除草

中耕可以鬆土、除草,為穀子的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大多進行3~4次中耕,幼苗期中耕結合間苗或在定苗後進行;拔節期中耕結合追肥、澆水進行穀子淺培土,中耕深度在7~10釐米;孕穗期中耕結合除草進行高培土,中耕深度在5釐米左右。谷田主要有谷莠子、狗尾草、莧菜等雜草,其防治以秋冬耕翻、輪作倒茬為主,播種前噴施除草劑滅草,田間雜草通過及時中耕除草消除。

在播種抗除草劑穀子品種條件下,穀子生育前期可用相應除草劑滅草以簡化管理技術。

(4)注意後期管理

穀子抽穗以後既怕旱又怕澇,應注意防旱保持地面溼潤,缺水嚴重時要適量澆水,大雨過後注意排澇,生育後期應控制氮肥施用,防止莖葉瘋長和貪青晚熟,同時謹防穀子倒伏。

(5)做好病蟲害防治

穀子的主要病害有谷瘟病、白髮病、黑穗病、鏽病、褐條病、紅葉病、線蟲病、紋枯病等。用55℃溫湯浸種、1%石灰水浸種或以阿普隆、託布津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3%~0.

5%),可有效消滅種子所帶的病原。實行多年輪作倒茬、清除雜草、拔除感病植株是防治土傳病害的有效辦法。穀子紅葉病是由蚜蟲傳播的病害,小麥及禾本科雜草常是初侵染病原和蚜蟲的主要**,應以滅蚜來防紅葉病。

紋枯病是主要發生在夏谷區的新病害,病害的輕重與夏季的降水量有直接的關係,防治的主要方法是選用抗病品種。穀子的主要害蟲包括地下害蟲、蛀莖害蟲、食葉害蟲和吸汁害蟲等。地下害蟲防治方法主要是以辛硫磷、樂果等拌煮熟的穀子製成毒谷,在播種時撒入播種溝內以減少地下害蟲對谷種和根系的危害。

蛀莖害蟲防治的主要方法有:選用相應的抗蟲品種;秋冬谷田中耕;冬春消滅田間和地邊雜草,及時處理穀子殘株;及時拔除穀子田間的蟲株、枯心苗,以防幼蟲轉株危害;在生長期可用毒土誘殺粟莖跳甲蟲;以赤眼蜂(卵寄生)防治粟灰螟和玉米螟也有較好效果。食葉害蟲主要有黏蟲和粟鱗斑葉甲。

黏蟲的防治以藥劑防治低齡幼蟲為主,以黏蟲散等粉劑配製毒土,順壟撒施,效果較好;輔助措施以田間草把誘整合蟲和卵塊,集中銷燬,減少危害。粟鱗斑葉甲的防治以除草減少蟲源,早播避過幼蟲的主要危害期為主。吸汁害蟲有粟小緣椿象和蚜蟲。

防治粟小緣椿象的方法以選用抗蟲品種為主,蚜蟲的防治以藥劑為主。

地瓜田間管理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2樓:雲種養

可選優良品種,選擇疏鬆通透的壤土深鬆整地,畝施有機肥2噸以上,複合肥25㎏。及時育苗栽植,可進行控旺必理。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收穫

供您參考

辣椒田間管理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苦瓜露地茬口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是什麼?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苦瓜定植後5~7天,應及時順溝澆1次緩苗水。緩苗成活、正常生長後及時進行中耕蹲苗,促進根系發育。第1次中耕,深度為7~10釐米,半月後再進行第2次中耕,深約5釐米。

中耕既可疏鬆土層,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又可以防止雜草生長。另外,苦瓜近地面基部處在土壤溼潤時易長出不定根,為增加苦瓜根系的吸收面積,每次中耕可適當培土。田間搭架後不再進行中耕,但應注意及時拔除田間雜草。

苦瓜幼苗高30釐米時應及時插架。一般插「人」字架,即以兩排竹竿交叉搭立,交叉處用竹竿縱向固定。插架一定要牢固,防止遇雨倒伏。

瓜秧開始爬蔓時,應引蔓上架。一般蔓長30釐米綁第1道,以後每隔4~5節綁1道。綁蔓宜在上午9時以後進行,以防止斷蔓。

苦瓜的分枝性強,但以主蔓結瓜為主,因此需要進行整枝。綁蔓時,將主蔓50釐米以下的側蔓摘除,以上選留1~2個健壯側蔓,任其生長,其餘側蔓及時摘除。結果中後期,應將植株中下部的衰老黃葉和上部細弱或無果的側枝及早除去。

苦瓜生長旺盛,需水量較大。在蹲苗結束後,要澆1次透水,以後保持土壤見幹見溼,但要防止徒長。開花坐果期,要保持土壤溼潤,一般5~7天澆1次水;此期由於外界氣溫已高,澆水宜在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4時以後進行。

苦瓜忌澇,每次澆水後,應防止田間長時間積水,即灌即排,特別是夏季雨後要注意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

苦瓜追肥應按照前期輕、中期重、後期補的原則進行。開花結果前,植株生長量小,追肥宜薄;開花坐果後,逐漸加大肥水管理,結果盛期,植株生長和結瓜同時進行,應重施追肥;結果後期,植株開始衰老,應適當追肥,防上植株早衰而影響果實生長。開花坐果後要施足肥料,每公頃追尿素225千克,硫酸鉀150千克。

採收第1次瓜後,每次再追施尿素150千克左右。另外,在晴天傍晚,葉面噴施0.2%的尿素和0.

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可促進莖葉生長,延長採收期,避免因植株早衰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辣椒的田間管理,辣椒定植初期的田間管理應掌握哪些技術?

1 生長期管理。定植後20天左右,要及時摘去門椒。2 及時防治煙青蟲 棉鈴蟲 蚜蟲 紅蜘蛛等害蟲。煙青蟲 棉鈴蟲宜選用綠功夫 抑太保 保爾等藥劑輪換交替施用,每隔兩天防治1遍,連噴5 6遍。防治蚜蟲,選用吡蟲啉類農藥。防治紅蜘蛛選用掃蟎淨等。3 辣椒的病害主要是疫病和病毒病,防治辣椒疫病的關鍵是防澇...

對於絲瓜的田間管理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絲瓜的田間管理建議肥水管理 早春由於氣溫較低,澆水應在中午氣溫高時澆水,在進入夏季後,絲瓜進入結瓜盛期和營養生長盛期,對水分和養分的要求增大,氣溫高,葉片水分蒸發量大,耗水多,澆水要勤,每2 3天一次,在早上或下午太陽快下山氣溫較低時進行,始終保持土壤溼潤。絲瓜容易發生徒長現象,在生長前期合理減少氮...

黃芩種植如何進行田間管理,黃芩的種植方法

黃芩栽培技術 1 整地施肥 選擇疏鬆,肥活,有灌溉條件,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地。每畝施土雜肥2000 2500kg,搗細散於地內。深翻20 24cm,耙細整平,做90cm寬的平畦,開好排水溝。地干時,先向畦內灌水,待水滲下後,表土稍幹鬆時再下種。2 繁殖方法 1 用種子繁殖。春播的在 春分 至 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