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栽培為什麼要培土,生薑種植技術 生薑怎麼培土

時間 2021-10-14 20:33:06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生薑的根莖在土壤裡生長,要求黑暗和溼潤的條件,為防止根莖膨大時露出地面,因而需要進行培土。山東各生薑產區,一般在立秋前後,結合姜田除草和大追肥時進行第一次培土,把溝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變溝為壟。以後,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漸把壟面培寬培厚,勿使根莖露土,為根莖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

南方生薑產區,培土工作多結合中耕除草和追肥進行。一般從夏至收種姜時開始培土,共培3~4次,埂子姜需培4~5次。安徽銅陵姜農在收種姜後結合鋤地進行第一次培土;7~10天后,培第二次土,培高10釐米;半個月後培第三次土,培成18~20釐米高的土埂,為根莖創造黑暗、溼潤的生長條件。

2樓:雲種養

晚上好!

在每次培土都要結合施肥、澆水,應先施肥再培土後澆水。第一次及第二次培土前,可每畝施入5公斤複合肥和40公斤生物有機肥,距植株基部15釐米左右處條施,不可將複合肥施於植株基部,以免造成燒苗。

生薑的根莖適宜生長在黑暗、溼潤的環境中,見光即停止生長。

因此,生產中必須隨生薑的生長進行及時培土,如果培土不及時,姜的根莖暴露於空氣中,會嚴重影響姜的品質和產量。

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感謝評價!

生薑栽培為什麼要培土?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生薑的根莖在土壤裡生長,要求黑暗和溼潤的條件,為防止根莖膨大時露出地面,因而需要進行培土。山東各生薑產區,一般在立秋前後,結合姜田除草和大追肥時進行第一次培土,把溝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變溝為壟。以後,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漸把壟面培寬培厚,勿使根莖露土,為根莖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

南方生薑產區,培土工作多結合中耕除草和追肥進行。一般從夏至收種姜時開始培土,共培3~4次,埂子姜需培4~5次。

生薑種植技術:生薑怎麼培土

4樓:諾音竹豫

生薑種植,一般以培土3次為宜。

1.第1次培土,在姜的根莖有3~5個分杈,但未現出地表,培土約2cm厚。將姜種植溝的兩側4~5釐米寬的壟土,沿壟邊劃到種植溝內,澆水即可。

2.第2次培土,應在第1次培土20天后,培土厚度2~3釐米,不可過厚。否則容易造成姜的根莖生長困難,影響產量。

3.第3次培土,又稱"大培",在第2次培土後15天進行,厚度以7~8釐米為宜。這時需將原來壟上的土,全部培到種植溝內,使原來姜生長的溝變為壟,原來的壟變為溝。

這一次培土十分重要,是決定姜的根莖生長髮育的關鍵。若培土淺,則姜塊短、粗。若培土厚,則姜塊細長。

以後,若發現有姜芽浮現,也應及時培土,保證姜的根莖正常生長。

老師種植生薑時要做好那三次培土?

5樓:雲種養

第一,第一次培土的時候是在根莖有三個分叉的時候。這個時候培土專的高度就是兩釐米,使用屬鏟子來慢慢處理,培土的高度在四釐米左右,適當的澆水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避免雜草的快速生長,對於根莖的快速生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第一次培土的時候千萬不要太厚了,如果太厚可能會影響最終的通氣性,會影響它的正常生長。

第二,一般在第一次之後的二十天。這個時候培土應該確保厚度在三釐米左右,用鉤子等農具就可以處理了,還是比較輕鬆的,培土的時候也不能夠過厚,還容易影響根莖的生長困難,最終對產量帶來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我們一定要多注意這些細節。

第三,第三次培土一般在第二次之後的十五天。這個時候厚度就比較高了,需要達到八釐米左右,一般也是最後一次培土了,這樣整個地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溝渠,當然對他處理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這一次的培土也會影響它的根莖生長髮育,也會決定產量,如果培土比較淺,之後就會影響它的生長,可能根莖就會比較短一點,也會比較粗一點。

如果能夠培土厚一點,生薑的塊根就會更大一點。供參考

生薑管理如何上泥培土?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生薑塊莖生長於泥土之下,土壤環境直接影響根莖發育。如降雨過多,土壤積水,根莖易腐爛;土溫過高,影響根莖肥大;土溫低達0℃以下,又可凍傷根莖。施行培土,結合清溝,可避免姜田積水,培土上泥可使土層溫度穩定,避免過高或過低。

培土分三次進行:第一次於收娘姜後(在浙江地區約7月上旬)進行,培土至姜塊不外露,並蓋沒肥料;第二次於8月初進行,即在植株基部和種植行內加土,以降低土溫;第三次於9月上旬進行,主要是防止姜塊外露和植株倒伏。

種姜什麼時候施肥培土

7樓:雙運旺乾風

在生薑的根莖有3~5個分杈,但未露出地表時開始,培土約2釐米厚。這時只需用小鋤或鉤子等農具,將生薑種植溝兩側4~5釐米寬的壟土

(一般壟寬25~30釐米)沿壟邊劃下到種植溝內,澆水即可。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利於姜的根莖膨大。第一次培土切不可過厚,否則容易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造成生薑新芽生長受阻,根莖分杈減少、生長緩慢,產量和質量都受到影響。

種植姜對土壤有什麼要求?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姜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以土層深厚、肥沃、鬆散,具有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姜的根系不甚發達,主要分佈在20釐米的耕作層,深耕20~40釐米對姜形成根狀莖極為有利。整地時每667米2施入基肥2000千克、草木灰40~50千克和過磷酸鈣。

做畦時,要因地而異,如在雨量充沛地區要做高畦,大小為1.5米×3米左右,畦間30釐米左右寬溝,在生長初期溝深為15~20釐米,隨著植株生長,可培土加深為30~40釐米,這樣會更有利雨季排水。姜不宜連作,連作產量低,根莖瘦小,表面發生癲瘡,而且易發生根腐病。

四川、浙江產區至少隔2年再種姜,山東產區多采用8年輪作制。一般多選擇玉米、蔬菜、小麥、花生、甘薯等為前茬作物。

9樓:易書科技

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不論在沙土、壤土或黏土上,都能正常生長,但仍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有機質豐富、通氣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為好。但不同土質對姜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影響。沙性土往往產量較低,但根莖光潔美觀,含水量較少,幹物質較多。

姜喜微酸性土壤,土壤酸鹼度對姜的生長有明顯的影響。章淑蘭等(1986)試驗表明,在ph5~7範圍內,植株都生長較好,但ph在8以上或5以下時,則植株矮小,葉片發黃,長勢不旺,根莖發育不良。

生薑如何栽培?

10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播種方法

底水滲下後,即可按一定株距將事先準備好的姜種擺放溝內。擺放姜種的方法,各姜區也不一致。一是平播法,即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

若東西向溝,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溝,則幼芽一律向西。放好姜塊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即可。爾後隨手扒下部分溼土,蓋住幼芽,以防強光灼傷幼芽。

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薑母垂直相連,便於以後扒老薑。二是豎播法,即將姜塊豎直插入泥中,姜芽一律向上。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上的薑母上下相連,扒老薑時易傷根,操作也不方便。

南方有的姜區為便於扒老薑,將姜種倒放,該法雖便於收穫老薑,但影響幼芽出土,生產上不宜提倡。

(2)覆土

種姜排好後,可用钁或二齒鉤將壟上的溼土扒入溝內蓋住種姜,爾後用鐵耙子耬平耙細即可。一般要求覆土厚度為4~5釐米,不可過厚或過薄。若覆土過厚,則下部地溫低,不利於發芽;反之,若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同樣影響發芽。

11樓:**三農

生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講座[一]

洋生薑什麼時候種植最好,生薑應該什麼時候種植?

梅花最美的春天 洋姜,學名菊芋,為菊科植物。菊芋 學名 helianthus tuberosus l 別名洋姜 鬼子姜。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塊根 莖 葉入藥。具治熱病 腸熱瀉血 跌打骨傷等功效。分佈在華北 華東 華南 華中等地。菊芋,別名洋姜 鬼子姜,學名helianthus tuberosus...

種植生薑的土地能種植魔芋嗎,什麼土壤適應種魔芋

小高清呀 魔芋地下部分為球莖且根系較長,適宜在土層深厚 質地疏鬆 排水透氣良好 有機質豐富的輕砂土壤生長,土壤鬆厚肥沃是保證魔芋根系生長髮育和塊莖正常膨大的重要條件。土壤酸鹼度對魔芋產量影響較大,多數魔芋品種適宜的ph值為6.5 7.0,中性和微鹼性的土壤也能種植魔芋,但酸鹼性較強的土壤不適宜魔芋生...

什麼土壤適應種魔芋,種植生薑的土地能種植魔芋嗎

小高清呀 魔芋地下部分為球莖且根系較長,適宜在土層深厚 質地疏鬆 排水透氣良好 有機質豐富的輕砂土壤生長,土壤鬆厚肥沃是保證魔芋根系生長髮育和塊莖正常膨大的重要條件。土壤酸鹼度對魔芋產量影響較大,多數魔芋品種適宜的ph值為6.5 7.0,中性和微鹼性的土壤也能種植魔芋,但酸鹼性較強的土壤不適宜魔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