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治玉米粗縮病,怎樣防治玉米粗縮病

時間 2021-10-14 22:58:43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近幾年,玉米的粗縮病發生越來越嚴重。粗縮病如果不能及時防治,輕者減產50%,重者全田絕收。最好的辦法是由過去的套種向直播轉變,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病菌傳播,減輕玉米發病率,並錯開害蟲傳播高峰。

灰飛蝨是一種傳播病毒的害蟲,它原來寄生於小麥、水稻上,當小麥、水稻收穫以後它便遷飛到套種或早播的玉米上。玉米的粗縮病是由灰飛蝨傳播的,病毒主要是在冬小麥和灰飛蝨體內越冬,初侵染源相對較少、傳播途徑單一。玉米粗縮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以侵染髮病,但5葉期前最易感病。

感病植株節間縮短、顯著矮化,葉片多呈濃綠色,並在心葉主脈兩側的細脈上出現透明的虛線狀褪綠條紋,頂葉叢生,呈對生狀。重病植株雌雄穗不能抽出,或雖能抽出,但雄穗分枝極少,無花粉,雌穗不結實或子粒極少,多數在玉米抽雄期即死亡。

目前生產上推廣品種的抗性大部分處在高感或感病水平,未見抗性較好的品種。所以該病的防治主要以避開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切斷其侵染迴圈中的鏈條和化學殺蟲防病為主。主要措施有:

一是在生產中要密切注意灰飛蝨的發生動態。二是改套播為直播,推遲夏玉米的播種期,避開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由於玉米4~5葉期以前是對粗縮病最敏感的時期,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通過調節玉米播期,要設法避開玉米幼苗的感病高峰期與傳毒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相遇。

因此建議夏玉米全面改套種為直播,採取麥收後播種的種植方式。三是化學防治。在病害重發區:

①可於玉米播種前或出苗前在相鄰的麥田和田邊雜草地噴施殺蟲劑,如畝用10%吡蟲啉10克噴霧。②在麥蚜防治藥劑中加入25%噻嗪酮50克兼治灰飛蝨,能有效控制灰飛蝨的數量。若玉米已經播種或播後發現田邊雜草中有較多灰飛蝨以及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種植的地區,建議在苗期進行噴藥治蟲,以每畝10%吡蟲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噴霧,既能殺蟲,也起到一定的減輕病害作用,隔7日再噴1次,連續用藥2~3次可以控制發病。

③採用內吸性殺蟲劑拌種或包衣,如100千克玉米種子用10%吡蟲啉125~150克拌種,對灰飛蝨的防治效果可達1個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飛蝨在玉米苗期發生量,從而達到控制其傳播玉米粗縮病毒的目的。其他措施還有田間要及時拔除病株;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灰飛蝨不能在雙子葉植物上生存的弱點,在玉米周圍種植大豆、棉花等做保護帶,將灰飛蝨拒之玉米田以外。

2樓:農科院人事科

目前生產上推廣品種的抗性大部分處在高感或感病水平,未見抗性較好的品種。所以該病的防治主要以避開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切斷其侵染迴圈中的鏈條和化學殺蟲防病為主。主要措施有:

一是在生產中要密切注意灰飛蝨的發生動態。二是改套播為直播,推遲夏玉米的播種期,避開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由於玉米4-5葉期以前是對粗縮病最敏感的時期,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通過調節玉米播期,要設法避開玉米幼苗的感病高峰期與傳毒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相遇。

因此建議夏玉米全面改套種為直播,採取麥收後播種的種植方式。三是化學防治。在病害重發區,一、可於玉米播種前或出苗前在相鄰的麥田和田邊雜草地噴施殺蟲劑,如畝用10%吡蟲啉10克噴霧,也可在麥蚜防治藥劑中加入25%捕蝨靈20克兼治灰飛蝨,能有效控制灰飛蝨的數量。

二、若玉米已經播種或播後發現田邊雜草中有較多灰飛蝨以及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種植的地區,建議在苗期進行噴藥治蟲,以每畝10%吡蟲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噴霧,既殺蟲,也起到一定的減輕病害作用,隔7日再噴1次,連續用藥2次~3次可以控制發病。三、採用內吸性殺蟲劑拌種或包衣,如100千克玉米種子用10%吡蟲啉125克~150克拌種,或用滿適金100毫升加銳勝100克拌種,對灰飛蝨的防治效果可達1個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飛蝨在玉米苗期發生量,從而達到控制其傳播玉米粗縮病毒的目的。其他措施還有田間要及時拔除病株;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灰飛蝨不能在雙子葉植物上生存的弱點,在玉米周圍種植大豆、棉花等作保護帶,將灰飛蝨拒之玉米田以外。

3樓:匿名使用者

1.推遲夏玉米的播種期:由於玉米4-5葉期以前是對粗縮病最敏感的時期,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通過調節玉米播期,在河南、山東和河北,一代灰飛蝨的遷飛高峰在5月下旬到6月初,要設法避開玉米幼苗的感病高峰期與傳毒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相遇。因此建議夏玉米採取麥收後播種的種植方式。

2.及時噴施殺蟲劑,控制灰飛蝨的群體,減少病毒傳播介體:在粗縮病常發生區域,若玉米已經播種或播後發現田邊雜草中有較多灰飛蝨,以及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種植的地區,建議在苗期進行噴藥治蟲,以10%吡蟲啉30g/畝+5%菌毒清100ml/

畝噴霧,既殺蟲,也起到一定的減輕病害作用,隔7日再噴1次,連續用藥2~3次可以控制發病。

3. 全面採用內吸性殺蟲劑拌種或包衣,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該病的發生,如採用70%高巧按種子量的0.6拌種或包衣,或每100公斤玉米種子用10%吡蟲啉125至150克拌種,或滿適金100毫升+銳勝100克拌種100公斤,可有效控制灰飛蝨在玉米苗期發生量,對玉米粗縮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時要及時拔除田間病株。

4.不要過分依賴品種抗性。目前對品種的抗性缺乏準確的瞭解,但多數品種屬於感病型別。因此,在重病區,一定要在玉米播種後就開始病害防控,在小麥收穫後玉米免耕播種後出苗前,及時噴灑玉米芽前除草劑除草,包括剷除田邊的雜草,因為病毒可以侵染50餘種禾本科植物,而灰飛蝨將這些雜草上的病毒傳入玉米田。

5.在夏玉米區的南部,由於有水稻種植,必須及時在水稻田和玉米田同步進行噴藥治蟲。

6.在玉米粗縮病常發區,應注意麥田和稻田應加強灰飛蝨的防治工作,力爭把傳毒昆蟲消滅在遷飛傳毒之前。麥蚜、灰飛蝨兼治可畝用10%吡蟲啉10克噴霧,也可在麥蚜防治藥劑中加入25%捕蝨靈20克兼治灰飛蝨,同時注意田邊、溝邊噴藥防治。今後,要嚴禁玉米與小麥套種,改套播為麥收後直播。

由於小麥適當晚播,玉米晚收均可以實現,而且均能增產,因此應在粗縮病重發區全面改革耕作制度,不再推行玉米小麥套種技術。

4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原因是灰飛蝨叮咬造成,常見發生在春玉米上,夏玉米比較少見.預防主要是玉米品種.其次就是發生飛蝨時用25%噻嗪酮噴施,噻嗪酮是低毒高效農藥.防效能達15天

玉米粗縮病怎麼防治呢?

5樓:匿名使用者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由灰飛蝨傳播的病毒病。由於去年冬天的大雪對小麥造成的凍害,我市有部分麥田要毀種提前種植玉米,5~6月正是灰飛蝨第一個盛發期,因此早播玉米要特別注意預防粗縮病。

一、玉米粗縮病症狀粗縮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感病,典型症狀:植株嚴重矮化、節間縮短、葉片密集叢生。受害葉片比正常葉片黑綠、寬短、硬脆,葉背葉脈有隆起。

二、發生規律灰飛蝨在北方一年發生4~5代。以若蟲在田邊雜草叢中、稻麥根茬及落葉下越冬,以背風向陽、溫暖潮溼處最多。12月至次年2月最冷時若蟲鑽入土縫泥塊下不動。

3月開始活動,由越冬場所遷到已萌芽的草地和麥田。一般情況下一年有春季和秋季兩次數量高峰。灰飛蝨耐低溫能力較強,對高溫適應性差。

其生長髮育的適宜溫度在25℃左右。隨著小麥的成熟收穫、玉米播種,灰飛蝨轉移到玉米上危害,對播種早的玉米危害最重,另外,靠近果園的地塊、插花地塊受害也較重。

三、防治措施玉米粗縮病目前尚無特效藥劑防治,一旦發病基本上無產量。因此,治蟲是防病的關鍵措施。

1.重視拌種或種子包衣。可用40%甲基異柳磷按種子量的0.2%拌種或包衣。同時加入2.5%適樂時或20%**酮(按種子量的0.1%拌種)兼防玉米黑粉等病害。

2.清除地頭地邊雜草,破壞灰飛蝨產卵棲息的環境。

3.玉米出苗後集中防治一次灰飛蝨,可畝用10%吡蟲啉15~20克噴霧防治灰飛蝨。同時可加入抗病毒藥劑病毒a或植病靈2號30~50克(毫升)對水30公斤混合噴霧防治。

7~10天一次,連噴2~3次。

注意事項:成方連片的大田要噴四周形成保護帶,保護頻寬3~5米。插花田和靠近果園的地塊要全田噴霧,同時注意對溝邊、地邊雜草的防治。(摘自河北科技新聞網)

6樓:匿名使用者

在玉米粗縮病的防治上,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其核心是控制毒源、減少蟲源、避開危害。 1、加強監測和預報 在病害常發地區有重點地定點、定期調查小麥、田間雜草和玉米的粗縮病病株率和嚴重度,同時調查灰飛蝨發生密度和帶毒率。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種前,根據灰飛蝨越冬基數和帶毒率、小麥和雜草的病株率,結合玉米種植模式,對玉米粗縮病發生趨勢做出及時準確的**預報,指導防治。

2、選用抗病品種 儘管目前玉米生產中應用的主栽品種中缺少抗病性強的良種,但品種間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要根據本地條件,選用抗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合理佈局,避免單一抗源品種的大面積種植。 70年代,豫農704對該病有一定的抗性,目前推廣的品種尚未發現高抗病品種,比較抗(耐)病的品種有魯單50、魯單053、農大108等,在生產上可替代沈單7、掖單53、掖單22等感病品種。

在那些已種植感病品種多年,危害嚴重的地區,種植這幾種抗(耐)病品種顯得特別重要。在曲阜市,玉米雜交種魯單50、魯原單14等對粗縮病的抗性較好。 3、調整播期 根據玉米粗縮病的發生規律,在病害重發地區,應調整播期,使玉米對病害最為敏感的生育時期避開灰飛蝨成蟲盛發期,降低發病率。

春播玉米應適當提早播種,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麥田套種玉米適當推遲,一般在麥收前5天,儘量縮短小麥、玉米共生期,做到適當晚播。曲阜市玉米種植模式主要有麥套玉米、搶茬玉米和晚播玉米3種,其中以麥套玉米發病最重,其次為搶茬玉米,再次為晚播玉米。春播玉米應當提前到4月中旬以前播種;夏播玉米則應在6月上旬為宜。

4、清除雜草 路邊、田間雜草不僅是來年農田雜草的種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縮病傳毒介體灰飛蝨的越冬越夏寄主。對麥田殘存的雜草,可先人工鋤草後再噴藥,除草效果可達95%左右。選擇土壤處理的優點是苗期玉米不與雜草共生,降低灰飛蝨的活動空間,不利於灰飛蝨的傳毒。

5、加強田間管理 結合定苗,拔除田間病株,集中深埋或燒燬,減少粗縮病侵染源。合理施肥、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生長,縮短感病期,減少傳毒機會,並增強玉米抗耐病能力。 玉米粗縮病病毒主要在小麥、禾本科雜草和灰飛蝨體內越冬。

因此,要做好小麥叢矮病防治,清除田邊、地邊和溝渠雜草為害,同時要減少灰飛蝨蟲口基數,具體方法:在小麥返青後,用25%撲蝨靈50克/畝噴霧。噴藥時,麥田周圍的雜草上也要進行噴施,可顯著降低蟲口密度,必要時,可用20%克無蹤水劑或45%農達水劑550毫升/畝,兌水30公斤,針對田邊地頭進行噴霧,殺死田邊雜草,破壞灰飛蝨的生存環境。

化學防治

一是藥劑拌種。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蝨,減輕粗縮病的傳播。播種時,採用種量2%的種衣劑拌種,可有效的防止灰飛蝨的危害,同時有利於培養壯苗,提高玉米抗病力。

播種後選用芽前土壤處理劑如40%乙莠水膠懸劑,50%杜阿合劑等,每畝550~575毫升/畝,對水30公斤進行土壤封密處理。 二是噴藥殺蟲。玉米苗期出現粗縮病的地塊,要及時拔除病株,並根據灰飛蝨蟲情**情況及時用25%撲蝨靈50克/畝,在玉米5葉期左右,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2~3次,同時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

5%植病靈800倍液噴灑防治病毒病。對於個別苗前應用土壤處理除草劑效果差的地塊,可在玉米行間定行噴滅生性除草劑20%克蕪蹤,每畝550毫升,對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噴到玉米植株上,克蕪蹤對雜草具有速殺性,噴藥後52小時雜草能全部枯死,可減少灰飛蝨的活動空間,田邊地頭可噴45%農達水劑,但在玉米行間儘量不用,以免對玉米造成藥害。

玉米粗縮病怎麼防?怎麼治,玉米粗縮病怎麼防治

近幾年,玉米的粗縮病發生越來越嚴重。粗縮病如果不能及時防治,輕者減產50 重者全田絕收。最好的辦法是由過去的套種向直播轉變,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病菌傳播,減輕玉米發病率,並錯開害蟲傳播高峰。灰飛蝨是一種傳播病毒的害蟲,它原來寄生於小麥 水稻上,當小麥 水稻收穫以後它便遷飛到套種或早播的玉米上。玉米的粗...

玉米蚜蟲怎麼防治,蚜蟲怎樣防治

清溪看世界 1 用蚜蟲的天敵防治蚜蟲 像瓢蟲 小花蝽 食蚜蠅 蚜繭蜂 草蛉 蚜小專峰等都是蚜蟲的天敵,屬可以通過引種 繁殖等措施,控制蚜蟲危害。2 利用粘蟲黃板捕殺蚜蟲 粘蟲黃板放在大棚裡面或者農田旁邊,可以誘殺一定量的有翅膀的蚜蟲。3 銀灰色對蚜蟲有較強的趨避性,可在園內掛銀灰色塑料條或鋪銀灰色地...

怎樣識別與防治玉米褐斑病

中國農業出版社 1 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注意氮 磷 鉀肥的搭配,防止偏施氮肥,增強植株抗病性。2 提早預防。有黃早四血統的雜交種易感褐斑病。在5 6葉期,用25 的 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玉米褐斑病 3 藥劑防治。在喇叭口期噴施25 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12.5 禾果利可溼性粉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