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發生在春秋兩季

時間 2021-10-14 23:56:50

1樓:風自北

寒潮是大規模的冷空氣活動,因此寒潮侵襲時,天氣發生劇烈的變化。但由於季節、地理條件以及寒潮的強度不同,各地天氣變化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冬季最突出的是冷鋒過境時溫度下降,風向劇變,鋒後往往有強大的偏北風,在西北和內蒙古地區有風沙現象,淮河以北,偶有降雪。

冷鋒一過天氣便轉睛朗。冷鋒過淮河以後,降水機會增多,尤其當冷鋒速度緩慢或在江南靜止時,降水時間將會持久。

寒潮天氣對農業的影響最大。寒潮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可以達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過農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農作物發生霜凍害或凍害。

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農作物耐寒的生理學溫度也都有一定的限度,如北方春小麥、豆類和油料作物屬耐寒作物,可以承受-7~-10℃的低溫,蘿蔔可耐-6℃的低溫,白菜可耐-4℃的低溫,而玉米、馬鈴薯只能耐-3~-2℃的低溫。而且,各種植物不同生長發育期階段的耐寒能力也不同。對於大多數植物來說,當溫度降到0℃左右時,就會明顯受害。

歷史上幾乎每次寒潮過程都會造成大面積的農作物受害,災害程度會因冷空氣入侵範圍不同而有較大差異。

寒潮過境後,氣溫驟然下降,降溫可持續一天至數天。西北、華北地區降溫幅度大,中部、南部降溫幅度小,但可以出現冰凍和霜凍現象。如在1955 年1月,由於寒潮連續暴發性的南下,武漢出現了-14.

6℃,上海出現了-19.2℃,南寧出現為-2.1℃的極端最低氣溫,海南島也出現了罕見的霜凍現象。

其中蘇、皖、鄂、湘、贛等省不少地區連續出現10-15天一大雪和凍雨,導致了交通、電訊受阻,農牧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春秋時節,寒潮天氣除大風和降溫外,在長江流域以南常有雨雪。有時還會出現雷暴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特別是由寒潮引起的終霜、初霜和霜凍對華北、華中地區農作物的威脅更大,往往造成嚴重減產。

2樓:匿名使用者

還用說因為寒潮只出現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冬季不耕作,那麼只有秋季和春季了。

3樓:富礤蘭軒

寒潮,是由於冬季風造成的,而冬季風的源頭是蒙古西伯利亞高壓,而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強勢在冬春。因為秋季收穫,所以對農作物有很大危害。

4樓:匿名使用者

春季寒潮——會使農作物種子剛剛發的芽受損,以致死亡,造成錯過季節而失收。

秋季寒潮——會使得還沒有完全成熟農作物受損,無法成熟,造成嚴重減產,以致失收。

5樓:雲同秋梵

雖然寒潮多發生在冬天但春天時播種農作物,秋天收穫

6樓:黃泉送終

因為冬季農作物較少且多為耐寒品種,冬溫本來就低

而春秋兩季作物下種與收穫時期,對水熱條件需求高,受寒潮影響大

7樓:000瘋妹

是季節與作物週期的相互作用

什麼農作物長在地裡,長在土裡的農作物

有非常多的農作物都是生長在地裡的。比如說,水稻,小麥,油菜,芝麻,花生,玉米,棉花等等。比如水稻 水稻是稻屬穀類作物,代表種為稻。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水稻按稻穀型別分為秈稻和粳稻 早稻和中晚稻 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還有其它分類,...

使用農藥會對農作物造成什麼危害嗎

某個平行世界 這要看使用農藥的量來看了。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加倍或者過量的使用農藥,因為這樣過量的使用農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植株的上下傳導能夠轉移到土壤過程中,在土壤過程中不僅僅有農藥而且肥料的使用已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土壤的養分的流失,而用藥後它的成分殘留時間過長會對植株的下一茬作物進行有...

農業農作物經濟,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有什麼區別?

莪術,相思滕茶,香蕉 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有什麼區別? 一 含義不同 1 農作物指農業上栽培的各種植物。包括糧食作物 經濟作物 油料作物 蔬菜作物 花 草 樹木 兩大類。2 經濟作物亦稱 工業原料作物 技術作物 通常具有地域性強 經濟價值高 技術要求高 商品率高等特點,對自然條件要求較嚴格,宜於集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