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黃鱔養殖技術,黃鱔泥鰍的養殖方法

時間 2023-08-23 06:04:32

1樓:網友

天啦,你要是搞的好,發財了,建議還是人工網箱養殖好管理,什麼時候貴,什麼時候撈起來賣,長2米,寬1米的網箱,就能養殖,一年一個網箱能賺至少上千元,你自己算算。

2樓: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養殖黃鱔和泥鰍時,需要在水源充足且環境安靜的地方建立池塘,且池塘底部的淤泥厚度約為30釐米,再把黃鱔苗投放至魚塘中,等待20-25天左右即可按照1:10的比例投放泥鰍,並且定期巡查池塘,使黃鱔和泥鰍健康生長。

擴充套件資料:一、池塘處理放養黃鱔前,每平方米水面使用生石灰,潑灑全池進行消毒,然後灌滿清潔水。水深控制在5-20cm左右,同時在池塘中可以種植適量的水生植物。

黃鱔泥鰍的養殖方法,養殖前景如何。

二、魚苗放養放養前,將儲存黃鱔苗的容器放到池塘中,等到容器中的水溫與池塘中的水溫相差不大時放養鱔苗(一般二者溫度差不超過3-5℃),黃鱔苗的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kg鱔苗(鱔苗規格為50g/尾),養殖3周以後,按照1:10的比例放入泥鰍。黃鱔泥鰍的養殖方法,養殖前景如何。

三、餵食每天的餵食量為黃鱔總量的3-10% ,配合料為2-5%。水溫在18℃以下時,每日投餌一次;水溫21-28℃時,每日上午和傍晚各投餌一次。而泥鰍以黃鱔的糞便和殘餌為食即可。

黃鱔泥鰍的養殖方法,養殖前景如何。

四、水體環境水體透明度為25-40cm,ph值為 ,水體溶氧量應大於5mg/l,水溫保持在21-28℃。黃鱔泥鰍的養殖方法,養殖前景如何。

五、混養好處泥鰍在水體中上下攪動時,可以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並且泥鰍以黃鱔糞便和殘餌為食,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降低了餌料、糞便對水體的汙染。親,希望我的能幫助到您,如果對我的服務滿意,請給個贊哦,祝您一切順利!溫馨提示:

疫情期間注意防護,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黃鱔泥鰍的養殖方法

3樓:馬大姐種地

養殖黃鱔和泥鰍時,需要在水源充足且環境安靜的地方建立池塘,且池塘底部的淤泥厚度約為30釐米,再把黃鱔苗投放至魚塘中,等待20-25天左右即可按照1:10的比例投放泥鰍,並且定期巡查池塘,使黃鱔和泥鰍健康生長。

1、建立池塘

養殖黃鱔和泥鰍時,需要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且背風向陽的地方建立池塘,池塘的形狀可以為長方形或者橢圓形,大小要根據黃鱔和泥鰍的數量而決定,再往池塘中注入清水,觀察池塘是否漏水,同時清理池塘中的有害物質。

2、鋪上淤泥

建立好黃鱔和泥鰍池塘後,要往池塘底部鋪上30釐米厚的淤泥,而且可以往淤泥中加入腐熟的農家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再把水生植物移栽在淤泥中,可以選擇水浮蓮、水葫蘆、水草等,有利於黃鱔和泥鰍隱藏栖息。

3、投放魚苗

養殖黃鱔和泥鰍時,需要先使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處理,除去池塘中的病菌,再把黃鱔魚苗投放至池塘中,併為其提供充足的餌料,以免大黃鱔捕食小黃鱔,等待20-25天左右,即可按照1:10的比例投放泥鰍。

4、飼餵管理

養殖黃鱔和泥鰍時,需要在每天晚上的7-8點鐘時進行餵食,在給黃鱔飼餵時,可以採用水蚤、豆漿、熟蛋黃等餌料,或者蚯蚓、小魚蝦、螺蚌肉等動物性飼料,而泥鰍食用黃鱔吃剩的食物和黃鱔的糞便即可存活。

泥鰍養殖技術

4樓:小楓帶你看生活

泥鰍養殖技術如下:

1、池塘消毒。

在放養泥鰍苗前,要徹底清理池塘,對池塘進行消毒,可以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後用增氧顆粒以及複合鹽有效改善水質,清塘完畢後,要重新加水,可以在池子裡種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蘆、水花生,這樣有利於改善水質和泥鰍躲避陽光。另外在可以在放養前10天往池塘裡潑灑一些氨基酸肥,這樣泥鰍喜歡吃的水生動植物會繁殖更快。

2、泥鰍苗投放。

泥鰍苗要選擇遊得快,表皮無損傷,健康無病害,體長3-4cm的泥鰍苗,一般運輸來的泥鰍苗要先進行消毒,可以用食鹽水淋一遍泥鰍苗,再放入池塘,放養苗種的適宜時間在5月中期,每畝可以放養1萬尾泥鰍苗。

3、飼料投餵。

泥鰍的食性是很雜的,處於苗期的泥鰍,口器較少,不能直接使用人工餌料,可在養殖池塘中施足肥料,以浮游藻類為食,否則產量極低,存活率極低。人工餌料,如魚粉、魚肉、動物內臟等,可在幼苗生長過程中,慢慢新增,使其快速生長。

4、水質管理。

泥鰍生長水質較差,將導致其生長能力受損,飼料轉化率變低,水體中還會滋生大量細菌,使泥鰍患病的機率大大增加,出現水體中毒死亡的現象。一般在放養泥鰍苗之後要經常換水。每次換水的時候,要先將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

每週要用生石灰來調節一下水質,池水顏色呈現黃綠色是最好的。

泥鰍養殖注意事項

泥鰍養殖可在向陽、溫暖、排水便利處建池塘,池塘周邊保持乾淨,在池塘底部鋪上土壤,在池塘底部栽種上水葫蘆、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溫保持在15-30℃左右。挑選購買大小均勻、健壯無病害的泥鰍苗放到水池中,保持好養殖密度。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可以投餵水蚯蚓、小魚、小蝦、昆蟲、豆餅、豆渣等。

5樓:小學姐

泥鰍養殖技術:在水源良好的地段,建立水泥池。水泥池大小:寬10米,長15米,深1米,為宜。

設定進出水口應注意:進水口應使用水管在水池壁上方,並且水管需想養殖池中間延伸半米。可防止泥鰍沿著入水口逃跑。

出水口在水池底下,使用細網罩蓋住出水口,防止泥鰍逃跑。池子中間用洗淨石頭堆砌地方,中間放一些細砂,用來栖息。

在養殖池中可以種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草,用來給泥鰍避暑栖息。水草也可以淨化水質。為了保持水中的氧氣量,水草覆蓋面積不宜超過百分之七十。

水草好要用架子固定否則後續不好管理,會影響水質栖息效果。

習性

泥鰍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層淤泥中活動,且喜晝伏夜出,長期在黑暗環境使其視力退化。但觸鬚、側線等卻十分敏感,在避敵和覓食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泥鰍除了用鰓呼吸外,還能進行腸呼吸,所以它對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強。

在缺水的環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溼潤,泥鰍仍可存活很長時間。泥鰍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因而在鰍科100餘種魚類中,唯獨泥鰍數量最多,分佈最廣。

6樓:阿可的職場生活

在準備養殖泥鰍之前需要你對池塘進行簡單的清理工作,顯示把池塘的水放幹,然後散上石灰,要池塘慢慢的聚集自然的水,等水深到達至3-5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把泥鰍苗放進池塘裡面。

泥鰍苗放養時間一般在春季也就是3-4月份的時候,以上指的是南方地區,如果是其它地區,溫度上升到15度的時候再放養是最好的。一畝池塘可以投放300尾泥鰍苗。

在放養前,在乾淨的桶子裡面準備一些乾淨的水加入適量的鹽,水溫在15度左右,浸泡15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進行消毒,放入池塘的時候可以減少死亡率。

泥鰍養殖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需要在30%左右,泥鰍比較喜歡吃麥麩、米糠、花生餅、豆餅、菜餅、蚯蚓、蠅蛆等食物,可投餵這些食物來助於生長。要想長的快,每天需要投食2次,早晚各一次。

每天對早池塘進行檢查,看是否有死亡的泥鰍出現,如果有立馬撈出來,並檢視死亡原因,後期也需要關注池塘動態,以防更多的疾病出現,有疾病就需要防治。最重要一點就是做好防逃跑措施。

泥鰍養殖技術

7樓:小橙愛學習

泥鰍養殖技術是:

1、建設場地。

想要養殖泥鰍,就要在場地的建設上開始準備。場地一般是選擇泥底的魚池,如果是水泥地則需要鋪上15-20釐米的泥土為底,面積一般在1畝左右即可,在進行投放之前要對池底潑灑生石灰等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

2、投放魚苗。

投放魚苗之前,先要在魚池中倒入一些肥料,讓肥料融化在水體中之後等到水體呈現出清亮爽嫩的黃綠色即可種植一些水草和投放大量浮游生物,以作為魚苗的食物所用,每一畝面積的魚池投放大約5-10萬尾左右的魚苗是最合適的。

3、配製餌料。

泥鰍的食性比較雜,只要是沒有腐敗變質、能夠啃咬動的生物質大多都能夠作為飼料餵食泥鰍,但想要它長得好的話還是要以各種富含營養和蛋白質的豆粕、米糠、麥麩、酒糟等為主,搭配上鮮活的蚯蚓、蠅蛆等動物性飼料。

4、定期巡查。

養殖泥鰍的魚池要定期進行巡查,做好換水和防病防逃等工作,水色要做到清亮黃綠,能見度30釐米左右為宜,及時進行換水注水的處理,每天打掃一次餌料臺,撈出食物的碎屑和雜物防止汙染水體,修補魚池上的漏洞防止泥鰍逃跑。

泥鰍和黃鱔的養殖技術和條件,泥鰍和黃鱔的養殖

藍色雨天 泥鰍養殖條件和技術如下 泥鰍為多次性產卵魚類。在自然條件下,4月上旬開始繁殖,5一6 月是產卵盛期,一直延續到9月還可產卵。繁殖的水溫為18一30 最適水溫為22一28 雌鰍性成熟較雄鰍遲,體長5釐米時,雌鰍體內有一對卵巢,體長8釐米時,2個卵巢愈合在一起,成為1個卵巢,並由前端向後端延伸...

黃鱔和泥鰍有什麼不同,黃鱔和泥鰍的區別

泥鰍和黃鱔非常相似,只是泥鰍小點,最長不超過20釐米,黃鱔體長在70 80釐米之間,泥鰍可入藥,黃鱔就不行了,常食泥鰍可以起到補腎作用,泥鰍 黃鱔和泥鰍的區別 品種不同 黃鱔屬於合鰓魚科黃鱔屬魚類,泥鰍屬於鰍科的泥鰍屬魚類。外形不同 黃鱔體型細長,泥鰍的體型短小。習性不同 黃鱔通過口腔和喉腔呼吸,泥...

泥鰍和黃鱔有什麼區別?泥鰍與黃鱔相比哪個好

泥鰍 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常出沒於湖泊 池塘 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黃鱔。無鱗,在淺水中能豎直身體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氣儲存於口腔及喉部,所以顯得喉部腫大。泥鰍與黃鱔相比哪個好 泥鰍和黃鱔都是比較好的滋補食品,但和w.哥還是兩回事,些方面你可以看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