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不漲價田地會有人種嗎?

時間 2025-06-06 23:50:33

1樓:厲經浩星

種糧食到底掙不掙錢?自古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關乎民生大計,是老百姓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古代的農民起義,就是因為吃不飽飯,但凡有一口吃的,誰也不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去造反。

農村,糧食**十年二十年沒什麼變化,而農資等費用卻連年**。現在的物價比過去高了好幾倍,人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單靠種地察腔能生活?簡直異想天開。

種地不掙錢,為什麼還有好多農民種呢?對於這件事情,身為「外人」的專家不明白,而身在其中的老農卻知道答案:

一、掙錢賠錢要看怎麼算

如果趕上風調雨順,沒有天災人禍的話,一畝地小麥「純利潤」大約在二百元左右,玉公尺高一些,三四百元的樣子。如果趕上「天災」,如干旱、洪澇、冰雹。

等;或者「人禍」,如種子農藥不合格、管理不善等原因,那麼賠錢是鐵定的了。

上面所說的「純利潤」,敗脊衫並沒有算上人工費,如果把人工費也算進去的話,糧食種的再好也是賠錢。

二、種地的人大都上了年紀

上了年紀的農村人,沒有什麼技能,除了種地什麼也幹不了。對於這些人,大半輩子勞動在土地上,餘生是脫離不了種地的命運。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是:「70後不願種地,80後。

不會種地,90後。

不提種地」。由此可見,在農村,上了年紀的人才是種地的「主力軍」。

三、為了家庭,出不了遠門的年輕人

有些人認為年輕人不願意種地,是因為吃不了苦,其實不然,如果種地真掙錢的話,誰都願意去種。農民工們身在異鄉,那種心念家人的滋味並不好受,再說幹其他的工作也不容易呀。為了掙錢,為了養家餬口,只好撇野派下種地而幹別的營生。

有些人因為家庭原因,出不了遠門,只好在老家附近找個活兒,順便也把家裡的幾畝地也種了。

四、傳統思想,土地情深

自古以來,農民就是靠種地生活,農民對於土地,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親。俗語道「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有了土地,吃飯就有了保障。

現在種地仍然能打糧食,而且比過去還多,但卻不足以養一家人,而農民對於土地,仍然有一種深厚的情愫,對它不願割捨。

2樓:亓燎

如果不掙錢,你會幹嗎?

拉麵哥回應不漲價 老百姓也不容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看重誠信,因為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達成乙個合理的天平,雙方才能夠進行交換,而且在 之上還有人情的存在。在現在社會生活是非常難的,因為競爭壓力變得非常大,而且有一些商家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會在一些特定的節假日提公升自己商品的 其實這樣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壓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