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去過英美兩國的朋友,兩種英語好比普通話與臺灣話還是普通話與粵語

時間 2021-05-07 19:59:02

1樓:星中辛卯玉兔

英語的發源地是英國,美國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使用英語,但因為有許多不同國家的歐洲人移民美國,因此有了美國腔的英語。如果比較的話,英國的英語就像是我們北京的普通話,美國英語就像是上海人說的普通話。

2樓:藍色雨天

普通話和臺灣話,就是部分單詞的發音有些問題,差異不是特別大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沒普通話和粵語那麼大區別。懂一個,另一個你肯定能聽懂。

4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跟臺灣話,粵語如果沒學過那你還聽得懂嗎

5樓:帖合

應該都是說英語的吧還有分幾種的嗎?

普通話和臺灣話哪個好聽 為什麼大部分人覺得臺灣話好聽

6樓:義青龍

聽長了,習慣了就好了,我舍友的姥爺是臺灣的,他也在臺灣住了很多年,說了三年臺灣話,現在沒覺得怎麼好聽

臺灣話和普通話

7樓:下崗盲流

臺灣通行的主要語言是∶臺灣話、國語、客家話、原住民話

普通話在臺灣稱為國語,除了一些用詞稍有差異以外,其他完全一樣,另外

1.中國人說中文習慣能省則省:「可以」省為「可」,「特別」省為「特」。

2.中國人說中文沒有尾音:習慣說「啦」、「喔」、「耶」、「嘛」等等的絕對是臺灣人,因為這些字的發音都是來自臺語的尾音。

3.中國人說中文快速難懂:因為能省則省,說中文沒有尾音,中國人說話速度是臺灣人的3倍快,如果不打出字幕,中國電影,保證臺灣人只能看懂3分之1。

臺灣話發源於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的方言,因此又俗稱閩南話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一代的閩南移民華人,把她稱做∶福建話

但因為300多年來的時空流轉,所以臺灣話和現今通行在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的方言有很大差異,例如在廈門大概相通9成,到漳州只剩下6成聽懂而已。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臺語音讀∶kok-li̍p tâi-uân gē-su̍t kàu-io̍k-kuán

電腦,臺語音讀∶tiān-náu

檔案,臺語音讀∶tóng-àn

北京,臺語音讀∶pak-kiann

和尚,臺語音讀∶huê-siūnn

勸和,臺語音讀∶khǹg-hô

國語,臺語音讀∶kok-gí或kok-gú

8樓:菊亭秀晴

臺灣的國語用的是老國音

所以有些和我們現在用的 新國音 有差別

老國音,中國國語運動中,2023年「讀音統一會」議定的漢語標準音。後被新國音取代。

音系在北京音系的基礎上,增加了微母[ʋ](ㄪ)、疑母洪音[ŋ](ㄫ)和細音[ɲ](ㄬ),區分尖團音,保留入聲(採用南京話的入聲形式),這些語音特徵普遍存在於中國南方諸語中。

推行限於當時各方面的條件和認識,未能很好地推廣,後被新國音(純粹的北京音系,即現在的普通話音系)取代。之後對於老國音產生了種種誤解,如「雜糅古今南北是無法推廣的」,甚至出現了「只有趙元任一個人會說」的言論。事實上,現在南方各地一些中老年人說的帶有濃重口音的普通話就接近老國音。

而他們沒有接觸過老國音,只是在學習普通話時無意地把方音帶了進去。

反思老國音以北京音系為基礎,還顧及南方各地語音,由此能和中古音形成更為嚴整的對應關係;而新國音使用純粹的北京音系,僅顧及華北地區的漢語,恰恰這一地區的漢語變異得離中古漢語最遠。進入21世紀後,保衛南方諸語(官方稱為「方言」)的呼聲此起彼伏,這與逐漸認清漢語發展軌跡的民眾對普通話音系的先天缺陷的不滿也有一定的關係。

臺灣話和普通話的哪些發音不同

9樓:涖駕笴揑

在國語中【和】這個字讀han,四聲,普通話中讀he,二聲。

以下資料節選於維基百科的「臺灣國語」條目:語音在語音方面,由於和臺灣本土語言相互影響所造成的結果,「臺灣國語」幾個特徵如下:[編輯]捲舌音及兒化韻消失

普遍將ㄓ(漢語拼音:zhi;威瑪拼音:chih)念成ㄗ(漢語拼音:zi;威瑪拼音:tz)

將ㄔ(漢語拼音:chi;威瑪拼音:ch'ih)念成ㄘ(漢語拼音:ci;威瑪拼音:tz')

將ㄕ(漢語拼音:shi;威瑪拼音:shih)念成ㄙ(漢語拼音:

si;威瑪拼音:s)[編輯]輕脣音消失由於臺灣話無輕脣音(如f、v等音)ㄈ(漢語拼音:f;威瑪拼音:

f),少部分以鶴佬話為母語的中老年人直接讀為ㄏ(漢語拼音:h;威瑪拼音:h)。

3但以客家話為母語的人和年輕人一般可正確發音無誤。

[編輯]積非成是

一、eng(ㄥ)與 b- 、p- 、m- 、f- 、w-(蹦、朋、孟、風、翁)拼音時,通常讀成ong,官方通用拼音方案亦承認這一點,但注音符號未見修改,可能與注音符號未設定「ong」之音有關。(但臺灣方言音符號有之,寫作「工」)

臺灣很多民眾不會注意到「eng」的訛讀問題。語言學家王力指出,雖然北方官話方言大多因為異化作用發成eng,但是四川話發音都是ong,他認為是一種同化作用。由於早期國語的教師很多並不會講標準北京官話,多半省籍口音濃厚,因此臺灣國語的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四川話的影響。

除了早期訓練過的新聞播導人員外,大部分人讀的如同上述。

二、eng(ㄥ)及en(ㄣ)不分。最明顯的例子是「冰」字,國語及臺灣話都讀「ㄅㄧㄥ」(bing)且皆為平聲。但就算臺灣話流利的人,臺灣國語也往往讀成「ㄅㄧㄣ」(bin),原因未明。

其他官話方言有四川話和南京話有這種現象,也有可能也是受到四川話或南京話的影響。

[編輯]其他此外,李青梅也曾經比較中國大陸《新華字典》(2023年版)和臺灣《國語辭典》(2023年版)中3500個常用字的注音,而發現到注音相同的2711個,注音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789個。臺灣國語和中國普通話有差異的注音佔了將近25%(引自蘇金智 2000)。

[編輯]臺灣本土語言

由於語言接觸的結果,很自然地,臺灣國語會從臺灣的本土語言吸取某些詞彙,除了臺灣國語本來就缺乏的臺灣文化和生活用詞之外,還有大量臺灣本土語言(主要是鶴佬話)的流行用詞。有些鶴佬話流行用詞,在臺灣國語也能找到同義的用詞,但是因為這些鶴佬話用詞非常活潑,講起來很「響亮」,為了文字表現上的生動,就用漢字寫了出來,有人再用國語來念,慢慢就融入了國語詞彙。比如說,在議會上有人罵別人「壓(鴨)霸」(不講理),商店裡則寫著「大俗賣」(大拍賣)的招牌,獎券開獎時則傳來一片「槓龜」(沒有收穫)聲。

有些臺灣國語的新詞彙是從電視上的鶴佬話節目學來的,臺灣電視公司在多年前曾播出的黃俊雄布袋戲,其中的人物用語活潑,也造就了臺灣國語的某些用詞,比如說所謂的「藏鏡人」(偷偷躲在後面的人)、「祕雕」魚(畸形魚)等詞彙(daniel nd)。

其他比較常見的借自臺灣本土語言的新詞彙,還有「速配」(相稱)、「甲意」(中意)、「衰」(倒楣)、「贊」(好極了)、「牽手」(老婆)、「見笑」(害羞或可恥)、「老神在在」(氣定神閒)、「搞怪」(狡滑難纏)等等(daniel nd)。

[編輯]外國語此外,臺灣一些舊的和新的外來語詞彙,也在向臺灣國語「輸出」。比如說「馬殺雞」(英語:massage,按摩)、「秀」(show,表演),「黑輪」(日語:

御田,日本關東煮裡的魚漿製品)、「運將」(司機),還有從英語轉到日語,再轉到鶴佬話,最後再轉到臺灣國語的「秀逗」(short,短路,指頭腦有問題)等等(daniel nd)。

[編輯]舊詞彙此外,由於政治上的因素,臺灣海峽兩岸在某些習慣用語上,經過50年的隔絕,也有某些程度的差異。這些差異中,有些是因為臺灣國語保留了2023年以前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一些語彙,而這些語彙在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由於種種因素而不再使用,或者是比較少使用。比如說,「里長」、「郵差」、「車伕」、「傭人」、「次長」、「級任教師」、「學藝股長」等,這些詞語都是2023年以前的常用字,也繼續在臺灣國語中被使用。

但是,中國大陸則是使用反映新社會關係的一些詞語來替代它們。「先生」、「小姐」、「太太」、「老闆」、「男士」、「女士」等2023年以前的常用稱謂詞語,中國大陸在2023年改革開放以前,一般也不常使用(蘇金智 2000)4。

[編輯]眷村幫派由於國府遷臺後,在各地成立許多眷村,中國各省或幫派間詞彙亦有少部分成為臺灣國語的詞源,例如條子、馬子。參見眷村黑話。

[編輯]臺港澳繁體用語

也由於經過50年的隔絕,又因為臺灣跟香港均仍使用繁體字,臺灣跟香港的出版物流通較多,造成了有些臺灣國語用語並不是臺灣專有,而是跟香港同時使用的。這種詞彙名之以臺灣國語或香港國語都不能達義。以學科而言,在2023年之前就已有或者穩定的學科,三地的用語就是一致的,例如數學上的 matrix,三地都稱為「矩陣」。

但是在2023年之後才出現的學科,例如電腦,用語就有差別,例如電腦上的類似數學矩陣的 array,中國大陸稱為(或者說譯為)「陣列」,而臺灣稱為(譯為)「陣列」。或者像化學元素的「矽」,中國大陸則寫做「矽」[1],因為元素週期表中包括的許多放射性元素的國際確認都是在2023年以後的事。

香港人讀臺灣的繁體字出版物者,寫字或說普通話時,常與臺灣用語一致,例如上述的「陣列」或者「滑鼠」;香港人讀中國大陸的出版物較多者,則寫字或說普通話時,常採大陸用語,例如上述的「陣列」或「滑鼠」。但是畢竟因為香港習慣上採用繁體字為多,再加上許多電腦的程式設計師在製作簡體檔案轉換為繁體時,希望一併將中國大陸用語也轉換為臺灣及香港用語,因此出現了「繁體用語」的稱呼。

「繁體字」是字型的稱呼,「繁體用語」是一個因為臺灣和香港將上述詞彙寫成書面文字時,恰恰都是以繁體出現,所形成的又一名詞。「繁體用語」跟臺灣或香港當地的方言完全沒有關係,但可以簡單粗略地囊括兩地共通的詞彙。而正如世界上本來沒有「繁體字」存在(中華**稱之為「正體字」),是因為「簡體字」的出現,而有了「繁體字」這種相對的稱呼,因此相對應於「繁體用語」,又有人為求方便,將中國大陸用語相對地創造了一個「簡體用語」的稱呼。

不居住在臺灣或香港、澳門地區者往往誤解「繁體用語」=「臺灣用語」=「臺灣話」,這些都是不對的,正如「大陸用語」並非等於「普通話」,普通話更不等於「簡體用語」一樣,並不需要用簡體字才能說普通話。臺灣及香港、澳門地區的確有一些共同的詞彙和句法,這也無法用「臺灣國語」一個概念全部含入,但也沒有「香港國語」的說法存在(勉強只有所謂的「香港用語」)。因此對於「滑鼠」、「陣列」、「印表機」等詞彙,似乎「繁體用語」是個比「臺灣國語」更精確的描述。

請問有去過廈門集美的朋友嗎 那裡好玩嗎

我愛諾雞鴨 我就在廈門集美區。集美區沒什麼好玩的,就是有集美大學。上個月的龍舟節過了,最近沒什麼活動,恐怕你來了也只能看看學校了,呵呵。廈門市區 遊裡區和思明區 和集美僅有廈門大橋相連,進市區只需要20 30分鐘車程。廈門最有名的景點就是鼓浪嶼了,風景很好,來廈門一定要至少去一次古浪嶼。另外,廈門會...

請問有誰去過海陽天籟大峽谷的

去過,挺好玩兒的,就是玩那個極速飛車的時候要小心那個手套的味兒,很濃的汗味兒,我那天去的時候一個小時都沒洗完呢,最好自己帶一個手套去,還有那碰碰車真的不好玩兒,碰碰車,根本就不像她們這跑的可慢了,而且那個油門兒,有時候還不好用呢,皮划艇的話一定要小心,那個槳很難用的。再就是那個草上飛,我排了兩個多小...

請問,奈及利亞的拉各斯誰去過啊,那裡安全嗎

手機使用者 我在那邊待了一年,本人覺得還可以,挺安全的 我在拉各斯工作了2年,這邊還行,比較安全。出拉各斯機場的時候你看情況,估計得給安檢人員晒點錢,身上帶點美元,最好就全部都1美元的。在一個荷包裡放5美元,要全部都是一美元的。你包裡如果有違禁品,就給檢查行李的那個人兩三美元就差不多瞭如過再要,就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