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3分鐘演講稿,課前3分鐘演講稿

時間 2021-05-07 19:59:11

1樓:匿名使用者

回報祖國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著5千年的燦爛歷史和輝煌的文明,在這片越發繁榮的土地上,有著勤勞的人民和我們這些跨世紀的新一代。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大了,我們也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我想,我們不一定要等到長大之後為祖國貢獻什麼,而是現在就為祖國貢獻一些我們的力量。

有的同學此時可能會說:「我們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孩子,報答祖國是他們大人的事,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在不敢苟同。

我們應該時刻想著我為祖國做些什麼,也許我們現在的力量還很小,不可能像大人們那樣,但是我們能為祖國做的也很多呀。比如:綠化祖國、美化生活環境、好好學習,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們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恆地做,我們就已經是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了。

這樣不僅僅是為祖國貢獻力量,也是對我們自己的生活貢獻力量。因為只有祖國繁榮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才會提高,只有祖國的環境汙染得到治理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才會得到改善,只有祖國強大了,人民的力量才會強大。

所以我們一定要與祖國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我們要時刻為祖國做貢獻,而不是從祖國母親那裡索取些什麼,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不斷地進步,我們的祖國才能不斷的發展。

有一句話說的好:「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現在,祖國還屬於發展中國家,我們如果和歐洲的那些經濟強國比還有一些距離,只有我們不斷的進步,才能逐漸的縮短這個距離。

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名中國共青團團員,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當一個合格的**人,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母親今後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最後我要說一聲:「我要和祖國共奮進,我要和祖國共拼搏,我要同祖國共進步!」

2樓:匿名使用者

不錯 但是演講最主要的是你的情緒能不能感染你的聽眾 要帶動他們

課前3分鐘演講稿,急求

3樓:

彎腰拾起的尊嚴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過海到了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學院。考試的時候,儘管他竭力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最佳狀態,但主考官還是沒能錄取他。

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處一條繁華的街道,勒緊褲帶在一棵樹下拉響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聆聽。飢餓的青年男子最終捧起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出錢來,放在了琴盒裡。

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丟在了地上。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

「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撿起。現在我的錢掉在了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

」無賴被青年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後灰溜溜地走了。

圍觀的人群中有雙眼睛一直默默關注著青年男子,他就是剛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這位青年男子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小有名氣的**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當我們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時候,有時會招致一些無端的蔑視;當我們處在為生存苦苦掙扎的關頭,有時會遭遇肆意踐踏你尊嚴的人。針鋒相對的反抗是我們的本能,但往往會讓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變本加厲。我們不如以理智去應對,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展示並維護我們的尊嚴。

那時你會發現,任何**在正義面前都將無法站穩腳跟。

有的時候,彎下的是腰,但拾起來的,卻是你無價的尊嚴!

4樓:匿名使用者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一年生計春為首,一天春雨梅花笑。新的一年到了,春天來了,百花齊放,永珍更新。新的一學期來了,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班主任,新的任課老師,新的38班,還有一位新同學。上學期一晃就過去了,上學期的班主任和我們女生相處的好像不是特別的愉快,我們一直都特別的挑剔老師。但直到現在,我們才懂得珍惜,懂得回望。

你對我們的童心從來都不束縛,從來不約束。和你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讓我們體會到了自由的滋味。那些日子已經遠去了,永遠也不會回來了。

現在雖然不是班主任了,也是語文老師。我相信,我們都相信,在這位年輕、漂亮、智慧的老師手中,我們一定能成為有用的人。新的一年到了,祝老師工作順利,健康如意。

祝大家虎虎生威,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春天勤勞的播種,在秋天豐富的收穫。

後記:對於38班,投注了我的很多心血。留在這所農村中學,我想要教給他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文言文的理解,那些成語的運用,那些詩歌的背誦……

在不當班主任以後,收到很多孩子寫的日記,這是開學第一節課上吳夢嬌同學的演講,以此紀念我的教學生活。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講。你自己再加工,變為你自己通順的講話

總的來說,我認為我們小組在紀律方面是做得很不錯的,在學習方面,就像老師之所以幫我們分組的目的一樣,需要組內成員積極主動,互相幫助,真正的團結起來,才能共同進步。在班級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可以在課下組織大家對某某同學的問題進行討論,從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幫助到組員,還增強了小組凝聚力,可謂收穫不小。

自己再根據實際情況來改改。。

跪求課前3分鐘,高中生演講稿!幽默的! 40

6樓:匿名使用者

三隻小豬,豬a叫的名字

叫「誰」,豬b的名字叫「哪兒」,豬c的名字叫「什麼」。有一天,豬a和豬b站在門口,豬c在屋頂上。一隻狼發現了它們,想要吃掉它們,於是衝到豬a面前……

狼:你是誰?

豬a:對!

狼:什麼?

豬a:什麼在屋頂。

狼:我是問你的名字是什麼?

豬a:我叫誰,什麼在屋頂。

狼又問豬b

狼:你是誰?

豬b:我不是誰,它是誰(指著豬a)

狼:你認識它?

豬b:恩。

狼:它是誰?

豬b:是的。

狼:什麼?

豬b:什麼在屋頂。

狼:哪兒?

豬b:哪兒是我。

狼:誰?

豬b:它是誰?(又指著豬a)

狼:我怎麼知道。

豬b:你找「誰」?

狼:什麼?

豬b:它在屋頂上。

狼:哪兒?

豬b:是我。

狼:誰?

豬b:我不是誰,它是誰。

狼:天哪!

豬a豬b:「天哪」是我們的爸爸。

狼:什麼,是你們爸爸?

豬b:不是。

狼受不了了,仰天長嘆:「為什麼?」

豬abc:你認識我們爺爺?

狼:什麼?

豬a:不是,為什麼是我們的爺爺。

狼:為什麼?

豬a:是!

狼:是什麼?

豬a:不,是「為什麼」。

狼:誰?

豬a:我是誰。

狼:你是誰?

豬a:對,我是誰。

狼:什麼?

豬ab:它在屋頂。

……最後,狼自殺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想達到現場幽默的效果,你還是自己動腦筋想象。

8樓:匿名使用者

拿二十塊,走到講臺上,問:「我這裡有二十塊!誰要?

」(臺下就會有人答覆)「我揉一揉,你們誰要?」(臺下就會有人答覆)「我扔在地上踩一腳!你們誰要?

」(臺下就會有人答覆)「那我把它撕碎!你們要嗎?」(臺下寂靜)然後發表自己的感言(一件事的看待角度不同,事情也不同。

它還是20塊,只是沒人要了)

望採納!o(∩_∩)o ~

《我的理想》課前3分鐘 演講稿

9樓:王維d朋友

理理理想是······

想理理想理想是······是······想是······是······想是····理理想是······想是······理想是········(念3分終)呵呵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10樓:

要點:

1、能給人產生共鳴

2、演講要生動而具體,把理性具體化

範文:感性,理性,孰輕孰重?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裡,感性與理性孰輕孰重的問題,成了人們爭相訴說的亮點,每個人對此問題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誠然,對此問題,我是站在理性主義者這邊的。唯有思想,方能形**的偉大。唯有理性,才能綻放人性之光。

有人同情蝴蝶破繭而出時掙扎的痛苦,從感性角度出發,懷著一顆憐憫之心,剪開了蛹的層層束縛,於是蝴蝶避免了痛苦的蛻變,輕鬆地來到了絢麗多彩的世界,一切看上去是那麼美好,然而,蝴蝶雖然未經受破繭之苦,卻也因此失去了振翅高飛的能力。

它眼前的世界雖然美好,卻永遠不可能成為屬於它的天地,捨棄了痛苦的掙扎,也就捨去了飛翔的美麗。顯然,感性主義者的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就顯得尤為重要。

眼下,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一片繁華,我們不見了往日的紅牆綠瓦,只有妖豔的燈紅酒綠,那日益擴大的演藝圈也漸漸敞開大門,那些感性主義者從情感出發,帶著他們最終的夢想一頭扎進去,卻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最絢麗的那個夢想,擺脫了思想的他們,何處是歸宿?

有些同學為此不顧自己的潛質,拼了命地學唱歌、跳舞,雖然聽上去樣樣不落,卻將自己訓練成一個高智商機器人了。人應該有自知之明,通過理性的思考,指導自己的行為。

只適合畫畫的人,你就好好學畫,而不要夢想成為舞星,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摧殘,也是一種自我愚弄。因此,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時,我們要理性地思考這夢想是否適合自己。只有理性看待自己,方能成就自我。

當今社會,浮躁之風日盛,很多人渴望走捷徑,想輕鬆到達成功的彼岸,卻往往誤入歧途,南轅北轍,飲恨敗北。譬如很多富二代依靠父輩基業,坐吃山空,終日沉溺於享樂之中。最終落得「富不過三代」的結局。

而香港富豪李嘉誠卻沒有用自己的財富為兩個兒子鋪出一條康莊大道,他從理性的角度出發,不讓兩個兒子接手自己的家族企業,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創業。終於在他們自己的辛苦磨礪比拼中,成就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因此,要想自己有所成就,理性更為重要。

朋友們,理性、感性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間,希望大家能成為一個理性的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蟬的哲學

2023年,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在美洲經歷了一場恐慌:在如今美國田納西地區東部,人們發現大量的蟬彷彿一夜之間從地底冒出,每公頃數百萬只蟬、一棵樹下約4萬個孔,這實在讓人害怕。幾個星期過後,蟬兒銷聲匿跡。

不過,令人詫異的是,17年之後,這段歷史又重新上演了一次;而再過了17年,「沒有改寫的劇本」重被搬出;直到2023年,正好是23次。由此得出一項結論,那裡的蟬生命週期就是17年。

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多年來大量的實際觀測資料表明,蟬的生命週期大都為質數。比如,科學家發現,在北美洲北部地區其週期為17年,而在北美洲南部地區都是13年,亞洲的蟬週期為5年、3年。為什麼是17、13、5、3等質數,而不是偶數呢?

進化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

生物學家們認為,蟬最初可能具有各種不同的生命週期,如1、2、3、4、5、6、13、17年等。但對於不同生命週期的蟬而言,其遭遇天敵的機率是不同的。如果蟬的生命週期是偶數,如12年,那麼它每次登陸地面的時候,都會不幸碰見那些生命週期為1年、2年、3年、4年、6年以及12年的天敵,使得種群生存受威脅,這些生命週期為偶數的蟬就會因為在生存競爭中處於劣勢而被淘汰掉。

與此相反的是,生命週期是質數的蟬,則幸運多了,因為它們可以大大降低在地面與天敵遭遇的機率,從而一代一代頑強地生存下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剩下大量這些3、5、13、17年等質數週期的蟬就恰恰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極好證明。

對此理論,在2023年,德國馬普學會分子生理學研究所以及智利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給予了合理的證明。他們建立了一個「獵人-獵物」的數學模型———即將蟬比作「獵物」,其天敵比作「獵人」———用數論證明了蟬選擇質數作為生命週期可以穩定地儲存種群數量。

蟬的生命質數現象,說到底是一種躲避天敵的策略,是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導致的結果,是一種極為普通的生物現象。在漫長的流年歲月中,一代一代的蟬兒在「知了知了」的叫聲中逝去,它們不知道,神祕的大自然在為它們精確計算著各自的「天命」。這種「天命」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就是禪的哲學。

經商也好、科研也好、學習也好,必須注重「新、奇、特」。千人齊擠獨木橋,必定會有大片落水者;萬人競上羊腸道,必定會有許多掉崖者。只有「新、奇、特」,才會像那些生命週期是質數的蟬一樣,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天敵」,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

給我篇課前3分鐘自我介紹演講稿額

我叫 19xx年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就在這樣一個普通而又溫暖的家庭,我健康 幸福地成長。這種成長環境使我從小就養成了不少好習慣.進入小學後,在學習上,我努力刻苦,爭當先進 在勞動中,我不怕髒,不怕累。就在小學二年級時我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我撫摩著胸前的紅領巾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加進步...

3分鐘演講稿左右,3分鐘演講稿400字左右

無羨der蘇三歲 人生苦短,贏在拼搏草原需要駿馬的馳騁,才丈量出一片寬廣遼闊 黃河需要水波的奔騰,才激揚出可歌的其實磅礴 歷史需要英雄的悲壯,歷史才記載得刻骨銘心 生命需要無謂的拼搏,才會在飛逝的時光中贏在拼搏。藍天下不曾留下鳥兒的痕跡,可是會有人記得它曾飛過。白雲蒼空,琴音寒徹。無數的明天就這樣過...

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為莪覍到 莪也褆初一滴!要達到忘我的境界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