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法律上關於侵權的問題如果公司生產的產品存在商標侵權的問題,經銷商是否有法律責任

時間 2021-05-07 19:59:16

1樓:杜鵑鳴澗

1.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司法解釋: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樓:中顧法律網顧問

第五十六條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廠商的產品有侵權了,那經銷商是否也要負法律責任 100

3樓:

第一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是非註冊商標產品,則構成混淆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範疇,應按《反不正當競爭法》承擔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絡: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實施混淆行為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標識為註冊商標,則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應該《商標法》承擔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二)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第六十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註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燬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註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4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認定經銷商「明知」或「應知」

銷售的是侵犯他人商標權的商品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執行〈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若干問題的通知 》第六條「關於對『明知』和『應知』如何理解和操作的問題」規定:經銷假冒他人註冊商標的商品及侵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是給商標專用權造成侵害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查處這種行為時,對以下情況,應判定經銷者為《商標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和《細則》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所指的「明知」或「應知」:

1、更改、掉換經銷商品上的商標而被當場查獲的;

2、同一違法事實受到處罰後重犯的;

3、事先已被警告,而不改正的;

4、有意採取不正當進貨渠道,且**大大低於已知**的;

5、在發票、帳目等會計憑證上弄虛作假的;

6、專業公司大規模經銷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或者商標侵權商品的;

7、案發後轉移、銷燬物證,提供虛假證明、虛假情況的;

8、其它可以認定當事人明知或應知的。

對於經銷者經銷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或商標侵權商品為非明知、非應知的,應當告知其立即停止經銷該種商品,對於及時停止經銷該種商品的經銷者,可以免於行政處罰,經銷者應當消除侵權商標標識,侵權商標商品不得再進入流通領域。

問大家一個問題,關於法律問題,侵權問題 50

5樓:娥皇拂袖

1、大公司的名稱肯定是申請過專利的,你可以再查一下,確定一下達利園註冊了哪方面的專利,如果註冊了,你在使用肯定侵權。

2、首先確定範圍,比如說某品牌註冊某省,那省外就不受保護。

3、確定產品性質,比如,他註冊的是達利園的飲品,而你賣的是叫做達利園的手電筒,那它就管不著你,我說的是大範圍,飲品註冊應該涉及食品的全部領域,食品領域是受專利法保護的。

4、為什麼說要讓你想查一下,比如說它的某項專利費用超期沒有繳納,也不受保護。大概能想到的就這些吧,希望對你有用。

6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我不懂,但你的描述可能會被人家告了

關於商標侵權的問題。 問:本案中誰是侵權人?為什麼? 10

7樓:威名智慧財產權

雖然是甲廠先試用了該商標,但是其未註冊就不能享有商標的專用權。我國的商標是在先註冊原則,即便你使用多久,只要沒註冊,就不享受法律保護。

如果別人註冊了,就有權責令你停止使用該商標。

如果甲方有證據證明乙方是搶注的話,也可以項商評委提出爭議。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採取的是先註冊原則,商標誰先註冊誰就具有專有權。在商標沒註冊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以用,但是如果有人註冊成功了,別人就具有該商標的專有權了

商標侵權問題

9樓:華律網

商標侵權行為是指違反法律的規定,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未經商標權人的同意擅自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商標侵權要承擔的民事責任有:(1)停止侵害;(2)賠償損失;需注意銷售不知道是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3)消除影響,恢復名譽;(4)賠禮道歉。商標侵權的行政責任有:(1)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2)沒收、銷燬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註冊商標標識的工具;(3)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如果商標侵權情節嚴重,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0樓:零號窗網路****

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註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註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註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係,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係。

11樓:匿名使用者

原則上隔壁的老闆是應該應訴的,畢竟他是作為被告收到的訴訟狀。

但實際上,這種案件是可以缺席審理的,也就是說,即使被告不到場也可以進行審理。

至於案件的勝率,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所有證據全都是你們的而非被告人的,那麼被告的勝訴機率非常高。

關於彩禮的法律諮詢,法律上關於彩禮退還的明文規定?

華律網 在現實生活中關於返還彩禮的糾紛不在少數,那麼,彩禮返還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援 一 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 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

我問的是關於法律的問題

針對你提出的問題,我提供以下意見以供參考 1 付某與其妻子離婚是在2003年6月10日之後,是付某向羅某借款之前,所以,這筆借款與付某之妻扯不上關係。2 付某借款的時間是2006年6月10日,約定還款期限是1年,所以付某在2007年6月10日以前還款都不算違約。在這個期限內,如果羅某向法院起訴要求付...

關於擔憊款的法律問題,關於擔保還款的法律問題。

法律實務研究 擔保人為債務履行提供擔保的,如果債務人不能按期清償,擔保人即負有代債務人償還的法律責任。具體承擔責任的方式有以下區別 1 擔保人提供抵押物作為債務履行擔保的,在債務人不能於清償時,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拍賣擔保人提供的抵押物,以該抵押物的變現價值優先獲得清償。2 擔保人提供保證作為債務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