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京能成為中國首都,它有怎樣的優勢呢

時間 2021-05-07 20:00:02

1樓:韓汗西涼

中國自古以來從不缺少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城市,例如西安、洛陽、南京、重慶等大都市,它們在各個時期都有著獨特的意義。而北京又是憑藉怎樣的優勢殺出重圍成為首都呢?我認為評判一座城市的優劣主要可分為兩點:

①自然地理②歷史文化。

①自然地理

縱觀全域性,北京處於龐大的灣地之內,有「北京灣」之說。除去東南方位為平原地帶外,其餘各方都被山脈圍繞,正好處於西部太行山脈、北部燕山山脈、東南部華北平原交匯地帶。範鎮在《幽州賦》中講到,「虎踞龍盤,形勢雄偉。

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形勝甲於天下,誠天府之國也」,正是對北京地理環境詳盡概括。北京受地形影響,四季分明,自然災害相對較少,一直以來都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為農牧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地理條件。

如此優異的的地理位置就奠定了成為首都的基礎。

②歷史文化

北京古稱「薊」,**時稱北平,新中國成立改稱北京。具有約2023年的建城史,更是明清古都。最早有文字記載北京是在周朝時期,當時北京被劃為燕國屬地,稱為「燕京」。

自此之後,北京一直都是北方重鎮。10世紀初遼國定都時稱「南京」。金滅遼定都稱「中都」,元朝改為「大都」,明朝更名「北平」。

三千年以來,北京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北京城今日的格局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元代的大都時期,是由當時大臣劉秉忠負責建造的。當時坊間傳言說地下有水怪,所有將其設計為八臂哪吒的形狀予以鎮壓,又稱「八臂哪吒城」 ,這無疑又給北京增添了不少東方神話色彩。

為何它又會成為眾多朝代古都呢?很簡單,中國古人甚至現代人都相信風水,北京在風水學上有「山環水抱必有氣」之說。古人建都更有「前要照後要靠」 之語,意思就是,前邊要見水,後邊要靠山,而在中國眾多古都之中,只有北京更符合這一點,所以這就不足為奇。

2樓:來戰小生

因為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災難發生機率低,也是以前很多朝代選址北京的原因,此外北京的文化底蘊也是他的優勢

3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如今是中國的首都,在歷史上也是多個朝代的都城。之所以將北京作為首都,主要是歷史原因,北京跟其它城市相比,它更加具有歷史的沉重感,在近代史中也佔據重要的位置。

4樓:乾煸新鮮事

因為北京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不僅文化傳統比較深厚,而且地理位置很好。

5樓:丟失米飯

因為北京地理位置有優勢,古人建都更有「前要照後要靠」 之語,意思就是,前邊要見水,後邊要靠山。

為什麼選擇北京為首都?它的地理優勢是什麼?

6樓:

歷史性的選擇,當時新中國剛要成立,考慮兩個個首都地址,南京,北京,發現北京歷史優勢很大,定都北京的繁盛朝代都是最近的。從地理看,北京西側挨著燕山,北有重山,南面面朝平原,東邊距離出海口不遠,軍事地位突出,是控制東北華北咽喉的要地。歷史,軍事,地理位置優越!

7樓:山佛

首先北京是古都,它的地理優勢是四季分明,北京所處位置為背的少看的多。

8樓:景阮律師

首先北京自明朝以來一直都是國都,有政治基礎。其次吸取日本人入關的教訓,把北京設為首都能最大限度的輻射東三省和內蒙。

為什麼北京能成為中國好幾個朝代的首都?

9樓:歷史山莊

一、長安北京形成古都的自然地理因素

古代中國作為以農立國的國家,在選擇都城時自然地理條件往往首先受到重視。在都城選址的自然地理諸要素中,地理位置的選擇甚為重要。《管子乘馬篇》雲: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古代統治者之所以往往把都城都選擇在「廣川之上」或「大山之下」,是因為他們從有利於控制全國的角度著眼的。從這一點上來說,長安和北京都是適宜於古代建都的地方。

從我國的地理大勢來看,總體說來是西北高而東南低,這樣長安和北京的地理態勢都顯得較為高亢,有「俯瞰」中原的味道,因而古人對建都長安和北京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在評價關中時說:「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

地執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②「陛下人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扼其亢,捬其背,未能全其勝也。

今陛下按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摭其背也。」④可見,長安具備「廣川之上」的地理條件。北京雖未處在「廣川之上」,但卻處於「大山之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10《直隸方輿紀要序》記載:「以燕京而視中原,居高負險,有建瓴之勢。」《金史》卷96《樑襄傳》在論立國都時說:

「燕都地處雄要,北依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隍,俯視庭宇。」可見,北京從地理位置上說,也是一統天下的理想之地。

水資源條件是建都時必須重點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佔代,人們選擇城邑時都毫無例外靠近河流。④這是因為近河地區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而且土壤肥沃,物產豐富,又適於原始農業耕作,因而是人們理想的居所。

《管子乘馬篇》雲:「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在這個意義上說,城邑選址一定要選在高亢之處,但不能離水源太遠,要有足夠的用水;反過來說,城邑選址又不能離水源太近,否則容易遭受水害,還得需要修築防洪設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在水資源條件方面,古都長安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西安府志》卷5記載:「長安之地,潏、滈經其南,涇、渭逵其後,灞、滻界其左,灃、潦(即澇河)合其右。

」在歷史上,素有「八水繞長安」之稱。這些河流分別流經都城長安的東境、西境、南境和北境,把長安城圍在中心,這為長安的用水提供了便利條件。秦、漢、隋、唐各朝在營建長安城的同時,充分利用了「八水繞長安」的有利條件,有計劃地分別從城東、城南和城西開鑿了許多人工渠道,如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漕渠、黃渠以及橫穿長安城的水渠等,引水入城,不僅有計劃地解決了都城的用水問題,而且還進一步美化了城市環境,給古都長安城平添了幾分姿色、幾分魅力。

⑤相對於長安而言,北京地區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拒馬河和洵錯河等分佈於北京平原上,這有利地保證了古都北京的水資源**(從大一點範圍來說,北京處於海河水系上。海河水系由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組成)。據《北京史》記載:

「薊城(北京)處在許多水道的環繞之中。在薊城城南七裡,今天的永定河之北,是當時灅水(永定河)的河道。今西直門外紫竹院公園的湖泊,就是當時高梁河的源頭。

高梁河繞過薊城的北面和東面,向東南貫注於流經薊城南面的漫水。薊城南面的清泉水,是遊人賞玩的場所。」⑥為了解決北京的漕渠水運問題,自曹魏政權開始,先後有許多朝代或政權在此修建水利工程,如曹魏時期的泉州渠、戾陵堰、車箱渠,隋代的永濟渠,遼代的「肖後運糧河」,金代的「漕渠」,元代的通惠渠等。

⑦這些水利工程進一步地保證了古都北京的水資源**和水運問題。

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廣闊的平原,也是古都形成的重要地理因素之一。從氣候上看,雖然歷史時期的氣候每隔400—800年間有冷暖波動,擺動範圍為1~20c,⑧基本上沒有影響長安和北京處於暖溫帶、溫帶這樣的格局,所以處於歐亞大陸東部季風區的長安和北京,夏季溫暖溼潤,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同時也便於人類的活動。從土壤狀況看,「秦川」上部的黃土、次生黃土等覆蓋物是由橫貫中部的渭河及其支流沖積、淤積而成,這種土壤優點極多,甚是肥沃,⑨這為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北京的土壤狀況與農業規模雖不及關中地區,但也算是平疇沃野,也能為古都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用地。⑩

二、長安北京形成古都的經濟地理因素

經濟地理因素在古都形成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於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國來說,選擇都城就必須考慮經濟地理的優劣。在經濟地理條件上,長安具有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廣闊的川原,這為農業生產創造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同時,歷代水利工程的建設,又為這裡的農業經濟提供了安全保障,致使關中地區農業經濟相當發達,是古代天下最富庶的地區。司馬遷說:「關中自汗、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

」「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⑾。到了唐代,關中的土壤仍是全國最為肥沃的。《新唐書》卷53《食貨志》記載:

「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可見,長安及其周圍地區的農業經濟十分發達,這為古都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北京地區的經濟地理條件也不亞於關中地區,《戰國策》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粟,此所謂天府者也。」隋唐時期,北京地區的農業經濟達到了空前水平,成為「出則勝,處則饒,不窺天下之產自可封殖」⑿的富庶地區,但是,由於北京平原的面積過於狹小,加之北京又是歷朝歷代的北方軍事重鎮、南北交通的樞紐,經常駐有重兵,糧食往往不能自給,軍糧常需轉輸。

這與古都長安有相似之處。古都長安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關中平原儘管適宜於農業的經營,其產出也很大,「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⒀。這種情況,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初露端倪,到了隋唐時期依然未能改善,反而更加嚴重。

由於漕運關中,要經過黃河的三門天險,甚至出現了「用鬥錢運鬥米」的情形,其漕運耗費之大可見一般,這對長安逐漸失去國都地位有很大的關係。相對而言,北京在漕運方面要優於長安。北京的優越之處就在於它非常容易地能與黃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地帶的「糧倉」通過京杭大運河有機地聯絡起來.漕運完全可以滿足京師用糧、用物的需要。

只要保證運河的正常水量,其餘的事情就不必更多地去考慮了。另外,北京還具有便利的海運條件,進一步保證了京師的物資供給。

當地物產的富饒與否,對古都的形成也能起到重要的影響。因為物產的多寡,直接影響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關中地區不僅土壤肥沃,農田水利發達,農業經濟高度發展,而且物產豐富,又處於東西方的交通大道上,因而極利於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漢代張良在論立國都時說:「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顏師古注曰:「財物所聚謂之府。言關中之地物產饒多,可備贍給,故稱天府也。

」⒁而東方朔更是一語道破:「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從汧隴以東,商雒以西,厥壤肥饒。漢興,去三河之地,止霸產以西,都涇渭之南,此所謂天下陸海之地,秦之所以虜西戎兼山東者也。

其山出玉石,金、銀、銅、鐵,豫章、檀、柘,異類之物,不可勝原,此百工所取給,萬民所印足也。又有秔稻梨粟桑麻竹箭之饒,土宜姜芋,水多蛙魚,貧者得以人給家足,無飢寒之憂。故酆鎬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

」⒂元代駱天驤在評價關中時說:「長安,厥壤肥饒,四面險固,被山帶河,外有洪河之險,西有漢中、巴、蜀,北有代馬之利,所謂天府陸海之地也。」⒃這樣的物產配以便利的交通,為古都長安成為商業都會和手工業中心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北京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成為北方的一大經濟都會。《史記》卷129《貨殖列傳》記載:「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

南通齊、趙,東北邊胡……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粟之饒。北鄰烏桓、夫餘,東綰穢貊、朝鮮、真番之利。」《日下舊聞考》引《讀書一得》雲:

「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扼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⒄侯仁之先生在《北京史話》中認為:「自古以來,一直到唐朝末年,只要社會政治條件比較穩定,隨著生產的發展,中原的漢族與東北遊牧部族之間的來往**是相當頻繁的,而聯絡這種交往關係的樞紐,正是薊城。

」⒅《北京史》的作者與侯先生的看法一致,認為幽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唐代國內商業**上的重要地位。隋唐時期,北京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封建生產方式為主導,以農業經濟為主要內容,多種經濟並存的封建地方經濟體系,出現了「不窺天下之產自可封殖」的繁榮局面,這為都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三、長安北京形成古都的軍事地理因素

歷代王朝或政權在選擇都城時,對於軍事地理因素也都十分重視,必須考慮地理上的安全。從關中的軍事地理來看,長安具備了「山川以為固」的優越條件。它三面環山,東臨黃河天險,山川形勝十分險要,「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⒆是一個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地方。

關中地區的南面是巍峨高聳、重巒疊嶂的秦嶺,西起寶雞,東達潼關;西、北兩面是由蜿蜒起伏的北山山脈組成,如隴山、岍山、岐山、梁山、九峻山、嵯峨山、紫金山、堯山、黃龍山等,西起於隴縣,東達於黃河,自西北而東北,佈列而峙。在這些險阻中,又有函谷關、潼關、臨晉關、蟯關、武關、大散關、隴關、蕭關等關口要隘,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展」。所以說,「秦,形勝之國,阻河山之險,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

同時,關中地區扼東西交通要衝,在關中地區立足,既可以防禦或組織出擊主要來自西北地區各遊牧民族貴族統治集團的侵擾,以遮蔽黃河中下游的農業地區,又可以居高臨下,控制中原。

從北京的軍事地理上看,它也有其特殊的形勝所在。楊文敏在評價天下形勢時說:「天下山川形勢,雄偉壯麗,可為京都者,莫逾金陵。

至若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扼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燕薊。雖雲長安有崤函之固,洛邑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都會,為億萬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薊若也。」⒇許亢宗在《宣和乙已奉使燕雲行程錄》中亦云:

「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巒復嶺中有五關,居庸可以行大車,通轉糧餉;鬆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馬,不可行車。外有十八小路,盡兔徑鳥道,止能通人,不可走馬。」[21]北京地區西有太行山和井陘、紫荊關、倒馬關等關隘,北有軍都山和燕山以及居庸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關隘,東以大海為限,唯有南面直視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關中一樣,具有非常優越的軍事地理條件。

通過對長安和北京兩個都城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自然地理因素、經濟地理因素、軍事地理因素是歷代王朝或政權選擇都城必須重視的基礎條件,對都城的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都城所在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制約都城的社會各種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某種意義上說,都城的選擇與遷移是客觀條件使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人文地理現象。

北京為何能成為中國最有錢的城市,中國哪個城市最有錢

北京這個地方是中國的中心,那麼自然就會發展的特別好。因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就會有很多的有錢人來這裡創業和定居,所以北京是最有錢的城市。北京畢竟是首都,大家都想來北京,導致房價虛高。這時候能夠成為一個有錢的城市,主要是因為這個是政客中心。因為北京是政治中心,很多資源都會優先吧。畢竟北京是首都啊,是我們...

楊穎(Angelababy)為什麼能成為明星

名 baby的人品好。在跑男的時候,baby與麗穎在一起,就在王祖藍快要把麗穎的名牌給撕了的時候,baby不惜被撕名牌,保護了麗穎,自己則被撕了。但是baby沒有一點怨恨,還對陳赫說讓他保護麗穎,其次,baby很努力,堅強。 花悅安 能大紅大紫的一線明星肯定都有自己的過硬本事,奔跑吧兄弟千萬費用的邀...

劉邦為什麼能成為君王。詳細的說明

百善孝為先 1.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比較瞭解百姓疾苦和要求,一進關中就提出 約法三章 殺人者處死罪,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一切法令,作廢!並宣稱 我領兵入關,全是為父老除害,絕不是為了侵佔或欺凌你們,大家千萬不要恐慌!以此爭取最廣泛的群眾支援。還定三秦後,實行許多取悅於民的措施 把秦朝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