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好多著種蟲子,是怎麼蟲子啊!什麼東西招蟲子啊

時間 2021-06-11 15:23:07

1樓:匿名使用者

圖太糊,不清晰

感覺是米蛾子。去看看家裡的大米里面是不是有白色小蟲子,外觀像蠶寶寶,但小,長大的米蛾子幼蟲有大約1釐米長。

2樓:心呦呦我

這種飛蛾是米呀,面呀,裡面出來的。

最近家裡有好多這種蟲子 很煩人 誰知道這是什麼蟲子 是什麼東西招來的

3樓:約約約約約

明顯是娥子,應該檢查家裡有什麼東西生蟲了,如大米,豆,等容易生蟲子的東西,檢查出來問題也就解決了。

4樓:

我家衛生間窗戶上有時候會很多,有可能如大米,豆,等容易生蟲子的東西,檢查出來問題也就解決了,也有可能是燈光引他們進來的,我家有時候,這些蛾子都在燈旁邊飛來飛去。

5樓:你敢不打我嗎

溫暖 光亮 化妝品 食物

6樓:劉東海

米和麵裡的幼蟲變出來的。

7樓:

個人覺得應該先查光源 還有就是氣味

8樓:ben苯

你家裡放了什麼鹽的肉啊 魚啊 等?

最近家裡有好多這種小蟲子(如圖),請問這是什麼蟲子啊?怎麼能治?

9樓:蒯憶文首昭

這是豆象,一種豆子滋生的蟲子。

去看看你們家的糧食吧,應該是豆子生蟲子了。把壞掉的糧食都扔掉,好好收拾乾淨,保證糧食封裝在密閉的容器裡,然後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儲存。有條件的話冷藏更好,會大大降低生蟲子的概率。

家裡面這種蟲子好多,誰知道這是什麼蟲子,怎麼消滅啊!

10樓:

在米袋的中間或兩頭各放幾瓣大蒜,或者用布或用紙包些花椒放在盛米的容器內。平專時要把存米的缸或桶清掃

屬乾淨,以防止過冬的蟲蛹隱藏在裡面。一旦發現米生蟲,可將米放在陰涼處晾乾,讓蟲子飛走或爬出,生蟲的米除蟲後還可食用。切忌將米放在陽光下暴晒。

11樓:匿名使用者

長得像蜱蟲誒,小心點,別讓它吸了血

12樓:愛無線貓咪咪

用白醋一瓶蓋加入一盆熱水吧

13樓:瞎扯淡

就是甲蟲吧?噴殺蟲劑吧。屋子裡面潮溼可能性很大

14樓:匿名使用者

家裡受潮了,打掃打掃放點乾燥劑

15樓:烏魯木齊徐善輝

蒼蠅藥,這是小強,不是蟲子好不好

16樓:手機使用者

是小強,用噴霧劑,殺蚊子的那種

家裡有一種蟲子長的像小蟑螂咬人一個包的是什麼蟲子啊!怎麼去除啊!

17樓:向天致信

應該是臭蟲。這種蟲子吸人血的,晚上出來活動,被咬後,奇癢無比,建議你在鞋盒,各種盒子,墊子下面的縫隙找找,這種蟲子喜歡藏在那裡。

臭蟲的體長4到5毫米(少於0.2吋),呈扁寬形,大都為紅褐色,翅膀退化呈鱗狀,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氣味。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臭蟲是以吸人血為生的寄生蟲。

若蟲的腹部背面或成蟲的胸部腹面有一對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種有特殊臭味的物質,使它臭名遠揚。

臭蟲,半翅目(hemiptera)臭蟲科(cimicidae)昆蟲,約75種,吸食人和溫血動物的血液。體扁寬,長4到5毫米(少於0.2吋),紅褐色,翅退化呈鱗狀,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氣味。

雌蟲每個繁殖季節產卵200多個,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世界性分佈,晝伏夜出,吸血後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數天才能消化。成蟲能耐飢一年以上。

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和熱帶臭蟲(c. hemipterus)吸食人血。疏毛臭蟲(c.

pilosellus)吸食蝙蝠血,燕臭蟲屬(oeciacus)吸食燕血,cimexopsis 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雞臭蟲(haematosiphon inodora)吸家禽的血,也吸人、豬的血。

臭蟲也叫木蚤,臭蟲屬昆蟲綱、半翅目、臭蟲科。臭蟲發育過程分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臭蟲在我國古時又稱床蝨、壁蝨。

臭蟲有一對臭腺,能分泌一種異常臭液,此種臭液有防禦天敵和促進交配之用,臭蟲爬過的地方,都留下難聞的臭氣,故名臭蟲。

18樓:匿名使用者

鼠婦(溼生蟲)俗稱潮蟲、糰子蟲、地蝨婆、地蝨子、鞋板蟲等,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潮蟲科鼠婦屬。(注:鼠婦不屬於昆蟲)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佈。

鼠婦又稱「潮蟲」、「溼生蟲」「西瓜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亞門

鼠婦(9張)

軟甲綱等足目潮蟲亞目潮蟲科鼠婦屬。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體形扁平、較長(15~20毫米),前後兩端尖,不光滑有疣突,色較淺,灰色有花紋,尾足長於尾

節,明顯突出於後端。受到驚嚇後會「加速跑」不能蜷縮,對光敏感,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不屬

於昆蟲。鼠婦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溼潤的環境中運作,所以鼠婦居住在潮溼的地方。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血呈白色。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溼、溫

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鼠婦外殼有層薄薄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粘住,適應於陸地上生活。

如果你翻動花園或庭院中的花盆、磚塊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稍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動,這就是鼠婦,俗稱潮蟲。這些小動物似乎總是在陰暗的角落裡生活,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

①施毒土,用2.3%溴氰菊酯、或20%速滅殺丁拌土撒於地面,每畝用藥50~100克對土上10~20公斤。

②地面噴藥,用50%敵敵畏500倍液噴霧;若施藥後在地面蓋上中簾或其他覆蓋物,因蟲怕光躲蔽其內中毒而死。

建議提問的朋友遇到正確答案時,能夠及時將最快回答正確的答案採納,免得其他朋友以為前面還沒正確的答案而費盡腦筋。

採納他人的答案,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肯定,對答題者也是一種鼓勵,且提問者和答題者雙方都能獲得財富值,正所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未徹底解決你的問題或有其它疑難,儘可向我發起追問,亦可求助於我的團隊。

最近家裡好多這種小蟲子,這是什麼蟲子啊,怎麼殺啊 20

19樓:都荃

買殺蟲藥 或者敵敵畏 潮溼地方噴 每週一次 連續一月 可以決根 懷了孕的蟑螂 後面那個凸出來的 是卵!蟑螂滅不了根,只能逼迫它們遷徙到別家去!

20樓:飛鳥的痕跡

殺蟲劑滿屋子噴灑,或者叫職業除蟲隊

家裡有各種小蟲子 還有好多蜘蛛 該怎麼處理

21樓:五指山蛛王

一、蟲子多的房間很容易招致蜘蛛。因此,房間內要收拾整齊一些,不

要把亂七八糟的物件到處扔,雜亂無章地堆積物品會形成許多角角落落和打掃清理死角,給害蟲藏身生活的空間。

二、除了收拾房間,不給害蟲過多藏身之所,也還要殺滅現有生活在房間內的害蟲,否則這些害蟲會繁衍生息,招致蜘蛛。可以噴灑殺蟲劑或是進行煙燻滅殺害蟲。如果空間比較大,且雜物比較多,可以請專業殺蟲人員進行除蟲,那樣更徹底。

在殺蟲的同時,往往也能滅殺蜘蛛。

三、平時不要長時間敞開門窗,否則蜘蛛和蚊蟲可能會進入房間。如果確實需要長時間開啟門窗通風透氣,則可以對門窗加裝紗窗。

四、有些花卉樹木比較招蟲,而昆蟲則會招致蜘蛛。因此,進行綠化美化生活環境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容易招蟲的花卉樹木品種,室內和陽臺儘量不放招蟲花卉,花圃和綠化樹木儘量不要靠近門窗。

五、平時要注意收拾房間,一旦發現蛛網和蜘蛛,就要及時驅趕或滅殺,搗毀蛛網,不給蜘蛛在室內繁衍生息,否則以後可能蜘蛛橫行。

六、容易招蟲的房間,不要以為做了一次徹底滅蟲大掃蕩即可一勞永逸,要定期進行滅殺或是驅趕蜘蛛。平時驅蟲滅蟲,用家庭常備的氣霧殺蟲劑或是蚊香即可。如果要驅趕,氣霧殺蟲劑噴得濃些,不關閉門窗;如果要滅殺,噴得濃烈些,緊閉門窗薰。

對於蚊香,拆散一整盒蚊香,放一個金屬容器裡,用酒精或是火紙點燃一整盒,然後關閉門窗等,即可薰殺蜘蛛。

七、如果滅殺只能得到短暫效果,不久又有蜘蛛歉遷移進來,始終無法杜絕,則需要採用長久的預防措施。可以在蜘蛛常結網的牆壁角落等地方,放置一些雄黃,在門窗底下的花木草叢等也放置一些雄黃,由於蜘蛛不喜雄黃,這樣蜘蛛就不會進入房間安家了。要兼具快速驅離和預防作用,則可以用雄黃酒噴灑。

22樓:匿名使用者

要將被褥常拿出去晒,同時 將屋內的死角打掃乾淨,每週晒一次被子徹底清掃一次。各種蟲子就會減少。最好是白天將小孩帶出然後打上一次藥先將一些蟲子悶死。

23樓:頹廢的記憶

很簡單,在關燈前把蚊帳放下來就可以啦,另外買點那種粘蚊蟲的紙,哈哈第一次回答問題

24樓:匿名使用者

買那種專門給蟲子吃的藥。

這種蟲子叫什麼,怎麼去除,家裡好多這種蟲子,請問是什麼,怎麼去除?

霜葉後院自留地 蟑螂 德國小蠊 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昆蟲,它的繁殖力也超強,只要有一隻雌性帶卵的蟑螂很快就會氾濫,個人經驗,不斷變換不同滅蟑螂藥,凡是犄角旮旯,門口等處,都撒藥,配合蟑螂誘餌,蟑螂屋,藥物噴劑,多管齊下,就能見效。就是見不到蟑螂蹤跡了,也不停止用藥,避免死灰復燃。家裡好多這種蟲子,請問...

家裡突然多了好多這種蟲子,想問下各位大神是怎麼出現的?怎麼解決?感謝感謝!下面配圖

全天曼 這種蟲子一般會出現在衛生間,我家也有過,主要原因是潮溼造成的,它會在木製門框上鑽洞安家,用普通殺蟲劑即可殺滅,在衛生間裝個玻璃整體浴房,做到乾溼分離,就能解決這些煩惱。家裡突然出現好多這種蟲子 圓形很小 到處爬 幫我看看是什麼蟲 怎麼滅掉。非常感謝 小芋頭帥哥 這是菸草甲,因為當初在菸草葉上...

席夢思床墊有蟲子怎麼去除,家裡床墊上有好多這種小蟲子,是什麼蟲?怎麼消除?

你的血腳 床墊有蟲子去除的辦法有 1 在太陽下曝晒,每隔40分鐘翻晒一次。2 噴灑二甲基丙烷羧酸酯溶液,該產品為高效低毒殺蟲劑,具有強烈的胃殺 觸殺和殺卵作用。主要用於人畜居住環境害蟲的殺滅及人畜體表寄生蟲的殺滅。能有效殺滅蒼蠅 蚊子 蟑螂 蛀蟲 白蟻等害蟲,尤其對人畜體表的各類蝨子 蟎蟲 疥蟲 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