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炫耀的故事,關於炫耀的小故事

時間 2021-06-15 08:26:53

1樓:秋水幾多寒

(64)紀曉嵐戲和珅(之一)

有一次紀曉嵐和和珅在花園裡飲酒,突然有一隻狗從旁邊跑過來。和珅故意驚問:「是狼(侍郎)?

是狗?」當時,紀曉嵐官居侍郎,和珅官居尚書。紀曉嵐隨口笑道:

「垂尾是狼,上豎(尚書)是狗。」

啟示:辯證唯物論認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區別事物的根本標誌。「垂尾」是狼的特殊性,狼的標誌;尾巴「上豎」則是狗的特徵。

和珅為達到侮辱紀曉嵐的目的,故意裝作不認識狼還是狗,結果反被紀曉嵐巧妙利用狼、狗的區別羞辱一番,實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65)紀曉嵐戲和珅(之二)

權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為附庸風雅,他便去請紀曉嵐為府第正廳題一匾額。紀曉嵐既不願意寫,又不便推辭,略一「躊躇」,便提筆提了「竹苞」二字,取「竹苞松茂」之意。和珅高高興興拿回府懸掛在正廳,並以此常在同僚中炫耀。

一天,乾隆皇帝到和珅家裡,見匾額上的字是紀曉嵐所題,心裡犯疑,凝神注意,忽恍然大悟,便笑著對和珅說:「愛卿被紀曉嵐作弄了!把『竹苞』二字折開來,不就變成『個個草包』四字了嗎?

」乾隆說完不禁哈哈大笑,和珅卻是;哭笑不得。

啟示:量變質變規律中有這樣一種情況:構成事物的要素在數量上沒有變化,其結構發生了變化,也會導致事物性質的變化。

「苞」者,叢生而茂密也。「竹苞松茂」乃松竹茂盛之意,是個褒義詞,有人才輩出,人才濟濟之意。但將「竹苞」二字分別拆開來看,則分別是由「個」「個」「草」「包」組成,連起來就成了「個個草包」,其結果就成反義詞,而且諷刺意味甚濃。

(66)三個糊塗蟲

從前,有個糊塗縣官,老百姓常罵他是糊塗蟲。一天,他對一個差役說:「老百姓都在罵我糊塗蟲,看來糊塗蟲一定不是個好人。限你三天之內,抓到三個糊塗蟲。」

差役奉命出了縣城,走呀走呀,見一個騎在馬上,頭上還頂著一個大包袱。差役問他:「你為啥不把包袱放在馬背上,而頂在頭上呢?

」那人卻說:「頂在我頭上,好讓馬省點力啊!」差役心想:

這個人可真是個糊塗蟲,就把他帶回了府衙。

差役帶著那人騎在馬上,剛走到城門口,又見一個人拿著一根竹竿,橫著拿,豎著拿都進不了城門口,差役說:「這也是個糊塗蟲,把他帶回去吧。」

三天的期限到了,第三個糊塗蟲怎麼也找不到,差役只好把這兩他糊塗蟲帶到縣太爺那裡,縣太爺對拿竹竿的那個人說:「你不會把竹竿鋸成短節節,不就能進城門了嗎?!」

差役聽到這裡,連忙對縣太爺說:「第三個糊塗蟲找到了。」縣太爺問:「在那兒?」差役指縣太爺說:「老爺,你也算一個呀!」

啟示:從第一個「糊塗蟲」的作為和想法可以判斷他是一個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的人。從現象上看,包袱頂著他頭上,好像是為馬省點力,而實際則是這個重量最終卻傳遞到馬身上,馬是最終的受力者。

這正是騎馬人成為「糊塗蟲」的原因之所在。如果我們在對人的問題上只看到現象不看本質,則容易傷害同志、放掉敵人;在工作中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必然給事業造成損失,切記。

拿竹竿的和縣太爺之所以也被當作是「糊塗蟲」,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正確認識事物,辦事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根竹竿橫、豎都拿不進城門,也不必將竹竿鋸成短節節。

這個問題三歲孩童都能解決,就看你動不動腦子。這雖是一則笑話,卻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學意義和教育意義,那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關於炫耀的小故事

2樓:刀刀不絕

最經典的【copy狐假虎威】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我國古代成語,出自《戰國策》,含貶義。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參考資料:http://baike.

3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常勝將軍和鼎的故事啊。

古代有個將軍帶兵出征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國王就給他所有**都沒有過的賞賜。他就整天不理軍事政治,帶著國王給他的獎品見人就說自己當初是怎樣怎樣打敗敵人的,過幾年敵人又來了.

名人炫富之恥的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1.石崇和王愷比闊鬥富,兩人都用盡最鮮豔華麗的東西來裝飾車馬、服裝。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常常幫助王愷。

他曾經把一棵二尺來高的珊瑚樹送給王愷,這棵珊瑚樹枝條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當的。王愷把珊瑚樹拿來給石崇看,石崇看後,拿鐵如意敲它,馬上就打碎了。王愷既惋惜,又認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寶物,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非常嚴厲。

石崇說:「不值得發怒,現在就賠給你。」於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裡的珊瑚樹全都拿出來,三尺、四尺高的,樹幹、枝條舉世無雙,光彩奪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愷那樣的就更多了。

王愷看了,自感失落。-----2.石崇與綠珠的故事;綠珠(?

~ 300)今廣西博白縣雙鳳鎮綠羅村人,生雙角山下,西晉石崇寵妾。 綠珠 西晉太康年間,石崇為交趾採訪使,途經博白地,驚慕綠珠美貌,用三斛(一說為十斛)明珠聘她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內築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以慰她思鄉之愁。綠珠美而豔,善吹笛,亦善舞石崇創作的《明君》(即《王明君辭並序》,是最早歌詠王昭君的文獻),因而石崇在眾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別有寵愛。

石崇在金谷園每次宴客,必命綠珠出來歌舞侑酒,見者都忘魂失魄,因此綠珠之美名聞於天下。 石崇在朝廷裡投靠的是賈謐,後來賈謐被誅,石崇受牽連被免官。當時趙王司馬倫專權,依附於趙王倫的孫秀暗慕綠珠,現在石崇被免職,他明目張膽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綠珠。

石崇把身邊的歌妓數十人叫出,任由使者挑選。這使者就說,你身邊的這些歌妓確實非常美麗,但我是點名來要綠珠的。石崇勃然大怒:

「綠珠是我所愛,斷然不能給你。」由於石崇堅持不給,孫秀大怒,勸趙王倫誅石崇。趙王倫於是派兵前往誅殺石崇。

當來抓石崇的士兵出現在金谷園門口的時候,石崇對綠珠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啊。」綠珠流淚說:

「願效死於君前,不令賊人得逞!」,隨即墜樓自盡。石崇被亂兵殺於東市。

有關孝道的故事,關於孝順的小故事

舊城南憶往 故事 百里負米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 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白話譯文 仲由,字子路。早年 家中貧窮,自己 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 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去世後,他做了大...

關於幸福的小故事,關於幸福故事

龔秀珍繁詩 正好知道一個,不知道能不能符合你的心意 小獅子問媽媽,幸福是什麼,在 媽媽回答說,幸福就在小獅子的尾巴上。小獅子拼命回頭,想抓住幸福,可是怎麼都抓不住,非常傷心。媽媽看見了,就告訴小獅子,你只需要抬頭挺胸地往前走,幸福就會跟著你走。於是小獅子笑了,幸福原來一直都跟在它身後。幸福不是可以強...

小英雄的故事,關於小英雄的故事

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裡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