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建立和諧社會的思想 觀點有哪些

時間 2021-08-11 17:06:48

1樓:匿名使用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愛人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2樓:淮安浙江人

一、如果是考試題,那答案要點如下:

1、有利於社會穩定;

2、有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

3、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二、解析:

儒家的「和諧」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使和諧思想系統化,形成了一種哲學觀。

孔子的至理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以「和」為準則,胸懷寬闊,能容納百物,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博採眾家之長,但不肯盲從附和,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孔子不僅將是否能夠奉行「和」的思想作為劃分君子、小人的標準,而且將其作為檢驗是否遵循先王之道的試金石,主張「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人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行也」講的就是「禮」的作用是「和」。

「和」就是和諧、安定、協調。要實現「和」的局面就必須有一定的秩序的「禮」,來達到「和」的目的。

孟子進一步豐富了儒家「和」的思想。他精闢斷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論,要求達到心、性、天的和諧,特別突出了「人和」的地位與價值。

現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法治社會主義體系,日益健全的法律法規在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制裁犯罪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法律並不是萬能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注入新的元素。『以德治國』 借鑑孔子的德政思想,重視人文關懷,建立一種和諧互愛的人際關係,相信中國一定會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孟子和孔子的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和孟子都主張「仁」,認為人應該講求「仁、義、禮、知、信」,這些都是和諧社會所需的。

孔子還講求禮,雖然他所追求的恢復周禮是不符合時代要求的,但做人講求「禮」卻是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他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也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所需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對孔子義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較為全面的,他把孔子精短的義利思想作了擴充套件和加深,使儒學義利思想進一步具體化和條理化。孔子和孟子二人在義利思想的基本點上是一致的,不存在著孔子尚義輕利與孟子尚義反利的重大差異,也不存在著孔孟只講動機不重效果的問題。孔孟的義利觀是以仁義為先、義利通變、動機與效果相統一的義利觀。

5樓:匿名使用者

現實意義?

是為了緩解當今社會各方面突出的矛盾,從思想上找到理論依據,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精髓,構建一個穩定社會。

6樓:越亭晚僑汝

孟子把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

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人們都用這些觀點來處理問題,社會就會相對和諧很多。

孔孟的儒家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的意義顯而易見!

孔子的思想對我們今天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哪些借鑑意義??

7樓:丶市丸銀丶

仁的思想。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體現了人道主義和對百姓的關心與愛護。強調建立民主體制維護公益,限制人性中的自私重要借鑑作用:

如依靠人民群眾建設和諧完美的社會;要重視民主法制和完善制度建設等

8樓:kyoya江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失於人,對當今還有很大借鑑意義。孔子仁愛的思想也很有意義。另外孔子也說過教育不應該有門戶之見,人人都應該受教育(那個詞我想不起來了),我認為對現在農民公子女上學問題很有意義。

孔子「仁」的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對於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何啟示

9樓:知道de太多

孔子「仁」的學說的主要內容: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其核心是愛人。

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仁的現實意義:儒家以「仁愛」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觀重視個人對家庭、社會、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義務,把個人價值置於社會價值之中,重視整體、社會、民族的利益,提倡群體和諧,強調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提倡國家民族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社會優先於個人,主張個人與社會協調發展,並以對社會、國家貢獻的大小來衡量個人價值的高低。這種倫理價值觀具有應對西方極端個人主義的積極因素,並對東亞地區的現代化起到了促進作用。

社會實踐表明,個人主義發展到極端,就會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地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造**際關係緊張,產生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儒家的「愛人」作為「仁」的內涵和體現,具有普遍的價值。它主張人們從內心深處去關心、愛護和幫助他人,為社會大眾服務,而不是把個人凌駕於他人和社會之上。

這種價值觀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意義,應大力推廣。

儒家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小兔子的文集 儒家和諧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代意義 人類社會的相對和諧與穩定 是一個社會獲得發展的基本保證.儒家和諧思想適應,當時封建統治的需要,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拋開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 儒家和諧思想所包含的理性顆粒和科學成分 為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方 借...

用矛盾分析法談談如何構建和諧社會

最耀眼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中外歷史上都產生過不少有關社會和諧的思想。進入21世紀後,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 四中全會,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域性出發,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將其作...

建設文化強國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有何重要意義

它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意義深遠的文化強國時期。首先,文化強國戰略的推出,標誌著中華民族文化自覺與自信的空前高漲。其次,文化強國戰略的推出,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人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開拓。從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到文化建設系統 全面的戰略構想,反映了發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