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他人使被救助人受傷是否犯罪,因為救人反而導致人死亡是否犯罪

時間 2021-08-16 20:52:46

1樓:蜜蜂王蜜蜂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3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6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0〕33號)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 「因逃逸緻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 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 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範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範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階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準,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收起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其中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救助行為造成的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本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因為救人反而導致人死亡是否犯罪

3樓:淮安浙江人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本案,屬見義勇為的行為,法律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第一百八十二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2、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3、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見死不救並阻止別人去救構成犯罪嗎?

4樓:南霸天

這屬於不作為的殺人罪。通常不救人要負有救助的義務,比如未成年子女的父母能救不救,或者職務行為,游泳池的管理員能救不救,再或者,大人把鄰居家小孩帶出去玩,小孩意外溺水能救不救。總之要有救助的義務、能救不救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

「在刑法理論中,有一種不作為形式的犯罪。」所謂「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並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

而「不作為」客觀方面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行為人負有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這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由行為人先行的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於危險狀態所產生的義務等。

二是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於某種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犯罪的不作為。

三是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即不作為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係。

因此,不作為行為若符合上面的三個要件,有能力救人卻見死不救,這不僅僅要受到道德的譴責,更是觸犯了法律,構成了刑事犯罪。

5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啦,這男的對老婆負有救助義務的,不去救本身就觸犯刑法了,還阻止,檢察院應該以故意殺人罪起訴。

6樓:咖啡·茶

你好,該丈夫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這屬於不作為的故意犯罪,因為夫妻之間具有法律上的特定的救助義務,而當妻子要自殺時,丈夫不僅沒有去救,而且還阻止別人去救助。這就具有了故意的主觀心態,他在明知自己的妻子可能會因此死亡的情況下,放任了這一結果的發生。所以,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7樓:普依及特氏

構成刑法地232條故意殺人罪!在這裡要強調的是,犯罪主體並不是以作為的方式構成本罪,而是以不作為的方式(阻止其他人施救)的方式構成本罪.

8樓:匿名使用者

定故意殺人罪,而且要加重處罰。因為作為丈夫,也是負有特殊義務的人,妻子自殺必須要救助,不救助就構成不作為的間接故意殺人。阻止他人救助直接構成故意殺人罪!

注意 不論間接還是直接故意 定罪時一律定為故意殺人罪。

9樓:匿名使用者

從人道主義來講,,是極其不道德的!

從法律上講,應該是間接殺人罪!

10樓:匿名使用者

天天看你們的解釋 我就可以考司法考試了哈哈

11樓:趙歡慶律師

你好,構成故意殺人罪。

大病救助能補助多少錢,民政局的大病救助能救助多少錢?

大病救助金額要根據情況而定,救助標準如下 1.農村供養五保物件和城市居民低保中的常補物件符合醫療用藥目錄和診療專案內的醫療 藥 費用按 50 的比例給予救助。但一年內累計救助金額不得超過 6000元。2.城市低保戶中的非常補物件 農村低保物件符合醫療用藥目錄和診療專案內的醫療 藥 費用超過 1000...

遇到他人溺水時,最科學的救助方法是什麼

笑傲老虎 撈起溺水者,倒吊起來使勁搖晃 控水 行人工呼吸,救活後給喝薑湯 防感冒 下水施救的方法 下水前應準備一塊結實 足夠長的長條布或毛巾 救生圈。如果決定下水救人,儘量不要讓溺水者纏上身。如在遊向溺水者時,與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須立刻採用仰泳迅速後退 在溺水者抓不及處,將布 毛巾或救生圈遞過去,讓...

夢見救烏龜是什麼意思,夢見救烏龜被反咬

仇學岺第倩 夢見烏龜是吉祥之兆。但夢見垂死的烏龜表示強烈的凶意。男人夢見烏龜,能交好運。女人夢見烏龜,要提防小偷和強盜。商人夢見烏龜,出國做生意,能發大財。旅遊者夢見烏龜,會在離家遠的城市居留一段時間。夢見用石頭打烏龜,危險會來自仇人。夢見手裡拿著烏龜,會與傻瓜交朋友。夢見烏龜游泳,一切災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