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愛和博愛的區別,博愛與兼愛的異同?

時間 2021-08-30 10:31:52

1樓:匿名使用者

博愛與泛愛在字典裡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有出入的.

博愛與泛愛雖然都有愛的物件很廣泛的意思,但博愛更偏重於一種救濟與施與,比如慈善機構的行為,或者是很有財富的以及知名人士,對生活在困難中的人的幫助.所以它的前提是給與者要有一定的資本.

泛愛與博愛最大的區別是,給予者和接受者在平等的地位上,沒有高下的區別.甚至可以說,這裡沒有給予者,被給予者,而是隻有"愛者"和"被愛者",當然兩者也可能是相互的.這種愛比博愛有更多的親切和感情的意味.

一個人可以愛許多的人,愛自己丈夫和妻子以外的人,它體現了做為自然人的自由,不受狹隘婚姻觀的拘束,夫妻雙方都給對方以充分的空間,超越了嫉妒這個人性的弱點.如果夫妻雙方互相約束,雖然是一種平等,但是是一種"共失"的平等.而互相給予自由,則是一種"共贏"的平等.

愛是需要創造的,他會越創造越多,彼此的給予成為聯動,如陽光般普照,而不會是越分享越少.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不求回報的泛愛,是世界上最美的事情.當我為人人的時候,實際上就實現了人人為我.

當你去愛更多人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更多人愛你.那麼四海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充滿愛的人間的天堂就不會只是夢想 簡單的對博愛的定義就是"對其他人有一種熱忱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的人"

博愛就是廣博的愛,是平等的愛,是沒有等差的、沒有級別的愛。

博愛,包含著惻隱與悲憫。惻隱雖然只是憐憫人之痛苦一面,卻是普遍地博施於所有世人。因此,一種悲憫的胸懷既是博愛之緣起,又可以說是博愛之本。

博愛就是不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管幹什麼都為他人想。就是經常照顧他人的感受,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博愛,即泛愛—切人。走火入魔以後就是……都不愛

博愛與兼愛的異同?

2樓:匿名使用者

墨子的兼愛,是不分親疏,無條件平等的愛.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的愛,雖然墨家還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卻充滿了無比偉大的宗教情懷.

博愛,愛人如已,同樣是要以自我為中心的,但卻廣博的愛,超越了是非,但後來的**徒們的博愛卻沒有超越宗教本身,只愛**徒,別的宗教都被視為異端.所以美國人的民主,只有美國人能享有,美國人的愛只博給美國人,卻不能給苦難的伊拉克人. 墨子的"兼愛"指出君子之道.

西方的"博愛"是"愛人如己",不只是愛善良的義人,更甚至愛敵人

3樓:匿名使用者

博愛是一種特殊的愛,因為愛的物件是全人類,所以程度上絕對不會是象「愛情」的「愛」一樣!

博愛是要人與人之間有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那麼最基本的條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顆熱忱的心」但是,博愛的「愛」是有程度限制的,因為這種愛因為範圍的廣泛,所以只能是一種「泛泛的愛」最簡單的對博愛的定義就是「對其他人有一種熱忱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的人」。

孔子的仁愛更注重道義,或者說對好人、值得對他(她)仁愛的人仁愛,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受統治者的接受和宣傳。而墨子的兼愛是對天下普普眾生而言的,不管好人、壞人都有對之有憐愛之心,所以不受統治者接受、宣揚。

4樓:匿名使用者

兼愛說是墨子學說的一個核心,現代新墨家就此做了不少文章。他們將墨子的兼愛說與儒家的仁家說和**教的博愛說一一做了詳細的比較,提出墨家兼愛說的特質與勝義。現代新墨家在比較了儒、墨兩家之後認為,兼愛學說體現了墨家人文精神的普世關懷,並沒有像儒家那樣去追求絕對的道德目標,去脫離現實的功利世界,在內心的道德領域實現內聖的理想。

也就是說,墨家沒有把通過道德救世的情懷與現實對立起來。由此,現代新墨家批評說,「儒家和新儒家高喊出來的那種表面上充滿著普世關懷的道德熱忱的詞句裡,所包裹的正是與現實生活不相容的、保守主義的、過時的東西。」⑩ 在與**教的博愛比較中,現代新墨家強調二者雖有不少相通之處,如博愛、泛愛、平等地愛一切人,但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墨家的兼愛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現實性,而**教的博愛只以信仰為依據,愛的力量源自於上帝的仁慈,停留在抽象性的範圍內。在區別並在一定意義上排除了具有表面性的「家族相似性」的仁愛與博愛學說之後,他們進一步論證了墨家兼愛與現代社會和現代哲學意義上的「愛」的一致性,以及與中國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同步性。他們宣稱,「現代中國,正處在一個由農業化走向工業化、商業化的市場經濟的轉變時期,在這一社會變動與轉型之中要確立與此相應的價值觀念、法理原則和基本公德,又要在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中去尋求相類似的觀念作為生長點,那麼可供選擇的只能是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這一平民觀念與倫理原則。」

中國倫理的「仁愛」與西方倫理的「博愛」的文化比較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倫理的「仁愛」是《論語》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愛包含了三個大的層次:以家庭為體系的愛、以社會為體系的愛和以宇宙為體系的愛。

這三個體系內的愛是相互聯絡的,並且有著共同的哲學基礎,即儒家「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

西方倫理的「博愛」是對全人類的廣泛的愛,但是不發達國家一般不再此列。所以西方的博愛只是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自身的,或者說,博愛對西方佔絕大多數,對於欠發達地區只佔百分之幾。

6樓:南無阿里

中國倫理中的「仁愛」一般指的是:行政管理上的「仁政」;

西方倫理中的「博愛」一般指的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仁慈之心」

博愛的含義

7樓:赤承允宣採

博愛不是濫愛,博愛不代表不專情.

博愛需要寬廣的心胸去容納這個大千世界.

博愛要求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

既愛己也愛他人,既愛他人也愛自己.

對他人有一種熱忱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的人.

要懂得先給予,然後才有可能獲得.

博愛,既是無私的,又是廣大的.

既能把這種愛給予親人,給予朋友,也能把這愛給予不認識的人.甚至是在平時反目的敵人遇難的時候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然,這種愛並不是濫施濫愛.博愛乃為仁者之愛!

愛得博大精深,才是博愛.博愛,是「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愛,是一種崇高偉大的愛.

8樓:

博:廣博,博大,包容一切錯與對,罪與罰,愛與恨。

愛:對一切客觀存在的事務充滿信心,喜愛和安慰。

博愛:對於一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被人的主觀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包容與寬恕。。。

高尚啊。。。

9樓:星英毅郭劍

博愛,是對全人類的廣泛的愛!

動漫中指沒有固定的喜愛物件,喜歡非常多的動漫人物。

博愛是一種特殊的愛,因為愛的物件是全人類,所以程度上絕對不會是象「愛情」的「愛」一樣!

博愛是要人與人之間有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那麼最基本的條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顆熱忱的心」但是,博愛的「愛」是有程度限制的,因為這種愛因為範圍的廣泛,所以只能是一種「泛泛的愛」最簡單的對博愛的定義就是「對其他人有一種熱忱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的人」。

博愛,既是無私的,又是廣大的。既能把這種愛給予親人,給予朋友,也能把這愛給予不認識的人。甚至是在平時反目的敵人遇難的時候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10樓:乙學

博:廣博,博大,包容一切錯與對,罪與罰,愛與恨。

愛:對一切客觀存在的事務充滿信心,喜愛和安慰。

博愛:對於一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被人的主觀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包容與寬恕。。。

高尚啊。。。

不計前嫌,愛每一個人,想跟多數人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就是博愛

11樓:super找不著

說白了就是誰都愛 沒有輕重的愛

天生善良和博愛的星座

十二星座中,最善良的星座有哪些呢?天蠍座。天蠍座心地單純善良,沒大心眼,更沒什麼壞心眼。他們的忠誠和仗義在十二生肖中是無人能及的,遇到了志趣相同的朋友,就會對其倍加信任,為其掏心掏肺也是有可能的,心善的他們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為難他人,所以一旦遇到了別有用心的小人,就會讓自己的處境變得十分艱難,可他...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和區別,仲裁與訴訟的區別

1 性質不同。仲裁是由仲裁機構即仲裁委員會受理。而審判則由人民法院負責,法院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機關。2 對案件的管轄不同。仲裁機構對案件的管轄權是基於雙方當事人的授權,沒有仲裁協議或仲裁協議無效的案件,仲裁機不能受理。而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人民法院則是強制管轄,只要...

於和與的區別是什麼,「於」和「與」的用法區別

與 和 於 的區別 1 與 是一個連詞,表示兩個詞或句之間的並列關係,這個比較簡單。例句 你與我素不相識。2 而 於 是一個介詞,最常用的時候可以當作 對於 這個複詞來理解。例句 於我而言,回答你的問題是一種榮幸。拓展資料 1.和,跟 正確 錯誤。虎謀皮。生死 共。2.給 贈 人方便。3.交往,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