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遲報統計的行為有哪些,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有哪些

時間 2021-09-04 02:59:36

1樓:匿名使用者

答:拒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規定,明確表示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的行為。包括下列四種情況:

1、明確表示拒絕上報統計資料;

2、被檢查單位不按期據實答覆《統計檢查查詢書》的;

3、經《統計報表摧報單》摧報,仍不在限定期限內報送統計資料的;

4、拒不參加年報、也不領取統計報表的。

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在兩年內累計三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2樓:匿名使用者

遲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規定,逾期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按照統計法的規定,只有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才依法追究行為人的統計法律責任。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在兩年內累計三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怎樣準確界定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違法行為

3樓:弘瑩華

對於屢次遲報的認識,也存在從初步認識到深入理解的過程,認識的焦點大多集中在構成屢次遲報這一違法行為的計次和期限的界定上。本文從屢次遲報的概念入手,談一談如何理解這一違法行為。一、關於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認定對於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認定,一般有幾種不同的學理解釋。

國家統計局也先後給予了兩種解釋。早在2023年,國家統計局給河南統計局的覆函中提到: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是指具有上報統計資料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已有遲報記錄,在三年內再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即:

在三年內的不同時期,遲報兩次以上即可認定為屢次遲報統計資料。2023年,國家統計局給北京市統計局的覆函中提到: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是指上一年已有遲報記錄、當年又遲報兩次或者上一年度雖無遲報記錄、當年遲報三次的行為。

這一解釋是對2023年解釋的修正,較2023年的解釋變化較大:一是,將屢次遲報的持續時間由三年改為二年;二是,將屢次遲報的構成次數由遲報二次以上改為三次以上。筆者認為,以上兩種解釋在法律適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遲報統計資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統計調查物件中的單位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統計資料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哪三種

4樓:愛會晴天會暖

統計表、統計圖、統計數學模型。

5樓:七月七花開

文字?條形統計圖?**?

遲報統計資料怎樣處罰

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只是偶爾的遲報,經統 計機構催報後填報的,一般不會處 罰。如果催報後依舊不報送統 計資料,或屢次遲報,由縣級以上人 民 政 府 統 計 機 構 責 令 改 正,給予警 告,可以予以通 報;單位直接負責統計工作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於國 家 工 作 人 員的,由任 免 機 關或者監 察 機 關依 法給予處 分;同時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遲的相關成語,遲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必裡遲離 遲遲吾行 遲徊不決 遲徊觀望 遲回觀望 遲眉鈍眼 遲暮之年 遲日曠久 遲疑不定 遲疑不斷 遲疑不決 遲疑顧望 遲疑觀望 遲疑未決 船到江心補 馬遲枚疾 美人遲暮 姍姍來遲。毫不遲疑。h o b ch y 毫 一點兒。一點兒也不遲疑。美人遲暮。m i r n ch m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

價格欺詐行為有哪些,價格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什麼是 欺詐行為?欺詐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法妞問答律師 諮詢 欺詐具體的表現形式有 1 虛假標價 2 兩套 3 模糊標價 4 虛誇標價 5 虛假折價 6 模糊贈售 7 隱蔽 附加條件 8 虛構原價 9 不履行 承諾 10 質量與 數量與 不符。法律依據 根據 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第七條規定,對經營...

侮辱行為有哪些,構成侮辱罪的行為有哪些

煒煒煒豬豬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 語言 文字 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 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的表現形式有 1 以口頭語言或動作 非暴力 侮辱他人。2 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 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閱讀全文 構成侮辱罪的行為有哪些 鍾濃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 損害他人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