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的可以參公的單位有哪些,參公單位和機關單位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9-04 04:57:34

1樓:先生軒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包括兩大類:

1、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社團機關,比如團委、科協、婦聯等人民團體,因其使用的行政編制,但沒有具體行政職能,因此稱作參公群團機關工作人員。

2、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多是黨政機關的下屬二級單位,比如檔案局、漁政監察大隊、城管執法局、勞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執法大隊、金融辦、旅遊局、關工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社保局、供銷社等等,雖是參照公務員管理,但是此部分工作人員一般沒有行政編制而使用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工資福利待遇和公務員沒有區別。

申請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必須具備下列4項條件:

①法律法規授權;

②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

③使用事業編制;

④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事業單位。

符合條件的單位經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後才能列入參照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第三條 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

法律對公務員中的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一百零六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拓展資料:

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絡。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

原則上,我國公共部門根據不同的編制型別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制度,事業編制人員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然而,參公事業單位就是我國編制管理和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一個例外,也就是說,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編制仍然在事業編制序列,然而卻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第6條規定,實行參照管理的單位,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對人員進行登記、確定職務與級別、套改工資,並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的規定,對單位內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參照管理的單位不實行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職務、工資、獎金等人事管理制度。另外,雖然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都實行公務員制度,但是一般來說,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被稱為「公務員」,而參公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被稱為「參公人員」。

2樓:

所有的歸國家所屬的單位都是

3樓:抒沛先生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機關、團委、科協、婦聯等人民(群眾)團體,檔案局、史志辦、漁政監察大隊、城管執法局、勞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執法大隊、金融辦、旅遊局、關工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社保局、供銷社等,這些是常見的參公單位。

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單位工作性質和公務員基本一致,由於不能直接歸為黨政機關,所以採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叫法。參公事業單位跟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在於:除了名義上該單位的性質還是屬於事業外,其內部的人員編制、經費渠道、人員管理等,均與公務員類同。

所謂的「參公」,就是指該單位的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受《公務員法》調節。以參公事業單位為例:人員的工資不再以職稱而晉升,而是以職級而晉升;原先的什麼中級、副高或高階職稱一經「參公」一律取消,只能以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的名義。

若有工作需要,參公人員可直接調入至機關單位工作,其中的原因,正是其身份為的「參公」。

參公單位和機關單位有什麼區別

4樓:只愛洋洋

其實參公單位是事業編制,但人員按照公務員管理,其待遇、晉升、交流、退休、處罰和公務員一模一樣,只是編制有區別,只要單位性質不改變,個人的一切相關事項就不變。

而機關就不一樣了機關是行政編,是正經的公務員。

所以兩者的區別就在這裡。

5樓:匿名使用者

參公是事業編制,但人員按照公務員管理,其待遇、晉升、交流、退休、處罰和公務員一模一樣,只是編制有區別(但如果都一樣了,編制區別不區別就無所謂了),只要單位性質不改變,個人的一切相關事項就不變。

機關是行政編,正經的公務員。

6樓:匿名使用者

1、參公單位的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2、機關單位一般指黨政及司法機關

3、本質區別,前者是事業單位,後者是行政單位4、兩者聯絡,前者的人員按公務員法管理,待遇也和行政人員無異

哪些事業單位能參公?

7樓:仙人掌的憂傷

公務員單位的範圍主要包括國家黨政機關,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以及其他一些社會團體,在這裡工作的正式編制人員一般都為公務員,除了個別工勤編制。

參公事業單位與一般事業單位在享有的資源方面存在不同。

參公事業單位通過參公管理身份的確立,能夠增強參公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參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類同公務員的福利待遇。

參公事業單位的存在不僅僅是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主觀希望,更是現實的需要,其產生是遵循了「以責定權、以責定利」的組織資源配置邏輯。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

哪些事業單位能參公

8樓:草是一顆植物

公務員單位的範圍主要包括國家黨政機關,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以及其他一些社會團體,在這裡工作的正式編制人員一般都為公務員,除了個別工勤編制。

參公事業單位與一般事業單位在享有的資源方面存在不同。

參公事業單位通過參公管理身份的確立,能夠增強參公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參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類同公務員的福利待遇。

參公事業單位的存在不僅僅是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主觀希望,更是現實的需要,其產生是遵循了「以責定權、以責定利」的組織資源配置邏輯。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

我國公共部門根據不同的編制型別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制度,事業編制人員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9樓:通安易速璧

凡是通過公****進的事業單位都是參公的,不參公的是通過事業編考試進,具體單位名稱沒法一一列舉

10樓:在同安飛蓮

您好,關於這類專業性的問題,還是建議您登陸廣西中公事業單位官網諮詢客服能更好地溝通解決,謝謝!

11樓:姓元郗海藍

前面的這位網友已經回答的相當透徹了,要想知道一個地方具體到哪些單位是參公的事業單位,就要請教當地的編委辦了。

什麼是參公的事業單位

12樓:伊根碟血

參公事業單位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是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

參公事業單位概念:參公人員錄用、考核、晉級、工資待遇、福利與公務員基本相同,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約束。可見,參公身份是介於行政編制和普通事業編制之間的一種特殊事業編制身份。

說得形象一點,事業單位裡面的工作人員是事業編制;參公事業單位裡面的工作人員雖然是事業編制,但享受公務員的待遇。

資料拓展:關於參公管理的法律依據是《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基本特點: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絡。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原則上,我國公共部門根據不同的編制型別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制度,事業編制人員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然而,參公事業單位就是我國編制管理和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一個例外,也就是說,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編制仍然在事業編制序列,然而卻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雖然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都實行公務員制度,但是一般來說,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被稱為「公務員」,而參公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被稱為「參公人員」。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一般事業單位來說,兩者都屬於事業單位編制,但是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實行公務員制度,後者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公務員制度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錄、晉升、薪酬、退休、養老等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招錄製度,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人員招錄必須遵守《公務員錄用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招聘必須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一系列規定執行。

參公事業單位與一般事業單位在享有的資源方面存在不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通過參公管理身份的確立,能夠增強參公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參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類同公務員的福利待遇。

13樓:

根據以前的公務員條例:國家行政機關裡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為公務員,他們肯定是行政編制,比如某市市長;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也是行政編制,如某市市委書記;還有委託授權行使管理權的事業單位,為依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管理,如某某市勞動局勞動監察大隊。根據最新的《公務員法》凡有行政編制的都是公務員,也就是國家行政機關和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定義為公務員,也就是以前所說的參照公務員管理的黨的部門如市委、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都由以前的參照管理變為公務員,因為他們都是行政編制。

新的《公務員法》把除行政編制以外的委託行使管理權的事業單位統稱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也就是說以前參照管理現在就是公務員,而現在所稱的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卻是以前所稱的依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14樓:中公教育

關於參公管理的法律依據是《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根據以前的公務員條例:國家行政機關裡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為公務員,他們肯定是行政編制,比如某市市長;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也是行政編制,如某市市委書記;還有委託授權行使管理權的事業單位。 根據以前的公務員條例:

國家行政機關裡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為公務員,他們肯定是行政編制,比如某市市長;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也是行政編制,如某市市委書記;還有委託授權行使管理權的事業單位,為依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管理,如某某市勞動局勞動監察大隊。 根據最新的《公務員法》凡有行政編制的都是公務員,也就是國家行政機關和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定義為公務員,也就是以前所說的參照公務員管理的黨的部門如市委、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都由以前的參照管理變為公務員,因為他們都是行政編制。新的《公務員法》把除行政編制以外的委託行使管理權的事業單位統稱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也就是說以前參照管理現在就是公務員,而現在所稱的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卻是以前所稱的依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有哪些,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名錄

華律網 特殊工種的具體名錄 1 電工作業。含發電 送電 變電 配電工,電氣裝置的安裝 執行 檢修 維修 試驗工,礦山井下電鉗工 2 金屬焊接 切割作業。含焊接工,切割工 3 起重機械作業。含起重機司機,司索工,訊號指揮工,安裝與維修工 4 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含在企業內及碼頭 貨場等生產作業區域和施...

國家規定的產假可以休多少天,國家規定產假休息多少天?從什麼時間開始休?

麻薯 根據我國法律應享受不少於98天的產假。但各地產假具體時間仍各有差異。我國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第七條規定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 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 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

在國家規定節假日放假有工資嗎,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放假,是否給算工資?

華律網 法定節假日是帶薪休假的,是有工資的。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不上班,是給算工資的,如果單位節假日放假都不給算工資,則違反了勞動法,勞動者可以依 勞動法 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韓飛律師 法定節假日,不上班是有工資的。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