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單上的養老金怎麼計算,養老保險金如何計算

時間 2021-09-06 14:42:52

1樓:巧米樂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2樓:可怕的騙術

個人養老金部分=繳費基數x8%(繳費基數就是你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新進的話按照首月工資定),但是如果你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年度社保最低繳費基數,按最低繳費基數交,也就是說如果你上年度月平均工資=1500,但是當年度最低繳費基數=2000,那你要扣2000x8%=160;如果你上年度月平均工資=2500,那你要扣2500x8%=200。

同理,如果高於當年度社保封頂繳費基數,就按封頂繳費基數交。也就是說如果你上年度月平均工資=10000,但是當年度封頂繳費基數=8000,那你要扣8000x8%=640。

3樓:匿名使用者

按1000元計算,個人負擔8%,企業負擔22%,即個人繳納80元,企業繳納220元。

養老保險金如何計算

4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5樓:大柚子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係。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擴充套件資料:

保險待遇

基本期限

(一)2023年7月1日前的已離退休人員(「老人」):按原標準發給養老金。

(二)2023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實施統一養老保險制度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中人」):

年滿10年

l.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2.月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和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組成。繳費年限不滿10年者:

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並一次性發給老年津貼,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係。

3.2023年7月1日起參加工作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新人」)

年滿15年

1.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2.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繳費年限不滿15年者: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係。

按月待遇

1.2023年7月1日起(「新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含利息)÷120

2.2023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同上。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023年7月1日前的繳費年限×1%(當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的乘以1.2%)。

調節金=2023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10%

一次領取

1.2023年7月1日起(「新人」):

一次性領取個人帳戶儲存額

2.2023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領取個人帳戶儲存額和一次性老年津貼,老年津貼按至2023年7月1日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2個月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按照新的計發辦法,基礎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改為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參保員工每多繳1年,繳費比例增發1個百分點;

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再統一將個人賬戶積累額除以120,而是根據退休人員預期壽命延長的實際情況,除以一個適當的計發月數,該計發月數由國家進行統計測算並在全國範圍內公佈。

公式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積累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國發[2005]38號文的規定執行)

計算公式

1.對2023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2.對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月平均工資x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目前,a=0.6,今後隨經濟發展情況調整。

注:比較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看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這個方式,

通過自己的工資與平均工資取平均數的方式,儘量中和高工資的人和低工資的人,使退休後的基礎養老金差別縮小(一般而言,收入高的人繳費工資高,收入低的人繳費工資低)。

但是,如果這個人的繳費工資太低了(目前政策設定為低於平均工資的60%),則對這個人繳費和領待遇的比例而言,就是繳費太少而領待遇偏多,這對其他參保人是不公平的,也不利於鼓勵大家在工作的時候多繳費,年老後多領待遇。因此,設定了a,減少了繳費少的人今後可領的養老待遇。

年限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年限40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上海今年退休工資計算,上海市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6 個人賬戶 2萬。基礎養老金 0.6 1 2 15 個人賬戶金 20000 195 102.56 過渡性調節金 120 15 1 129 基本養老金 102.56 129 150 最低標準補足 782.43 核定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 最低補足 元 角色2 性別男 年齡60歲 退休日期 2013年...

退休後才領幾個月的養老金就去世交的養老保險金怎麼辦

個人賬戶裡面的養老金是要退還的。退休職工死亡後,基本養老金應當發放到死亡當月止,近親屬應當及時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死亡,並進行死亡待遇結算。沒有及時申報死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直髮放基本養老金的,應當立即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死亡,退回多發放的基本養老金,領取喪葬費 撫卹金和個人賬戶餘額。 退休之...

2019退休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2018 退休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二姐聊保險 計算公式如下 1 職工個人繳費額 核定繳費基數 8 目前為8 職工個人工資總額 60 300 8 企業繳費額 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 20 2 個體勞動者 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 繳費額 核定繳費基數 18 今年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為 1 基礎養老金 退休上年度寧波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