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調查報告怎麼寫,保護環境的調查報告

時間 2021-09-07 11:18:18

1樓:匿名使用者

例文: 我們與周圍的環境」調查報告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都要好好地保護地球

關於保護環境的調查報告

3樓:嘿丶

經由問卷星ppt製作電子問卷

:關於環境汙染治理與低碳環保問卷。將其列印成紙質版一百份,分發給居民們做書面調查,並附現場口頭調查,網路調查以實際人數為準。

二、詢問相關部門獲取有關資料,拜訪阜新市環境保護局,諮詢工作人員,獲得相關資料與支援,瞭解汙染源和傳播情況,去汙染地區做實地考察。查閱阜新市環境官網釋出的資料。

三、結合所得資料製作宣傳單,向居民宣傳環保知識,汙染危害及其產生原因,增強居民環保意識。

四、實地取景,包括國家礦山公園,道路旁綠化情況,火電廠周邊,煤矸石山。以**的形式記錄調研進度,拍攝宣傳紀錄片。

五、綜合整理,以**形式發表,樹立大眾環保意識,推動全民參與到美麗中國活動中,建造美麗中國。

4樓:匿名使用者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關於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寫一份關於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

5樓:底線越位

主要調查一下身邊的環境是否受到了傷害。

6樓:匿名使用者

環境保護調查報告

7樓:旁衣束軒秀

2023年度高二(5)班團支部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有關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600字

環境調查報告範文

8樓:匿名使用者

在環境科學中,環境是指人群的空間及可以直接人類生活和發展的自然因素的總稱。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程序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為人類的發展物質,出地球上的人類文明。

,人類在開發環境資源的,也對的自下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為此,我作了調查。

調查:2023年4月15日晚。地點:家庭網路。調查:全球自然生態環境情況。調查結果: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佔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

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2023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的,可是在上個世紀裡就被破壞了60%。

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了35%,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2/3為水覆蓋,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3%為淡水,但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

在僅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世界上100多個和地區缺水,28個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

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仍在加劇。

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2023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於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的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於愛爾蘭的面積。

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將失去最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宇宙中遙遠的歷史。

怎樣保護環境,保護環境,我們該怎樣做 ?

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 家!在哪兒呢?這是增城電視臺 公益 欄目中播出的動畫片,一對無家可歸的可憐小鳥所說的一句話。就這一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環境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珍惜它們。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臭氧層是大地的保護傘 淡水是...

超簡短的小學生環保調查報告,關於保護環境的小學生調查報告

無情的兔子 1 提出問題 該怎樣保護環境?3 結果分析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 颶風 暴雨 暴風雪 洪澇 乾旱 蟲害 酷暑 森林大火 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乾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25年達到1億人。慘痛的生態教訓,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和全人類的...

我們怎樣保護環境,保護環境,我們該怎樣做 ?

可以時刻帶著自己的水杯,這樣可以免用一次性紙杯,既環保又衛生 用手絹代替紙巾 用洗衣水沖廁所等。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讓地球上的人變少就行。人少了,所要的資源就會變少,環境就會變好。自覺從自我做起。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努力地去做。節約用水 少扔垃圾 少開車。減少二氧化碳的汙染,並且多多種植樹木。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