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質量通病?如何防治

時間 2021-10-14 22:00:18

1樓:匿名使用者

混凝土缺陷一般有麻面、漏筋、蜂窩、孔洞、爛根、疏鬆脫落、裂縫、夾渣、缺稜掉角、表面粗糙不平整、位移、漲模等。其防治措施較多,只陳述較重要的幾點:1、模板表面必須清潔、平整;2、模板拼縫要嚴密,防止漏漿;3、混凝土要分層振搗,防止漏振;4、混凝土拆模不能過早;5、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核查鋼筋位置及保護層,防止鋼筋保護層過大或過小;6、混凝土配合比應正確,防止分層離析或攪拌不均勻;7、混凝土下料不要一次下的太多或太厚,振搗不到位,容易形成蜂窩孔洞;8、牆、柱混凝土澆築前,要提前進行座漿處理,提前澆築同標號混凝土配合比的砂漿;9、混凝土澆築其自由傾落高度不應大於2m,超過時應採用串筒或溜管等措施;10、混凝土澆築完成必須加強養護;11、大體積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混凝土澆築順序,並做好溫度監測,採取有效的降溫、養護措施;12、混凝土施工縫必須按要求進行處理,防止夾渣與裂縫;13、模板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防止出現變形14、混凝土強度達到1.

2mpa前不得在上走動15、混凝土澆築前,檢查模板及預留洞口模板的位置及標高,防止出現傾斜及位置偏差。

2樓:匿名使用者

混凝土龜裂,這個不好防治,就像你說的是通病。在施工過程中和砂子的含泥量、水泥的摻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有關)、提漿層的厚度,混凝土的早期養護等等都有關。混凝土的裂縫大都發生在收縮階段,是收縮裂縫,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可以有效防治,但現在一般用的是商混,坍落度都很大。

還有溫度裂縫,一般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容易出現。還有就是樓板等混凝土現澆構件,在完成施工後上荷不能太早,最好等三天以上再上荷載(但一般情況下都做不到,工期不允許,都是澆築完第二天就上人上模板了),不然會產生很多裂縫,而且是通透裂縫,樓上澆水的時候從樓下就看到了。別的就不算通病了,屬於質量問題。

3樓:匿名使用者

1. 蜂窩、(1)產生原因: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或石子相應過大。

(2)預防措施:按規定使用和移動振搗器;中途停歇後再澆搗時,新舊接縫範圍要小心振搗;模板安裝前應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縫處的黏漿,才能使接縫嚴密;若接縫寬度超過2.5mm 應採取措施填封,樑筋過密時應選擇相應的石子粒徑。

2. 麻面(1)產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溼潤不夠;漏塗隔離劑。

(2)預防措施:模板應平整光滑,安裝前要把黏漿清除乾淨,並滿塗隔離劑;澆搗前對模板要澆水溼潤。3.

露筋(1)產生原因:主筋保護層墊塊不足,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振搗不實。(2)預防措施:

鋼筋墊塊厚度及馬凳鐵高度要符合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墊塊放置間距適當,鋼筋直徑較h 墊塊間距宜密些,使鋼筋下重撓度減少;使用振搗器必須待混凝土中氣泡完全排除後才移動。4. 孔洞(1)產生原因:

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預防措施:對鋼筋較密的部位(如樑柱接頭)應分次下料,縮小分層振搗的厚度;按照規程使用振搗器。

5. 縫隙及夾渣(1)產生原因:施工縫沒有按規定進行清理和澆漿,特別是柱頭和梯板腳。

(2)預防措施:澆築前對柱頭、施工縫、梯板腳等部位重新檢查,清理雜物、泥砂、木屑。6.

缺稜掉角(1)產生原因:投料不準確,攪拌不均勻,出現區域性強度低;拆模板過早,拆模板方法不當。(2)預防措施:

指定專人監控投料,投料計量準確;攪拌時間要足夠;拆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應在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能拆除;拆除時對構件稜角應予以保護。7. 牆柱底部爛根(1)產生原因:

模板下口縫隙不嚴密,導致漏水泥漿;澆築前沒有先澆灌足夠50mm 厚以上同強度等級水泥砂漿。(2)預防措施:模板縫隙寬度超過2.

5mm 應予以填塞嚴密,特別要防止側板吊腳;澆築混凝土前先澆足50 厚的同強度等級水泥砂漿。8. 樑柱結點處(接頭)斷面尺寸偏差過大(1)產生原因:

柱頭模板剛度差,或把安裝柱頭模板放在樓層模板安裝的最後階段;缺乏質量控制和監督。(2)預防措施:安裝樑板模板前,先安裝樑柱接頭模板,並檢查其斷面尺寸、垂直度、剛度,符合要求才允許接駁樑模板。

9. 樓板表面平整度差(1)產生原因:未設現澆板厚度控制點,振搗後沒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級和斜水部位沒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達終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2)預防措施:澆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點,澆搗樓面應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級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達到1.2mpa 後才允許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 基礎軸線位移,螺孔、埋件位移(1)產生原因:模板支撐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當,澆築時受到碰撞引起。

(2)預防措施:基礎混凝土模板支撐系統要予以充分考慮;當混凝土搗至螺孔底時,要進行復線檢查,及時糾正;澆築混凝土時應在螺孔周邊均勻下料,對重要的預埋螺栓尚應採用鋼架固定;必要時二次澆築。 11.

混凝土表面不規則裂縫(1)產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養不及時,溼潤不足,水分蒸發過快或厚大構件溫差收縮,沒有執行有關規定。(2)預防措施:

混凝土終凝後立即進行淋水保養;高溫或乾燥天氣要加麻袋草袋等覆蓋,保持構件有較久的溼潤時間;厚大構件參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有關規定。12. 鋼筋保護層墊塊脆裂(1)產生原因:

墊塊強度低於構件強度;放置鋼筋骨架時衝力過大。(2)預防措施:墊塊的強度不得低於構件強度,並能抵禦鋼筋放置時的衝擊力;當承託上人的樑鋼筋時,墊塊中應加鋼筋或鋼絲增強;墊塊製作完畢應澆水養護。

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質量通病?如何防治?

4樓:

北京藝豐隔斷裝飾公司專業從事玻璃隔斷系列產品的設計、生產和安裝服務,如果做玻璃隔斷,北京藝豐玻璃隔斷公司很專業,不過,藝豐隔斷也從事辦公室裝修業務,所以對混凝土方面有所接觸,但是不是很瞭解,在此,北京隔斷公司通過翻閱相關資料,整理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防治和解決辦法如下:

一、軸線、尺寸偏差

1、產生原因:(1) 模板體系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不足,造成模板變形和位移。(2) 模板自身變形,支撐不牢,支撐點基土下沉。

(3) 混凝土澆築時一次投料過多,一次澆築高度超過規定,使模板變形。(4)振搗時振搗棒接觸模板過度振搗。(5) 施工測量放線有誤。

(6)混凝土澆築順序不當,造成模板傾斜等。

2、預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經修整和補洞,拼裝嚴密平整。(2)模板要有模板施工方案,方案要經過計算,保證足夠剛度、強度和穩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於2米。 (4)振搗時振搗棒不要接觸模板。(5)澆築混凝土前,要對構件的軸線和幾何尺寸進行反覆檢查核對,確保軸線、尺寸準確無誤。

3、處理方法:整體歪斜、軸線位移偏差不大時,在不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可不進行處理;偏差較大時,需經有關部門檢查認定,並共同研究處理方案。

二、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波動太大

1、產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強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確、水灰比控制不嚴、投料順序不對、攪拌時間過短,攪拌不均勻,運送時間過長或產生離析。

(3)混凝土振搗不密實。(4)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夠等。

2、預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應送檢試驗合格。(2)嚴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順序上料。

(3)混凝土應攪拌均勻,攪拌時間應根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攪拌機容量合理確定。(4) 混凝土澆搗完後要適當進行養護。

三、混凝土結構裂縫

1、產生原因:(1)模板及其支撐不牢,產生變形或區域性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澆築後產生分層,出現裂縫。

(3)養護不好引起裂縫。(4)拆模不當,引起開裂。(5)大體積混凝土由於水化熱,使內部與表面溫差過大,產生裂縫。

(6)構件受力過早或超載引起裂縫(7)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開裂。(8)設計不合理或使用不當引起開裂等。

2、預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經過計算,保證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澆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時養護。

(3)大體積現澆混凝土施工應合理設計澆築方案,避免出現施工縫。(4)加強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時應結合實際條件,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衝擊。

3、處理方法:對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無影響的細小裂縫,可將裂縫處加以沖洗,用水泥砂漿抹補。當裂縫較大、較深時,應將裂縫附近混凝土鑿成v型凹槽,掃淨並溼潤,先刷一道水泥砂漿,然後用1:

2水泥砂漿分2-3層塗抹,總厚度在10-20mm,,壓實抹光,並加強養護。

四、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

1、產生原因:(1) 模板接縫不嚴,板縫處漏漿。(2)模板表面未清理乾淨或模板未滿塗隔離劑。

(3)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漏振造成蜂窩麻面、不嚴實。(4)混凝土攪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時自由傾落高度過大,產生離析。 (5)混凝土攪拌時間短,加水量不準,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澆築後有的地方砂漿少石子多,形成蜂窩。

(6)混凝土澆灌沒有分層澆灌,下料不當,造成混凝土離析,出現蜂窩麻面等。

2、預防措施:(1)混凝土澆搗前應檢查模板縫隙嚴密性,模板應清洗乾淨並用清水溼潤,不留積水,並使模板縫隙膨脹嚴密。(2)混凝土澆築高度一般不超過2米,超過2米時要採取措施,如用串筒等進行下料。

(3)混凝土入模後,必須掌握振搗時間,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約20-30秒,使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表面出漿且呈水平狀態,混凝土將模板邊角部分填滿充實。

3、處理方法:(1)麻面主要影響使用功能和美觀,應加以修補,將麻面部分溼潤後用水泥砂漿抹平。(2)如果蜂窩較小,可先用水洗刷乾淨後,用1:

2或2:5水泥砂漿修補(3)如果蜂窩較大則先將鬆動石子剔掉,用水沖刷乾淨溼透,再用提高一級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搗實並加強養護。(5)如果是孔洞,則要經過有關人員研究,制定補強方案進行處理。

五、露筋

1、產生原因:(1)混凝土振搗時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鋼筋緊貼模板,致使拆模後露筋。(2)構件截面尺寸較小,鋼筋過密,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使鋼筋密集處產生露筋。

(3)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將鋼筋振散發生移位,造成露筋等。

2、預防措施:(1)鋼筋混凝土施工時墊足墊塊,固定好。同時保證保護層厚度。

(2)鋼筋較密集時,要選配適當石子,以免石子過大卡在鋼筋處,如遇普通混凝土難以澆灌時,可採用細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搗時嚴禁振動鋼筋,防止鋼筋變形位移。

3、處理方法:將外露鋼筋上的混凝土和鐵鏽清理乾淨,然後用水沖洗溼潤,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壓平整;如露筋較深

六、混凝土缺稜掉角

1、產生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溼潤或澆水不夠。(2)混凝土澆築後養護不好,混凝土強度低。

(3)木模板吸水膨脹,邊角被拉裂。(4)拆模時過於大力,稜角被刮掉。(5)低溫施工過早拆掉側面非承重模板。

(6)混凝土澆築前模板未塗隔離劑或塗刷不均勻。

2、預防措施:(1)混凝土澆築前將模板充分溼潤。(2)澆築後要加強養護。

(3)拆模時避免使用蠻力,注意保護稜角。(4)要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時才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3、處理方法:將鬆散地方鑿除,沖洗乾淨並用水充分溼潤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或支好模板用高一級混凝土搗好抹平,並加強養護。

七、混凝土板面不平整

1、產生原因:(1)混凝土澆搗完後,表面僅用鐵揪拍幾下未用抹子找平壓光。(2)混凝土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就上人操作或運料。

(3)模板沒支承在堅固的地基上或墊板支承面不夠,以致在澆灌混凝土或早期養護時發生下沉。

2、預防措施:(1)混凝土澆搗完後,應嚴格按施工規範用抹子找平、壓光。(2)混凝土強度達到1.

2n/mm2時才可在板面上走動。(3)模板要有施工方案並經過計算,保證模板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並支在堅實的地基上,墊板有足夠的支承面積,以防止下沉。

混凝土施工規範,混凝土施工質量要求規範有哪些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參考101系列圖籍,我發一份彙總的的圖籍給你,你注意查收!7.4.1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於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 0 6的同配合比的...

冬天混凝土施工質量會不好嗎

冬季施工如果做好相應的防霜凍施工措施,混凝土新增劑合理的情況下,對房屋質量無影響,但為保險起見,應延長混凝土拆模時間 中午澆不代表終凝是中午,可能是在晚上了,這樣混凝土初期處於5 1 低溫,不利於混凝土早期強度的發展,所以混凝土一是要摻防凍劑,二是收面後要覆以薄膜 麻袋保溫,如果這樣做了,由於溫度不...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如何正確施工

股同色 混凝土是有膠凝材料 水和粗骨料 細骨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經過均勻拌合 澆築密實,並且在一定的溫度和適度條件之下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有的時候為了增加混凝土某些特性方面的要求,在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會採用各種外加劑。澆築作為當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施工重點,是當前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所在。一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