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描寫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乞巧節 重陽節 中秋節 除夕節的詩句,各兩句

時間 2021-10-21 07:06:22

1樓:儲昊然

謝謝??????????????????????????

2樓:永伴他樑

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元日》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端午節: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佳節添茱萸,男女採藥忙。

元宵節: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中秋節: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國裡的傳統節日有除了有春節元宵,清明節端午節其實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有哪些傳統節日

3樓:ztx丶丶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曆(又稱夏曆、陰曆)來算:

1、正月初一 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

3、正月十五日 上元節(元宵節) 。

4、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

5、二月十五 花朝節 。

6、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 。

7、三月初三 上巳節 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

8、春分後十五日 清明節(現定陽曆四月五日) 。

9、四月初八日 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節 。

11、夏至節

12、六月六 晒伏節「六月六,晒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日, 習稱七夕、七月

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 地藏節 。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 。

17、九月九日 重陽節 。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節 。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

21、十二月八日 臘八節 。

22、臘月二十三日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

23、臘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

十、大年三十。

4樓:匿名使用者

1.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2.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3. 清明節(公曆4月4日或5日)

4.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5.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6.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7.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8. 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正月初一

元宵節正月十五

6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臘八節,寒食節,清明節

7樓:匿名使用者

i有中秋節有端午節有元宵節?有重陽節有青龍節

將春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

8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均為中國傳統節日,時間先後順序為:

1、春節(正月初一,狹義指正月初一,廣義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2、元宵節(正月十五,也稱上元節)

3、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一般為公曆4月5號前後)4、端午節(五月初五,又稱龍舟節)

5、中秋節(八月十五)

6、重陽節(九月初九)

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以上外,還有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十五)、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

9樓:蘋果綠泡泡

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

站在坑前,望著這一匹匹膘肥體壯、豎耳瞪眼的戰馬,彷彿在傾聽雄壯的號角聲。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11樓:匿名使用者

先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在傾聽雄壯的號角聲。(參考秦始皇兵馬俑)

12樓:咔咖

順序為: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春節:正月初一

元宵節:正月十五

清明節:春分後15天,一般在陽曆4月份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13樓:黎風花

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俗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凝聚的過程。

《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朝代更迭,古代曆法變動極大,前後共出現過102個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古今具體日期其實並不相同。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節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14樓:愛看電影的馬兒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在傾聽雄壯的號角聲。

站在巨大的兵馬俑坑前,威武雄壯的軍陣,彷彿正在煙塵滾滾中迎面而來。整個兵馬俑坑充滿了臨戰氣氛。精銳的前鋒,排成 3 列橫隊, 210 個武士俑,身穿戰袍,手持弓弩,揹負箭囊。

橫隊的後面緊跟著的是身穿鎧甲的步兵、騎兵和戰車組成的 40 路縱隊。兩側和最後面,各有一列面朝外的武鬥俑,那是側翼和後衛,是專為防止敵人截擊和包抄而設的。

下到坑內近看,這些兵馬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兵俑,留著鬍子,虎視耽耽,神情十分嚴肅,這也許是久徑沙場,屢建戰功的老戰士;有的兵俑,束著頭髮,一臉稚氣,這可能是剛入伍的新兵。一匹匹戰馬,剽肥體壯,豎耳鐙眼,似乎在傾聽雄壯的號角聲。

15樓:誠信做人講誠信

二年級語文《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本來就是對的,春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明清明節二時間盛舉,先後排序誰第誰最後?

17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過,端午節七,七月七中糾結。重陽節。

18樓:凝若

春節、重陽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

19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20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

21樓:匿名使用者

從農曆的角度來說是這樣的順序: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端午節(五月初五)、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初九)、春節(12月三十)

陽曆的話春節排第一個,接下去的順序不變

22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

23樓:匿名使用者

1.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2、彷彿看到了作戰時萬馬奔騰的景象。

24樓:匿名使用者

唐人街的的我們在學校?!唐人街電影子裡在在在在在在我

2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有關春節 元宵節 清明端午節的來歷 服飾文化 飲食文化 民族

汪木彭曼冬 所謂傳統文化,就是過往人群生活的規範和準則及理想與祈願,以遺傳 教育及影響 模仿為基本方式,通過一代人 一代人的傳遞,所新形成的人群規範與準則。清明祭祖,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重陽節登高,大年三十守夜,年廿八大掃除,拜年,元宵節吃湯圓,等等. 仰芷文薛玉 中秋賞月,元宵節逛燈會,清明...

春節 元宵節 端午節 中秋節的由來

小胖子不愛洗澡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慶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 月神 的一種崇拜活動。春節來歷 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一歲 年 農事結束後在新一歲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 ...

元宵節 端午節 除夕 中秋節 重陽節 春節 排序

老喬瞎叨叨 春節 元宵節 端午節 中秋節 重陽節 除夕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15日,元宵節 二月初二,龍抬頭 三月初三,採薺菜花節 北方區域性地區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 三月份 公曆四月五日 清明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六月初一,半年節 七月初七,乞巧節 中國情人節 七月十五,鬼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