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解釋,王建詩人寫的十五夜望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時間 2021-10-27 20:22:47

1樓:大師一百

唐朝時,光州人有在庭院種植桂花的習慣,王建於大和五年任光州刺史。一箇中秋之夜,他與朋友在家中小聚,桂花的芬芳,月色的皎潔,都令人沉醉。詩人有感,提筆寫下了這首詩。

2樓:你好嘛

白話翻譯: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溼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原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 【朝代】唐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明《唐詩畫譜》中就有以這首詩為題材的版畫,但這幅版畫僅是畫家別出心裁構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並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對全詩點睛之筆——秋思未作充分表達。

在這一點上,詩歌語言藝術顯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委婉動人。

3樓:將微笑送給悲傷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的七絕。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全詩的字面意思: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溼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全詩賞析:「中庭地白樹棲鴉」,明寫賞月環境,暗寫人物情態,藉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將蕭瑟蒼涼之景推到讀者眼前,予人以難忘的印象。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

「樹棲鴉」,應該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到最後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鍊,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全句無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處處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無聲溼桂花」,緊承上句,藉助感受進一步渲染中秋之夜。這句詩因桂香襲人而發。在桂花諸品中,秋桂香最濃。

這句詩描寫了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進一步揣摩,更會聯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溼了桂花樹。這樣,「冷露無聲溼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詩人選取「無聲」二字,細緻地表現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既寫出了一個具體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現了夜之深和靜,似乎桂香與寒氣襲人而來了,帶給人以美的聯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兩句採取了忽然宕開的寫法,從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聯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賞月的活動昇華到思人懷遠,意境闊大,含蓄不露。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

在家鄉的人思念遠離的親人,離鄉之人遙望家鄉親人。於是,水到渠成,吟出了這兩句。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點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瞭望月者的範圍。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悽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然而,在表現的時候,詩人卻並不採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天下離人千千萬萬,懷人愁緒如綿綿秋草,逐處叢生;詩人在思誰是確定的,說「不知秋思落誰家」並非真不知,而是極寫秋思的浩茫渾涵,似虛而實,深得詩歌含蓄之美。

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儘管也在望月,卻並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痴情,手法高妙。

在煉字上,「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

4樓:匿名使用者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陰裡,鴉雀先後進入了夢鄉。由於夜深,秋露打溼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在仰望皎潔明亮的月亮,卻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誰家?

王建詩人寫的十五夜望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樓:一米八的脖子

主要內容: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的七絕。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原文: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溼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這兩句寫景。「中庭」就是庭院的中間,詩人中秋之夜望月的地方;「地白」,寫出月色皎潔;「樹棲鴉」,樹上有鴉鵲棲息。

「冷露無聲溼桂花」是說夜色已深,人們觀賞月亮的時間很久,只有露水悄悄降臨,打溼了桂花。

這兩句寫的是靜景,寫的是容易產生懷人之思的景象。所以,自然就過渡到後面兩句的抒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作者發出感慨:在這樣美好的中秋之夜,人們都會遙望明月,但是,到底有誰像我一樣,夜晚也在懷念遠方的親朋好友呢?

「不知秋思落誰家」這一句寫得極為感人《新穎。明明是自己產生懷人的思緒,可是偏偏倒過來說成「秋思落誰家」,好像秋思是從月亮上落下來的。這樣,詩人就把這種個人色彩極為濃厚的思緒變得具有了共性,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7樓:琪琪手工課

十五夜望月古詩朗讀與解析,喜歡古詩的小夥伴不容錯過

8樓:匿名使用者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霜雪,簫森的樹陰裡,鴉雀先後進入夢鄉。由於夜深,秋露打溼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會仰望皎潔的月亮,卻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誰家?

9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坐在庭院中賞月,不禁懷念親人。

10樓:淡藍色的海岸

庭院中地成了白色的,樹上一隻烏鴉在歇息,冰冷的露水悄無聲息地打溼了桂花。今天晚上明亮的月亮人們都仰望,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誰家?

11樓:匿名使用者

【詩式譯】

庭院中月映地白樹棲昏鴉,

那寒露悄然無聲沾溼桂花。

今夜裡明月團圓人盡瞻望,

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誰家?

【白話文譯】

庭院中地成了白色的,樹上一隻烏鴉在歇息,冰涼的露水悄無聲息地打溼了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明亮的月亮,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誰家

《十五夜望月》王建是寫什麼節日的詩

雅鹿動漫說 唐詩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 若葉七夜西 中秋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溼庭中的桂花。今夜...

王建詩人寫的十五夜望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米八的脖子 主要內容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的七絕。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 冷清 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原文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第二句的「冷」字有何作用

雨夕 用冷月烘托出中秋節孤獨 蒼涼的氣氛 十五夜望月這首詩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雙重含義? 木樨 一是夜裡天氣冷,夜裡下露水所致。二是詩人心裡思鄉思家思親,覺得自己在中秋佳節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裡,自己一個人飄零在外,心裡淒涼 孤獨。 一是夜裡天氣冷,夜裡下露水,二是詩人自己淒涼。誒楊所以。十五夜望月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