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比企業退休人員工資高3 6倍

時間 2022-01-02 05:24:03

1樓:匿名使用者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檔案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專案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 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有問題可以隨時追問我。

2樓:匿名使用者

改革之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待遇是跟級別有關係的, 級別高的待遇高,一般的待遇就差一些,所以所謂的三到六倍,也是個別人。

3樓:

現實就是這樣的,你能怎麼樣呢……

4樓:職場求助

你問這幹啥?想報公務員嗎?他們的待遇確實好

5樓:晴天飄雪之揚州

是的,是這樣的,納稅人的錢養他們呢。這就是可以解釋每年那麼多人應聘公務員的原因之一。

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退休為什麼比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漲的多少倍

6樓:知道首頁接單

主要原因是以上兩類人員繳費年限比企業職工要高許多。

退休工資多少,主要參考兩個方面: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1、繳費年限 因為以上兩類人員從工作開始就視為繳費年限,即便是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所以一般的國家幹部退休是基本都是30多年的繳費年限,而統一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只是剛剛開始不到20年,繳費年限肯定不如他們高。

2、繳費基數 企業職工繳費現在實行的是省統籌,基層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要求不低於省平均工資的60%,所以一般地區都是以省平均工資的60%來繳費,繳費比例低。國企職工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小,繳費基數就比普通企業繳費基數高,所以國企職工的退休工資就相對較高。

總體來說,退休工資高與低,和繳費的多與少是直接掛鉤的。

答題不易,請採納謝謝。

企業單位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區別?

7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企業單位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區別有5點。一般來說,如果在國有企業等工資較高、繳費基數較高的工作崗位,跟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是差不多的。同等級的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更好。

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有四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企業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納采取掛賬繳納方式,退休時由財政一次劃撥記實,繳納基數為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之和。企業養老保險繳納采取實額繳納方式,中間不得間斷,最少連續繳納15年,繳納基數為實發工資或者社會平均工資。

3、事業單位在養老保險繳納基礎上實行了職業年金制度,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作為養老保險補充,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退休後待遇不降低。而企業繳納職業年金的寥寥無幾。

4、事業單位退休工資由本人繳費年限、退休、退職前崗位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企業退休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5、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相對於企業更完善,更人性化,退休金比企業更高。但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方式和發放與企業是一樣的,不同於全額事業單位。

8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的話,部分

事業單位和企業比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事業單位並不是所有的都強制繳納社保。對於強制的那部分事業單位,退休後和企業沒什麼區別。

不強制的那部分事業單位退休後領退休工資,和企業退休者領的養老金相比會多一些,而且公費醫療

現在的話,機關事業單位已經進行養老金並軌了,以後越晚退休的人,退休後的待遇和企業相比越接近,直至持平。唯一的區別在於機關事業單位強制繳納職業年金,企業的企業年金是不強制的。所以如果你是企業者,在職時沒交過企業年金,退休後待遇還是會比事業單位的人差一些,

另外退休待遇的差別還體現在在職期間的繳費金額上。即便大家在職時都交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比較規矩,一般不會存在少交的情況。而很多企業老闆為了降低人工成本,會給員工少上社保,那退休後兩者也會體現出差距

9樓:我愛保險網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實行不同的退休養老制度,待遇計發辦法和調整機制不同,資金渠道不同,待遇差距問題越來越突出,到2023年底,全國平均水平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高出企業2倍多,隨著津補貼改革的到位,待遇差距還將進一步擴大。

企業具有高階職稱的退休人員趕不上機關事業單位普通工人的退休金,社會反應強烈,不利於社會穩定。

近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財政部對將正式向***常務會議提交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待討論通過後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先期開展試點。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不繳費,待遇水平高,企業職工繳費,待遇水平低,不利於事業單位自身改革和吸引人才到企業工作,影響到人員流動。一些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由於生產經營困難,其退休人員養老金不能保證正常發放。

到2023年底,全國共有參保人員1910萬人,其中,工作人員1513萬人,離退休人員397萬人。從試點情況看,由於待遇與繳費不掛鉤,計發辦法沒有改變,仍按機關事業單位的辦法計發待遇,導致退休審批、**管理與待遇計發責權分離等新問題。

近年來,為配合事業單位總體改革的程序,由**編辦牽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財政部對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問題提出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是機事企分開。由於各地區各部門對機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認識尚不一致,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對事業單位改革已基本取得一致意見,可以先行改革。

二是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配套進行。現有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執行機關公務員的養老保險制度,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執行企業的養老保險制度,分類改革後保留的事業單位單獨制定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

三是離退休分開。事業單位離休人員維持現有的經費保障機制和管理體制;退休人員納入新建立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

四是老中新分開。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逐步過渡,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銜接。

五是統籌考慮機關、事業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並適時調整。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方案,主要是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制度,繳費水平、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與企業制度完全一致,**單獨管理,個人賬戶逐步做實。對新老計發辦法差額部分,由單獨建立的職業年金來彌補,保證新退休人員待遇水平不降低。

公務員退休與事業單位退休有什麼差別

10樓:匿名使用者

1、事業單位退休後待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2、公務員退休後待遇:公務員退休工資待遇規定,工齡滿35年的可以領取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30年至35年的百分之八十五,25年至30年的百分之八十,以下每5年一個檔次。

擴充套件資料:

一、公務員: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二、 事業人員:

1、經費**不同。公務員統一都是財政撥款,事業編分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

2、工資增長機制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工齡長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

就說你專業紮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工資收入有差異。公務員編制就是單位工作的正式人員,其工資由財政全供。事業單位工資由財政全供或者是財政部分供給或者是自收自支,一般情況下,同一個地區的同一級別的公務員工資比事業單位人員略高,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11樓:仕途幫公考

其一,改變了制度模式。原來的制度模式是單位保障,即單位自己管自己的退休人員。現在則變成一種社會化的制度安排,每個單位不管人多人少,都按照同樣標準繳費,然後形成一個**用於支付退休人員待遇。

這樣,單位退休撫養比不平衡的狀況就被分散掉了,成為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鬍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辦公廳為此**了公務員基本工資調整等三個實施方案,這些檔案已經發到各單位。

其二,改變了待遇確定機制,即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原來的計發辦法參照兩個因素,一個是以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計發基數;另一個是按工作年限分檔,如10年以下、20年、30年、35年。在同一個十年段內是無區別的,如21年和29年、31年和34年沒有區別。

改革後,這個機制變為按照繳費年限和繳費的工資來計算,體現了一個導向——繳費越長待遇越高、繳費水平越高待遇越高。

改革後待遇水平究竟是高了還是低了?胡曉義表示,每個人要按照檔案規定,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計算。從政策設計上看,改革的原則是「增量改革」,即通過增量進行結構的調整和機制的轉換;而不是做減法,即待遇降低以後再改革。

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如果不是極特殊情況,待遇水平都會有所增加,至少是不降低;在職的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以後,現時收入也不會減少。

胡曉義說,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辦公廳為此**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目前,這個檔案已經發到各單位。

此外,這項改革還制定了過渡期的措施,過渡期內實行原來的計發辦法和現在的計發辦法比照,保低限高,可以保障待遇水平總體不降低。當然,這是全國的測算情況,不排除可能出現退休待遇降低的個別情況。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有區別麼,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

樣我明天 區別還是很大的。很多初次參加事業單位考試的考生不知道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下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區別 公務員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普遍都有國家執法權利,而且都是行使國家權利的部門。事業單位是國家的機構,不具有國家權利,只是一些國家的附屬機構,如研究所 公立學校,事業單...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哪個好考,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哪個好考?

先說結論,公務員難考。難考的原因是題目設定和對手素質。事業單位除了專業性極強的行業 醫生 測繪等等 大部分考的都是公共基礎知識,如果你考過公務員,你就會發現,公基是行測常識的深入版和詳細版,雖然也有一些難度,但只要肯下功夫,多背多記,考個高分一定不難。而公考不用說申論了,就行測,常識已經是其中最簡單...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區別,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區別在哪裡?

1.事業單位有職稱,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可並行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同屬於編制內人員。公務員擁有的是公務員行政編制,而事業單位擁有的是事業單位編制,因此二者的編制許可權和範圍是不一樣的。公務員擁有行政權,而事業單位不具備行政權,因此,公務員編制在法律上的許可權要高於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並且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