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一年後再就業,工齡怎麼算,離職一年後再回到原單位工作的工齡工資如何計算?

時間 2022-01-12 06:05:05

1樓:嫂子

(1)國家工作人員經組織動員精簡或批准退職,以後又重新參加工作的,其精簡或退職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31號、第218號)。

(2)建國後因私營企業倒閉或歇業、經勞動部門或工會介紹重新參加工作的,其在原企業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與重新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併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522號)。

(3)自動脫離革命或未經組織批准自動離職的人員重新參加工作後,自動脫離革命或自動離職期間及其以前工作時間不能計算工齡([62]中勞薪字第86號)。

(4)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辭職和辭退前的工齡與重新就業後的工齡可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自動離職人員的工齡從重新錄用之日起計算(人辦函[1998]101號)。

(5)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它有收入的勞動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其數額一般不低於本人原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其停薪留職期間計算工齡(勞人計[1983]61號)。

望採納!謝謝

2樓:舍予

一般來說你在一個公司的工齡的話,那就是你在公司做了幾年就算幾年的,要是你以前也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話,那就可以加起來的,要是不在一家公司,那不算工齡的。

3樓:來自排湖從容的黑豹

在辭職這一年,你的社保可以自己交納,找到新工作社保再可以由新公司交。這一年工齡就計算在內。辭職一年如果社保沒有交,這一年就不計工齡。

以後拿養老金時基數要把這一年沒交跳過,可能會影響退休後待遇,大概就是相同工齡你實際拿到的比別人要少點。所以建議辭職這一年社保自己一定要交,包括醫保都是要算連續繳費年限的。

4樓:南山

如果是按照社保計算的話,那肯定是減去你中間休息這一年的時間,如果是普通的私企,自己算工齡的話可能你之前都是不計算的。

5樓:黃昏很溫暖

如果你是按著社保計算的話,就會減去一年的時間。

如果說是普通的私企,算工齡的話以前都不計算的。

在辭職期間的一年裡,你的社保可以自己交納。等找到新單位了就由新單位交。

沒有工作期間的社保最好是自己交。

6樓:超超是你大哥嘛

辭職一年後你再就業,你的工齡肯定是從你辭職之前的那個時候開始算,減掉你辭職中間的這個時間。

7樓:教學相長課外沙龍

如果算養老保險,就是減去一年,前後合併。如果在單位,有的單位只算你在本單位工作的實際年限。

8樓:

(2)建國後因私營企業倒閉或歇業、經勞動部門或工會介紹重新參加工作的,其在原企業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與重新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併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522號)。

9樓:

肯定按照你現在上班的工齡算吧,不會連以前的夜加起來吧。

10樓:生活小常識

重新算吧 這應該屬於再入宮了吧

離職一年後再回到原單位工作的工齡工資如何計算?

11樓:賣螺絲螺栓螺母

這個工齡計算是由各單位自己定的,需要看各單位自己的計算方式,如果單位可以續加,就是在這個單位的總工作年來算,如果單位不允許續加,就只能重新開始算工齡,這樣的工資方式,就是單位為了更好地留人,畢竟如果已經幹了四五年,工齡工資已經很可觀,一般員工就不會離職了。單位的工齡計算時間跟法律是沒有關係的。

12樓:法律達人

員工工齡是屬於累計的,就算員工存在離職的情況,只要員工曾經有工作過,那麼都應該累計到工齡中去。但是本單位的工齡是按照員工最後一次進入本公司進行計算的。以前有工作過的時間也不能計算到本單位工齡中去。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2023年以後它的範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

[1])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併計算的工作時間。若沒有可以合併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2023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13樓:獨角獸

工資計算,要看公司自己的規定。

有的公司計算工資工齡是可以累計的,而有的公司,工齡不能連續計算,一旦中間間斷,就需要重新計算。

當然,這和繳納勞動養老保險的時候工齡計算是不一樣的,那個國家有規定,可以連續計算。而發工資,國家沒有明確規定,這要看公司自己的規定了。

你最好看一看公司的規定,然後參照執行。

14樓:思語新竹

離職一年後再回到原單位上班,工齡可以接續上好了。

15樓:司馬晟宇老師

離職後的工齡是不能計算的,再次任職工齡是累加計算

16樓:個人成長導師

這種情況在原單位的工齡,是要重新開始計算的,工齡工資按公司的相關規定來計算。

17樓:乘安鈮

離職了再重新回到原單位,我覺得工齡工資應該是從零開始。

18樓:

這就不是法律能管的了,這要看你回公司的時候,跟公司怎麼談,公司是否願意在制度方面做出讓步的問題

19樓:小調

應該是要重新計算工齡的,反正我們公司是這樣計算的。

20樓:

你可以到有關部門把欠一年的接續上。

離職一年後又回公司上班,工齡該怎麼算

21樓:濤聲海韻

工齡只能從最後開始算起,因為之前的工齡已經結束。

工齡是計算補償用的,但是如果是社保繳費年限,是從開始工作算起。

離職成本是指企業在員工離職時可能支付給員工的離職津貼、一定時期的生活費、離職交通費等費用, 主要包括解聘、辭退費用及因工作暫停而造成的損失等。

1.離職補償成本,指企業辭退員工或員工自動辭職時,企業所應補償給員工的費用,包括至離職時間止應付給員工的工資、一次性付給員工的離職金、必要的離職人員安置費用等支出。

2.離職前低效成本,指員工即將離開企業時造成的工作或生產低效率損失的費用。

3.空職成本,指員工離職後職位空缺的損失費用。某職位出現空缺後可能會使某項工作或任務的完成受到不良影響,從而造成企業的損失。

以下是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普遍性分析:

1)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薪水的1.5倍,一般說來,替換一名普通員工的成本約佔員工全年工資收入的1/3,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2)按照員工的技能和他的職責水平來計算,每個員工離職後,這種員工跳槽的損失是離職人員工資的93%-200%。世界500強公司通過積極招聘離職員工每年平均就能節約1200萬美元;

3)調查顯示,返聘人才的工作效率比哪些真正「新入職」的人要高出40%-50%。

4)空檔期的損失。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5)多米諾效應。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6)其他影響。試想企業員工整天都在忙於找工作並處於觀望迷惘狀態,那麼這種現象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成本將會很大。

22樓:努力奮鬥

回答國家工作人員經組織動員精簡或批准退職,以後又重新參加工作的,其精簡或退職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辭職和辭退前的工齡與重新就業後的工齡可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自動離職人員的工齡從重新錄用之日起計算。

23樓:玄韶

累計工齡,不是連續工齡

勞動法員工離職後再入職如何計算工齡

24樓:

1、重新入職的,工齡從重新入職之日起重新計算,以前的工齡不算。如果單位願意合併計算,那也是可以的。

2、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

為「本企業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

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3、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併計算的工作時間。若沒有可以合併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

4、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25樓:達州律師劉江

相關規定

(1)國家工作人員經組織動員精簡或批准退職,以後又重新參加工作的,其精簡或退職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31號、第218號)。

(2)建國後因私營企業倒閉或歇業、經勞動部門或工會介紹重新參加工作的,其在原企業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與重新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併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522號)。

(3)自動脫離革命或未經組織批准自動離職的人員重新參加工作後,自動脫離革命或自動離職期間及其以前工作時間不能計算工齡([62]中勞薪字第86號)。

(4)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辭職和辭退前的工齡與重新就業後的工齡可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自動離職人員的工齡從重新錄用之日起計算(人辦函[1998]101號)。

(5)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它有收入的勞動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其數額一般不低於本人原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其停薪留職期間計算工齡(勞人計[1983]61號)。

26樓:甄舒呼

回答您好,這邊已經看到您的問題了。

1、重新入職的,工齡從重新入職之日起重新計算,以前的工齡不算。如果單位願意合併計算,那也是可以的。

2、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更多1條

27樓:天傑地靈青島人

離職後再入職工齡將重新計算,不能作為連續工齡,但可以作為一般工齡計算。

28樓:周律師說

你好,這種情況,工齡從重新入職之日起重新計算的。

員工辭職後重新入職工齡怎麼算

29樓:baby無知的螞蟻

員工在本單位的連續工齡按照員工最後一次入職時開始計算。而員工的累計工齡按照員工開始工作時進行累積計算的。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

為「本企業工齡」。2023年以後它的範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1] )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

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併計算的工作時間。若沒有可以合併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2023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我是個體經營,銷售人員已辭職一年,辭職一年後發生的有關這位銷

增臺 採購啊 我一個朋友就是做了8年銷售之後做採購的,做的非常好。以前做銷售的時候,經常被人壓價,所以現在壓價的水平特高,老闆非常喜歡。以前經常被人家挑毛病,現在知道挑毛病從哪入手。以前是孫子,現在是大爺 還有很多好處你自己慢慢想吧。應聘的時候只要說自己做過多年銷售,那老闆就知道你做採購一定能爭取到...

定期三年,一年後取出,利息怎麼算

墨汁諾 定期的提前取出,全按活期算,不管還差一年還是一天。存了7個月,轉存的話原來的定期損失並不大畢竟時間太短,轉存是合算的。如果沒有自動轉存,到期日以後按活期利率,也就是第一年,按起息日的一年期定期利率得到利息,後面兩年按活期利率 如果有設自動轉存,就是三個定期一年,第一年按起息日當天利率。第二年...

固定存款二年,但一年後取出,利息怎麼算

第一種情況 按活期計息。第二種情況 預約自動轉存的,按定期利率計息。沒有預約的,1年後活期計息。1 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指存款人將現金存入在銀行機構開設的定期儲蓄賬戶內,事先約定以固定期限為儲蓄時間,以高於活期存款的利息獲得回報,期滿後可領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儲蓄形式。定期存款是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