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功率補償過大會增加有功電嗎,進行無功功率補償,提高功率因數,有什麼意義 如何確定無功補償容量?

時間 2022-01-22 05:35:03

1樓:遠上寒山有人家

無功補償過大,相位角將會由電流滯後於電壓,變化為電流超前於電壓,線路、變壓器損耗仍然增大,得不償失。同時,要實現超前補償,需要較大容量的無功補償裝置,造成裝置投資很高。另外,無功裝置對電力系統的中的齊次諧波有放大作用,如果系統處於過補償執行,系統電能品質將會大幅下降。

所以,電力部門對使用者的要求功率因數大於0.9即可,即使使用者需要較好的補償,也不要超過0.95,否則會出現上述的問題。

2樓:奧特電器深圳

呵呵我們在給使用者服務和供貨(我們生產gzk無功補償器25年了,gzk與jkl,,jkw,jkg都相容)的時候,也常常遇到使用者提出你提的問題。要這樣理解:

電容器來補償電動機的無功功率,是利用電容器的無功功率與電動機的無功功率相位相反的原理。但是電容器給出的,依舊是無功功率,所以不能補償過頭,否則,電網中的無功功率又多了,功率因數反而降低。

做無功補償,一定要補償到最佳狀態,就是儘量接近,這時,因為電源(如變壓器、發電機,等等)不需要給負載提供較多的無功功率了,它的功率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有功功率,這就是電源效率提高了。

電力系統無功功率的問題(電力系統無功功率過剩為什麼會導致系統電壓升高?)

3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bai因為電力系統中的無功主要是

du感性成分zhi,感性無功電流形成的磁場dao在發電機中正好抵銷

版一部分勵磁系

權統產生的的磁場,使發電機氣隙中的磁場下降,相應的發電機的端電壓就要降低,相反的如果系統中無功**大於用電裝置的無功時,這部分無功的去磁反應消失,氣隙磁場增加,發電機端電壓上升,也即系統電壓上升。

這是一個無功平衡和電壓水平的關係。

在電力系統中,系統(電源)的無功與負荷的無功是永遠處於平衡狀態的。電源無功-電壓特性是一條下降的曲線,而負荷(主要取決於非同步電動機)的無功-電壓特性是一條上升的曲線,兩曲線的交點即執行點,對應相應的平衡的無功和電壓。當系統無功過剩時,表示電源的無功-電壓曲線向上移動,或者負荷的無功-電壓曲線向下移動,它們的交點即新的平衡點,顯然對應的電壓上升;反之則下降。

用圖形表示最直觀,可自己畫一下。

參考資料

4樓:匿名使用者

問題復1:每一地區的電壓由於

制變壓器分接頭的bai改變而升高後,該地區所需的無du功功zhi率也增大了(請問這是為什麼

dao?變壓器應該不會改變功率啊。)。這就擴大了系統的無功缺額,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的電壓水平更加下降(請問此局如何理解)。

答:變壓器本身就是個 產生無功的裝置,因為他要維持一二次側的磁通量保持平衡,同一個變壓器當他的分接頭改變,變大後,意味著為了得到更高的電壓,必須使鐵芯中通過的磁通量增加,相應的變壓其本身消耗的無功增加,系統電壓就要降低。

問題2:電力系統無功功率過剩為什麼會導致系統電壓升高?

答:系統中的無功主要是感性成分,感性無功電流形成的磁場在發電機中正好抵銷一部分勵磁系統產生的的磁場,使發電機氣隙中的磁場下降,相應的發電機的端電壓就要降低,相反的如果系統中無功**大於用電裝置的無功時,這部分無功的去磁反應消失,氣隙磁場增加,發電機端電壓上升,也即系統電壓上升

5樓:匿名使用者

線路中的電bai壓損失表示式du

如下:把上zhi式右邊的乘以un/un,un為額dao定電壓,於是專得到:

式中:屬p為線路有功功率,q為線路無功功率,r為線路電阻,x為線路電抗。

現在如果補償電容qc,並且注意到qc的加入會使總無功功率減小,於是電壓損失減少值為:

顯見,電壓損失減少值與補償電容容量qc成比例。這就是電網中增加無功功率會抬高電壓的原理。

6樓:墨魂樨泣

無功功率是

直接來與系統電壓掛鉤的自,而有功功率是和系統頻率掛鉤的

在電力系統中,有功功率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決定的,而無功功率是為了補償給發電裝置減輕線路負荷的,就好比槓桿 通過增加無功功率來提高電壓 過補償的時候系統電壓也就升高了

7樓:

變壓器本身也消耗無功功率的

無功功率增加有功功率不變總的視在功率增加了,系統電壓就會升高

8樓:匿名使用者

在電力系統中復,電壓控制一般都

制是通過調整無功功率實現的.對於無功不足的供電系統,升高電壓意味著無功**的增加,因此線損會降低;但是對於無功過剩的系統,升高電壓會使系統無功進一步過剩,線損反而會增加.實際當中,大多數配電系統是無功不足的,無功過剩的系統很少.

因此,一般可以認為提高供電電壓能夠降低線損.

9樓:隔溪聽琴

問題復1回答:

絕大多數用電負荷都制滿足公式:

有功功率p=u2/r 無功功率q=u2/xr為負載直阻 x為負載的阻抗 r和x都為定值那麼系統電壓u的高低直接影響負載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而無功功率對電網電壓的影響非常大,當無功功率很大的時候,系統電壓就會降低很多

問題2回答:無功功率過剩的意思是:系統補償的無功功率過量,也就是過補償,當系統欠補時,即感性負荷很大時,系統電壓低;當系統過補時,即容性負荷過大,系統電壓高。

這就是無功功率對系統電壓的影響,非常大

進行無功功率補償,提高功率因數,有什麼意義?如何確定無功補償容量?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一些感性的電路或者容性的電路中,會使電壓和電流之間存在一個相位角。而這個時p = u*i*cosφ < `p = u*i;也就是電源的功率無法真正的全部利用上。能量的轉換效率就變得很低了。

在實際電路中,我們應用無功補償的電路,多是作用在感性的電路中,所以一般是用電容來補償這個相位角

φ,具體的公式,可以參看電工學中論述。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電力系統中的變電所或直接在電能使用者變電所裝設無功功率電源,以改變電力系統中無功功率的流動,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電壓水平,減小網路損耗和改善電力系統的動態效能,這種技術措施稱為無功功率補償。無功功率指的是交流電路中,電壓u與電流i存在一相角差時,電流流過容性電抗(xc)或感性電抗(xl)時所形成的功率分量(分別為)。這種功率在電網中會造成電壓降落(感性電抗時)或電壓升高(容性電抗時)和焦耳(電阻發熱)損失,卻不能做出有效的功。

因而需要對無功功率進行補償。

無功功率在輸電線、變壓器中的流動會增加有功功率損耗和無功功率損耗以及電壓降落;由於變壓器、高壓架空線路中電抗值遠遠大於電阻值,所以無功功率的損耗比有功功率的損耗大,並且引起電壓降落的主要因素是無功功率的流動。

無功補償的作用  無功補償可以收到下列的效益:①提高使用者的功率因數,從而提高電工裝置的利用率;②減少電力網路的有功損耗;③合理地控制電力系統的無功功率流動,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電壓水平,改善電能質量,提高了電力系統的抗干擾能力;④在動態的無功補償裝置上,配置適當的調節器,可以改善電力系統的動態效能,提高輸電線的輸送能力和穩定性;⑤裝設靜止無功補償器(svs)還能改善電網的電壓波形,減小諧波分量和解決負序電流問題。對電容器、電纜、電機、變壓器等,還能避免高次諧波引起的附加電能損失和區域性過熱。

無功補償裝置  除發電機和輸電線外的無功電源主要有:①並聯電容器組是一種靜態的無功補償裝置。用它進行的補償稱為並聯電容補償。

②同步調相機;③靜止無功補償器。後兩者屬於動態的無功補償裝置。

確定容量的簡單方法,知道現在所用電機的功率因數cosφ1,再知道功率因數想提高到多少cosφ2,然後用下面的公式:

q=p*[tg(arcosφ1)-tg(arcosφ2)]

比如現在的功率因數是0.8,要提高到0.95

那麼q=210*(0.75-0.32868)=88kvar

12樓:匿名使用者

無功補償的作用

(1)提高供用電系統及負荷的功率因數,降低裝置容量,減少功率損耗。

(2)穩定受電端及電網的電壓,提高供電質量。在長距離輸電線路合適的地點設定動態無功補償裝置,還可以改善輸電系統的穩定性,提高輸電能力。

(3)在電氣化鐵道等三相負載不平衡的場合,通過適當的無功補償可以平衡三相的有功及無功負載。

補償無功功率可以節約電費嗎?

13樓:

可以。近來看到一篇很好的非常難得的實踐與數理分析的文章,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加電容器究竟能否省電?= 補償無功功率可以節約電費嗎?,無功功率的補償是用電容來解決的。道理見下:

原文 經常聽到許多人談及此事,加電容器究竟能否省電?讓我們來討論一下:

一、實務性試驗:我們補習班於創立時,因經費之考慮,於四樓裝有比較價廉的14盞低功率的110v 40w日光燈,所謂低功率日光燈,就是燈具內未裝置電容器,(高功率的日光燈比低功率的日光燈貴,因為燈具內有裝置電容器),使用中,用鉤表測量是14a。鉤表仍鉤住,取數個電容器逐個並接於線路上(鉤表之負載側),每並接一個電容器,鉤表電流值即降低一些,當電流值降到7a時,再加並接一個電容器時,鉤表電流值即開始增加一些,所以,我們看鉤表的電流到達最低時,就不再增減電容器了!

所以,加裝適當數量的電容器時,電流是會減少的。電流若減少,電壓降及線路損失均會改善。

二、在電學理論:因電動機,變壓器(含日光燈的鎮流器)等內,除了有電阻r外,均尚有線圈,這些線圈會造成電感l,因而會產生電流落後性的現象,落後性的電感所造成的斜邊z(阻抗),其落後性的角度,我們稱為功率因子角cosθ。

設某單相為1100w,如該110v線路中只有電阻r,則:

i=10a

另設某單相為1100w,如該110v線路中有電阻r及l,設cosθ= 0.5則:

i=20a

以上計算結果,可以證明cosθ與電流是有直接的關係。

幸好「電容器」的物理特性是:電流超前,所以我們加裝電流會超前適當數量的電容器來抵消落後的電感,使z與r重迭,功率因子角為零(cosθ零度時其函式值為正1,也就是100%),使無效電力等於零。

所以,電容器要裝在靠近負載側,因電感l,是因由負載的線圈所產生的,。如高功因日光燈就是每個燈具內都有裝電容器,即為左證。

若電容器加裝太多,則cosθ變成超前,變成電容性負載,等於沒改善。

三、某工廠平均負載為100kw,現平均功率因子為60%,欲提高功率因子為

80%,應加多少kvar電容器?

四、臺電計算功率因子pf時,是以雙表使用者月平均功率因子計算「平均功率因子超

過80﹪者,每超過1﹪,電費減少1.5 ‰;未達80﹪者,每低於1﹪,

電費加收3 ‰。」

五、實務施工討論:

會造成功率因子落後,是因為負載l的關係,所以,加電容器c,應靠近負載側。可得知,電流是從「接點處以上」才減少電流的。

所以,很多工廠在高壓側加裝電容器,是在幫電廠改善功因,對自己並未改善。

因此,改善功率因子的方式如下:

1. 在每個電動機及電焊機等負載都個別加電容器,效果最好,但成本非常高。如現在的高功因日光燈就是在燈具裡面加一個電容器。

2. 區域性加電容器:以我們補習班四樓為例,每一層樓在使用時l、c同時受電。

3. 重點式加電容器:取適當的電容器與其並聯。

4. 加裝「自動功因改善器」,成本較高、效果最好。

六、節電器,其實裡面就是一組電容器。然因每個使用者的負載 電流落後性電感不一,因此,節電器也只能取其大約值,而 且只能插在某個插座上,並未對症下藥,簡單說,了勝於無。對一個用 戶而言,多少可達到省電的效果。

七、一般家庭用電因用電量較小,功因改善前後不易查覺,且家庭用電的電錶只記錄kwh,

所以差異較小。

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不工作是什麼原因

魏國彪 控制器檢測到需要補償時才會投的,你目前的功率因數是多少?目標功率因數設定的是多少?你把功率因數設定高一些看看,假如目前設定的功率因數是0.92,而實質的功率因數是0.91 0.92的話,那你就設定到0.98 1.0希望能幫到你。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不工作是什麼原因? 1 過壓報警這自動投電...

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如保調節,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的作用是什麼?

朋友,這些引數的調整是需要根據你的負荷情況和電容器情況來進行綜合調整的,建議你在當地找一個對此比較明白的人,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幫你調整 根據你提供的情況,估計你調亂,不是因為你調整的問題,而是因為你的電容器與變壓器負荷不相匹配,才造成 怎麼調也不行 的局面 一般來說,315kva的變壓器,如果才帶 兩...

電容無功功率計算,電容無功補償如何計算

姓王的 容抗xc 1 2 3.14 50 300 10 6 10.6歐 電流 i 220 xc 20.7安 無功 qc 220 20.7 4562乏 4.56千乏 c 300uf的電容器接在電壓u 220v 頻率f 50hz的交流電源 容抗xc 1 2 3.14 50 300 10 6 10.6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