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屬於哪個省,濱州屬於山東省哪個地區

時間 2022-02-01 18:15:38

1樓:百小度

山東省簡介:

濱州市位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里,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是山東省的北大門。2023年6月18日撤地設市,人口380萬(2023年),現轄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縣五縣二區和濱州經濟開發區、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是黃河三角洲區域內最大的行政區。

行政區劃:

至2023年底,全市轄2區5縣,分別是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縣。共設29個街道辦事處,58個鎮,4個鄉。

地質:濱州市處於華北新生代沉降區東南部的濟陽拗陷中。新生代的下覆基岩是古生代的沉積地層和前震旦紀變質岩系,由數條北東東向斷裂分割成幾個小的斷塊,基本無中生代地層,新生代地層直接覆蓋於古生代地層之上,斷塊凹陷形成新生代凹陷盆地,沉積了全套巨厚的新生代地層,該地層為海相、湖相和沖積相碎屑的互層沉積,含大量有機物,有利於石油生成。

除鄒平南部山區外,濱州市表層大部為第四紀沉積覆蓋,小清河以南處於魯中山區北麓沖積平原的中尾部,是洪積和沖積平原的疊交地帶,其洪積沖積地層厚度一般在100~200米。小清河以北屬黃河沖積沉積,厚度多在200~400米之間,其中小清河與黃河之間最厚,達400米。長期以來,濟陽拗陷區屬沉降地帶,地殼一直處在一面下陷,一面為河流沖積物填充的狀態,尤其是黃河的多泥沙河流的沖積作用佔優勢,沖積速度大於地殼沉降速度,形成了廣大的沖積平原。

山脈:境內山地為泰沂山地餘脈,走向近南北,僅鄒平縣境內有少量山丘地。山丘岩石多為中基性巖,少數基岩,地表上未見酸性岩石,屬長白山脈。

根據山峰座落地域分佈,長白山脈可分為以摩訶山、白雲山、會仙山為主峰的三大峰群落。摩訶山山群是長白山脈中最大山群,主峰摩訶山,海拔826.8米,山群大體呈東西走向,境內東西長約12公里,南關寬約4公里,方圓40餘平方公里。

白雲山整個山群南北長約5.3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總面積50餘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9.6米;會仙山整個山群呈北西南東弧狀走向,東西寬約7.

5公里,南北長約6.5公里,總面積約22.3平方公里。

主峰海拔590米。

河流:境內除過境黃河外,以黃河為界,南部為小清河流域,北部為海河流域。各河大致流向東北,注入渤海。

2樓:潮智鑫將冷

濱州市位於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臨渤海,東與東營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鄰,西同德州市和濟南市搭界,是山東的北大門。2023年建惠民專區,幾經沿革,2023年改稱濱州地區,2023年撤地設市。現轄濱城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沾化縣、博興縣、鄒平縣六縣一區和經濟開發區,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里,人口369萬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濱州位於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尾閭,北臨渤海,東與東營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鄰,西同德州市和濟南市搭界,是山東省的北大門。

濱州屬於山東省哪個地區

4樓:熱詞團小知

濱州屬於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北部。

濱州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 北通大海、東臨東營市、南連淄博市、西南與濟南市交界、西與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滄州市相望。

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南北,位於北 緯 36°41′19″ ~ 38°16′14″, 東 經117°15′27″ ~ 118°37′03″。南北最長縱距175公里,東西最大跨徑120公里,總面積9660平方公里。

濱州市地勢南高北低,大致上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漸次過渡到大海。以小清河為界,全境呈現南北兩種不同型別的地貌特徵。

擴充套件資料

截至2023年12月,濱州市轄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市。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縣:

1、濱城區,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位於魯北平原,南扼黃河咽喉,北控徒駭。東臨利津,西與惠民、陽信兩縣交界,南與高青、博興毗連,北與沾化接壤。介於北緯37°12′—37°41′,東經117°47′—118°10′之間,總面積697.

49平方千米。

2、陽信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為縣級行政區,位於黃河三角洲平原開發中心地帶。因漢代名將韓信自燕伐齊屯兵古篤河之陽而得名。陽信縣總面積793平方公里。

5樓:墨夷雁山

濱州市就是一個地級市,是屬於山東省魯北地區的。

濱州市就是一個地級市,是屬於山東省魯北地區的。

6樓:我愛俄語

濱州是山東17地市之一,位於山東東北部

7樓:

濱州是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

濱州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8樓:

濱州市屬於山東省,是山東省下轄地級市,不屬於其他市。

濱州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 北通大海、東臨東營市、南連淄博市、西南與濟南市交界、西與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滄州市相望。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南北,南北最長縱距 175 公里,東西最大跨徑 120 公里,總面積9660平方公里。

濱州市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擁渤海,黃河橫穿城市,是連線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濱州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區中心區、渤海區黨委機關駐地,孕育了古代著名軍事思想家孫武、漢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清代帝師杜受田等名人志士。

截至2023年6月,濱州市轄2區5縣,分別是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市。共設29個街道辦事處,58個鎮,4個鄉;市人民**駐地黃河五路385號。

擴充套件資料

建制沿革

夏商時期,境內有眾多大小不等的方國,知名的有:於陵國,位於鄒平縣長山鎮,國都即古城村。蒲姑國,位於博興一帶。

西周建立,以蒲姑國故土為基礎建立齊國,分封姜太公為齊王,由此,境內長期屬於齊國。

秦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境內屬於齊郡。漢朝建立,境內分屬渤海、平原、齊三郡之地。惠民一帶屬平原郡,無棣、陽信、濱城、沾化一帶屬渤海郡,鄒平、博興和濱城南部屬齊郡。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境內屬於割據地帶,建制較為混亂。黃河北部長期屬於樂陵郡,黃河南部則長期屬於樂安郡。隋朝建立,置渤海郡,治所在惠民縣何坊。

唐朝建立,廢渤海郡,再置棣州,境內的惠民、陽信、濱城、沾化一帶屬棣州。

唐朝垂拱四年(688年),割蒲臺縣、厭次縣各一部分置渤海縣,屬棣州,其轄地即濱城區一帶。五代時期,境內大部屬棣州。棣州治所在惠民縣一帶。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割棣州的渤海縣、蒲臺縣各一部分置濱州,治所在渤海縣。宋朝、金朝時,棣州治所在惠民縣城,濱州治所在渤海縣城。元朝時,棣州領厭次、陽信、無棣、商河四縣;濱州領渤海、沾化、利津三縣。

明朝初,廢棣州,再復置棣州,再改棣州為樂安州,再改樂安州為武定州,領陽信、海豐和樂陵、商河四縣。明朝初,省渤海縣入濱州,領蒲臺、沾化和利津三縣。棣州、濱州隸屬濟南府。

清朝初期,沿襲明朝。雍正二年(2023年),武定州、濱州升為山東省布政司直隸州,領縣襲明制。雍正十二年(2023年),武定州升為武定府,濱州降為散州,隸屬武定府,置惠民縣為武定府附郭縣,武定府領濱州和惠民、陽信、海豐、沾化、蒲臺、青城以及樂陵、利津、商河共一州九縣。

2023年,廢武定府,濱州改為濱縣,境內各縣均屬岱北道。2023年,改海豐縣為無棣縣,改岱北道為濟南道,境內各縣隸屬濟南道。2023年10月置武定道,治惠民,轄惠民、陽信、濱縣、無棣、利津、沾化、樂陵、蒲臺、商河、青城縣,共10個縣。

2023年廢道制,各縣直隸於省。2023年,設山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署駐惠民縣,轄惠民、濱縣、陽信、商河、高苑、青城、桓臺、鄒平、長山縣,共9個縣。其餘各縣仍直隸於省。

抗日戰爭爆發,境內形成了國共兩黨和日偽統治三種政權並存的局面。202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渤海區成立,境內全部屬於渤海區,各縣分屬渤海區的三專區、四專區、五專區、六專區,再分屬

三、四兩專區,再改為清河專區和墾利專區。

2023年末,境內統屬於山東省渤海區,渤海行署駐惠民縣,轄地級德州市和墾利、清河、濼北、滄南4個專區,4個專區共1市40縣,其中墾利專署駐陽信縣,轄陽信、無棣、濱縣、蒲臺、利津、沾化、墾利、海濱、惠民縣,共9縣。

清河專署駐桓臺縣,轄桓臺、廣饒、博興、齊東、鄒平、臨淄、長山、高青、章歷、壽光、益壽縣和羊口市,共1市11縣。

2023年1月,將海濱縣轄區併入無棣縣。2023年5月,撤銷渤海行政區,對原轄專區進行調整,建立惠民專區,黨政機關駐惠民縣城,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蒲臺、博興、高青、齊東、利津、墾利、廣饒共12縣。

2023年,鄒平、長山、桓臺3縣由淄博專區劃歸惠民專區。2023年,撤銷德州專區,將所屬的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德平5縣劃歸惠民專區管轄。撤銷長山、高青、蒲臺、墾利等縣,將長山縣轄區劃入鄒平縣,高青縣轄區劃入齊東縣,蒲臺縣轄區劃入博興縣,墾利縣轄區劃入利津縣。

2023年12月,撤銷利津縣,將其轄區劃入沾化縣;撤銷陽信縣,將其轄區劃入無棣縣;撤銷濱縣,將其轄區域劃歸惠民縣;撤銷齊東縣,將其轄區劃入博興、鄒平縣;撤銷桓臺縣,將其轄區劃入博興縣。將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專區機關駐張店。原惠民專區的樂陵、臨邑、商河、濟陽4縣劃歸聊城專區。

2023年,經過頻繁的分合撤併,恢復舊縣,至年底,惠民專區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博興、高青、利津、墾利、廣饒、鄒平、桓臺共12縣。

2023年,析濱縣北鎮、博興縣小營人民公社和蔡寨人民公社朱全鎮管理區建立縣級濱州市。由此,惠民地區轄濱州市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博興、高青、利津、墾利、廣饒、鄒平、桓臺共1市12縣。

2023年10月,東營市正式建立,轄利津、墾利、廣饒3個縣以及沾化、博興等縣劃出部分組成的東營、河口、牛莊3個區,桓臺縣劃歸淄博市,由此,惠民地區轄濱州市和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共1市8縣。

2023年2月,撤銷濱縣併入濱州市。2023年12月,高青縣劃歸淄博市。至此,惠民地區轄濱州市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共1市6縣,區劃穩定下來。

2023年3月,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2023年,撤銷濱州地區,改設濱州市,縣級濱州市改為濱城區,2023年,沾化縣改為沾化區。由此,濱州市轄濱城區、沾化區和惠民、陽信、無棣、博興、鄒平縣,共2區5縣。

山東省濱州屬於哪個市,山東濱州市是屬於哪個地區?

heart邂逅相惜 濱州市,是地級市。濱州位山東省北部 魯北平原,佔地面積9600平方公里,位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 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兩區兩圈 疊加地帶,是山東省的北大門。人口380萬,現轄濱城區 沾化區 惠民縣 陽信縣 無棣縣 博興縣 鄒平縣五縣二區和濱州經濟開發區 濱州高新技術...

山東濱州市是屬於哪個地區,山東濱州市鄒平縣屬於哪個區域?

hao大森 濱州市,山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北部 魯北平原 黃河三角洲腹地。北通大海 東臨東營市 南連淄博市 西南與濟南市交界 西與德州接壤 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海興縣 黃驊市相望。界於北緯36 41 38 16 東經117 15 118 37 之間,屬溫帶季風氣候。轄區總面積9543平方公里,...

山東術州市鄒平縣有哪些鄉鎮,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有哪些鄉鎮

葉柯葳 朋友下面是有關菏澤市鄄城縣的行政區劃,情況簡介 1 牡丹之鄉 菏澤,位於魯西南,鄄城縣隸屬菏澤市,歷史悠久。2 鄄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轄10鎮6鄉,80萬人,98萬畝耕地。鄄城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