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題,幫幫我啊,高一物理題 高手進啊 幫幫我吧

時間 2022-03-08 03:50:08

1樓:匿名使用者

1、哪種情況可以看做一個整體呢?平衡的系統,具體說是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可以,此外只要加速度a相同的幾個物體就能看為一個整體

2、無論勻速下滑還是加速下滑,都是動摩擦,動摩擦的大小與速度、加速度無關,所以本題動摩擦力大小前後一樣。

3、問題出在:「小木塊恰能勻速下滑」上,動摩擦因數=tan斜面角,知道嗎?

正交分解,彈力的水平分力=摩擦力的水平分力,故與地面無作用。

2樓:

我很想告訴你,但不好畫圖受力分析,靠嘴我也說不清

sorry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沒有f時 能勻速下滑 所以動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分量相等

再加上f時 斜面方向就這個f是多出來的 動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分量已經相等所以有沒這個f 滑塊和斜面的作用都是這樣 原來就沒有斜面和地面的相對移動 所以後面也沒有

這種問題都用整體和隔離法分析 就是分析斜面和地面時 滑塊和地面看做整體分析加速度 要分析滑塊和斜面時 再分析滑塊 從小到大 滑塊在斜面上 斜面在地面上 一層一層 滑塊只接觸斜面 所以是最小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同學,我來幫你說清楚。注意認真理解我說的每一句話的意思!

第一題:由於原來可以沿斜面勻速下滑,(勻速和靜止效果一樣)故可以把物體和斜面看做一整體,此時整體平衡,地面對斜面沒有摩擦力,地面對斜面的支援力自然等於兩重力之和!當對物體m作用一個沿斜面向下的力之後,並沒有改變物體與斜面的作用力(沒有改變摩擦力、支援力),只是改變了物體m沿斜面的運動狀態(由原來的勻速直線變為加速運動,不能整體分析),此時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壓力和原來一樣,故斜面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仍為零,地面對斜面的支援力仍為(m+m)g

第二題:當作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發現物體能沿斜面勻速下滑,故此時可將物體與斜面看做一整體,整體平衡。對這一整體受力分析:

重力(m+m)g方向豎直向下,支援力方向豎直向上,拉力f方向沿斜面向上,可將力f分解為豎直、水平兩分力,則水平方向必須有一個摩擦力與水平分力平衡,豎直方向有支援力加豎直分力才等於(m+m)g,要不然就不能平衡!所以此時支援力小於重力!

關於能否看做一個整體,一般情況對於一個系統,若系統內任意一個物體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就可以整體分析!上面不是相對勻速嗎,它們的加速度均為零,故可以整體分析!

高一物理題 高手進啊 幫幫我吧

5樓:匿名使用者

物體作圓周運動時所需的向心力f=mrωω 設oa=r 則ob=2r oc=3r 所以fc=3mrωω

fb=2mrωω fa=mrωω 顯然toa=fa+fb+fc=6mrωω tab=fb+fc=5mrωω tbc=fc=3mrωω

這樣toa:tab:tbc=6:5:3 所以選擇b.6:5:3

6樓:匿名使用者

c 離中心越近所需拉力越大 質量又相同 既靜摩擦力相同 所以f拉減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一道高一物理題,拜託幫我解一解吧~! 5

7樓:

第一問求得是瞬時功率 一般用公式p=f*v來求 因為加速度為0.2m/s^2 歷時五秒 所以v=a*t=(0.2*5)m/s=1m/s 由公式p=f*v得p=(1*29)w=29w

第二問求平均功率 一般用公式p=w/t 又可由公式w=f*s求得功w 而s可由s=(at^2)/2求得

分析完了現在列式 s=【0.2*25】/2=2.5m 得w=29*2.5j=72.5j p=72.5/5=14.5w

呵呵 說實在的其實很多人不是為了積分而來的 大家希望的就是能幫到別人所以沒人嫌棄你 倒是我打不出一些符合看起來有些潦草你不要嫌棄 呵呵 能問問題說明你愛學習 以後也多幫別人就好

8樓:笨笨魚

5秒末的瞬時功率:

p=fv,v=at(末)→p=fat(末)前5秒平均功率:

f+mg=ma→m

所升高度s=(1/2)a(t^2),p(平)=w/t,w=f×s→p(平)=fs/t

9樓:亍爨纛亍

1).先求5秒末速度v=0+at=1m/s,再求5秒末功率p=fv=29w

2).5秒內平均速度v1=1/2(0+at)=0.5m/s,最後求5秒內平均功率p1=fv1=14.5w

祝你好運!!!

10樓:匿名使用者

p=fv=fat=29*0.2*5w=290w

p'=fat/2=145w

這題不是很難,關鍵是理解公式的變形(不是死記硬背哦)

11樓:匿名使用者

p=f*v;5秒末的速度為v=0.2*5=1米/秒 所以p=29*1=29

力由靜止到第5秒末做的總功為w=f*s 其中s=0.5*5*5=12.5

所以w=29*12.5=362.5

平均功率為p1=w/t=362.5/5=72.5

12樓:匿名使用者

1.先計算出5秒末的速度,v=a·t=0.2×5=1功率:p=f·v=29×1=29w

2.平均速度:v=(0+1)/2=0.5

平均功率:p=f·v=0.5×29=14.5w

13樓:能源知識雜貨鋪

29.14.5

高中物理題,大神幫我啊

14樓:匿名使用者

陰離子受力方向是和左手定則方向相反,但是陰離子的運動方向剛好和電流方向相反,即陰離子是從右往左運動,用左手定則判定他會往a面跑

陽離子運動方向和電流方向一致,所以也往a面跑,b正確霍爾元件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霍爾元件裡產生電流的只有自由電子,並沒有陽離子,所以會產生電勢差

滿意請採納哦

15樓:匿名使用者

看你蛋疼我也蛋疼呀~ 不要臉的高中教材 我上高中時俺們物理老師自己都暈,要想搞清楚這些關係高中的那些數學知識是不夠的,我也搞不懂教育部門的人為啥要把這些東西放在高中學 他們有病呀!!!!!! 另外我教你些本質的東西 洛倫茲力f=qv×b(此處只取磁場力),本式為向量式,「×」表示向量積,其中v、b、f為向量,q有正負分別(當q為負時,表示f方向反轉180度),v、b、f成右手系(右手係為數學概念,彎曲右手四指,大拇指指向掌外,當四指指向從v的方向轉動到b的方向時,大拇指的指向便是f的方向,這是數學上右手系的定義,在物理上有很多左右手定義,很有容易搞混,建議使用向量積右手系定義,其實不管左手右手都是為了搞清三個方向的位置關係,記住一個死用就行 免得多了亂的慌,另外v、b有前後順序關係,你可以仔細查閱向量積的知識,我也是自己學了很久才搞清楚這些的) 固定電場加速帶電粒子 正負離子的運動方向必定相反,可由於其電量相反 用右手系判斷出其受力相反後因電量符號的變化又讓其中一個力反轉180度,使陰陽粒子受力方向相同 由於以上洛倫茲力數學表示用到了向量代數的知識(是大學物理所用的表示形式) 實在不適合高中物理中應用 電磁學和高中數學有些錯位 我也搞不懂教育局幹嘛要把這些放在高中學 但要硬學的話就得左右手並用 讓學生腦袋一鍋粥 當年我那個可惡的物理老師腦袋也是一鍋粥 自己都在暈 得虧我聰明 知道平時多學些東西 要不然現在還是一鍋粥

16樓:飛

在nacl溶液中,na+和cl-同時參與導電,且運動方向相反,可以判斷兩種離子都將都將向a側面偏轉,故a側面仍然是電中性的,a、b兩側面不存在電勢差,但a處離子濃度要大於b處離子濃度。選項b正確。

高一物理傳送帶上的運動分析問題,學哥學姐們,幫幫我

17樓:匿名使用者

當v2小於v1時物體仍然相對傳送帶向左滑動,而摩擦力始終是沿著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

如果船在逆水行駛且船速小於水速,船的確是會隨水流過去。但一定要澄清一點是,所謂「船速」「水速」「隨水流過去」都是相對於地面的。船之所以會隨水流去是因為船相對於地面的速度與水相對於地面的速度的合成(合速度)沿水的的方向。

這一切都是相對於地面的。然而,船還是相對於水面運動的,沿的方向就是船頭指向的方向(不能亂說什麼「逆水不逆水「,因為在船上的人看不到除河水以外的物體時,船上的人就可以認為他們是在靜止的河面上行走)。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問題,就舉一個這樣的例子吧。

試想一下您在一個封閉的車廂裡,看不到車廂以外的一切東西。而且這車子有非常一流的防震系統,並且該車子只能在非常平滑的路面上行走。這時在車廂裡的您還能不能體察得到車子是在動還是不動呢?

很顯然不行。唉,這例子太理想化了,還是舉一個比較貼切生活的例子吧。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相對於太陽來說是運動的,現在人人皆知。

然後我們沿逆著太陽轉的方向走,但很顯然我們相對於地球的運動相對於地球相對於太陽的運動來說實在太慢了。根據經典力學速度合成公式,v12=v13+v32(這本來是向量式),物體1相對於物體2的速度等於物體1相對於物體3的速度加上物體3相對於物體2的速度。由此可知,在太陽來看我們還是沿著地球繞太陽轉的方向運動,但我們的確也是相對於地球沿著逆著地球繞太陽轉的方向運動。

同時我們也不大注意地球相對於太陽的運動,因為地球是做類勻速運動,正如當我們在一輛勻速運動的封閉車廂內是不可能感知車子是在運動的。您可以理所當然的大聲喊道:「地球是在運動的」,但古人確實人為地球是靜止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vi是否大於v2,物體都會滑上傳送帶,因為你的說的速度是相對地面的,是吧?而且物體本身沒有動力,不能夠類比於船。

19樓:百小度

當v1大於v2時,物體相對傳送帶向左,(但相對地面卻是向右的)受向右的摩擦力,就會產生向又的加速度,所以物體實際是向右加速的,一直加到v2等於v1,就以v1的速度勻速了。

當v1小於v2時,物體相對傳送帶向右運動,受向左的摩擦力,所以加速度是向左的,所以會作減速運動,先減到0,再向右加速,一直加到v2等於v1就以v1勻速了。這種題關鍵是弄清相對運動。

幫我找100道高一物理題

20樓:默默沫脈

把大哥當記算機啊?人才大哥建設你買一本五年高考三年真題~

21樓:獨孤族長

唉~~~

你去看看十年高考吧~~~~

22樓:因為所以生活道理

你要高一的?

去找找力學專題突破,一般都有很多題,難以都有。你可以再網上查,也可以去書店看看。

23樓:關於不能

建議你上理化網,不然誰給你寫到這上面呢,你說對嗎?

高一物理題,高一物理題

很簡單。1 第1s加速後,第二秒速度減小為0,如此反覆,所以99s的瞬時速度就是第一秒末的速度vt at 1s 2m s 2m s 2 第一秒和第二秒的位移一樣,所以s1 s2 2 s1 2 v0 t 1 2 a t 2m 100s就是迴圈50次,所以總位移s 2m 50 50m 1 v99 a1 ...

高一物理題,高一物理題

你先畫個速度 時間影象,然後假設兩個方法的時間相等。然後又因為他們的已知最終速度相等,所以,現在在影象上,兩條v t線的起點終點都相同,而且很容易知道其中一條是直線,一條是折線。但是,因為a1 a a2,所以,恆定加速度的那條速度時間線是個直線,而且是在那條折線下方的。又因為速度時間線和x軸之間的面...

求解高中高一物理題,求解高一物理題

根據題意解得,子彈到達最高點所需要的時間為 t v g 30 10 3s 所以我們可以畫出第一顆子彈的v t圖。並且將接下來的每顆子彈的v t圖也畫出。見圖。從圖中可見,第1顆子彈剛落地時恰好是第7題子彈射出之時。因此,從圖上可知只要在6秒之後空中最多有6顆子彈 實際上如果將剛射出的子彈也算做一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