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氣溫下降到多少度時,可以下霜,當氣溫降到多少度時可能發生霜凍?

時間 2022-03-12 14:30:03

1樓:生活中的小豬豬呀

霜降時節,如果遇到比較強的冷空氣南下,地表面溫度降到0℃或更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就會在地面或近地面物體上直接凝華形成細小的冰晶。

相關說明霜的形成和天氣條件有關,還和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有關。 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

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 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

2樓:

在寒冷季節的清晨,草葉上、土塊上常常會覆蓋著一層霜的結晶。它們在初升起的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待太陽升高後就融化了。人們常常把這種現象叫「下霜」。

翻翻日曆,每年10月下旬,溫度在0度左右的時候,總有「霜降」這個節氣。我們看到過降雪,也看到過降雨,可是誰也沒有看到過降霜。其實,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而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裡形成的,一般出現在溫度在0度左右的時候

歡迎採納 希望幫到你

3樓:匿名使用者

霜不是下的,是空氣中的水汽遇到0度以下的低溫,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稱之為凝華。江南一帶溼氣大,冬天霜多,北方乾燥冬天幾乎看不到霜

當氣溫降到多少度時可能發生霜凍?

4樓:angleblack歌

1、當氣溫降到零度以下時可能有霜凍。

2、霜凍在秋、冬、春三季都會出現。霜凍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

3、霜凍與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並且地面溫度低於0℃,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凍時並不一定是霜。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現的霜凍叫初霜凍,翌年春季最後一次出現的霜凍叫終霜凍,初終霜凍對農作物的影響都較大。

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發生在冬春季,多為寒潮南下,短時間內氣溫急劇下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響後,天氣由陰轉晴的當天夜晚,因地面強烈輻射降溫所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雪上加霜」。

5樓:楊帆起航

嚴寒的冬季必須採取防霜凍的方法、措施:

嚴寒的冬季以及早霜、晚霜對苗木的危害很大,因此必須採取防範措施防霜凍和幫助苗木安全越冬。

那麼有哪些防霜凍的措施呢?

苗木未木質化時,組織幼嫩,含水較多,如遇氣溫降到0℃或0℃以下,細胞間隙水分結冰,細胞脫水,輕則萎蔫,重則枯死。霜凍時間多為早春和晚秋,早春苗木霜凍稱為晚霜,晚秋苗木霜凍稱為早霜。晚霜幼苗易受霜凍之害。

防止霜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灌溉防霜凍

在霜凍降臨之前,用噴灌或地面灌溉,有防霜凍的效果。因為水的比熱較大,冷卻遲緩,水汽凝結時放出熱量,故能提高地表溫度。灌溉地約提高溫度1℃~3℃左右。

春季灌水既能防霜凍,又能免受春季乾旱,是防晚霜危害的有效措施。

2.薰煙法

薰煙能防止地溫散失,溫暖的煙霧能吸收一部分水蒸氣,使它們凝成水滴放出潛熱,能使地表氣溫提高1℃~2℃。這種方法用於平地效果較好。根據天氣預報,在預知有霜凍的夜晚,準備好薰煙材料,如稻草、鋸末、棉花皮、枝條等。

然後在播種地周圍及其空地上,堆積草類,草若較幹,其上面加一層溼草,最上面再加土約10釐米厚,每公頃平均分佈約50堆,每堆20~25千克。當溫度下降到0℃時,把草堆燃燒,燃燒時要做到火小煙大。如發火不好,將火堆加以鬆動,

太旺時可壓緊些,保證有較濃的煙霧,日出後應繼續保留濃煙1~2小時。www.bps369.com

3.圃地不宜選擇在盆地、低窪地、林間小塊空地和河谷地帶。這些地方容易由於冷空氣彙集而出現霜凍。

4.根據當地氣候和苗木生長規律,適期播種,使種子在晚霜結束後萌發出土。

5.用稻草、茅草、塑料薄膜等覆蓋苗床或搭設暖棚。

6.在早霜來臨前1.5~2個月(苗木速生後期 )停止使用氮肥。適當追施磷、鉀肥,控制灌水,注意排水,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增強苗木抗寒能力。

當氣溫下降到多少度時,可以下霜?

6樓:石各莊

霜降時節,如果遇到比

較強的冷空氣南下,地表面溫度降到0℃或更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就會在地面或近地面物體上直接凝華形成細小的冰晶。

霜的形成和天氣條件有關,還和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有關。 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 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

霜降節氣的氣候特點總體來說是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 我國緯度跨度大,具體分割槽域來說,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

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霜降時節,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7樓:m40rag061雜笓

在寒冷季節的清晨,草葉上、土塊上常常會覆蓋著一層霜的結晶。它們在初升起的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待太陽升高後就融化了。人們常常把這種現象叫「下霜」。

翻翻日曆,每年10月下旬,溫度在0度左右的時候,總有「霜降」這個節氣。我們看到過降雪,也看到過降雨,可是誰也沒有看到過降霜。其實,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而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裡形成的,一般出現在溫度在0度左右的時候。

  霜是一種白色的冰晶,多形成於夜間。少數情況下,在日落以前太陽斜照的時候也能開始形成。通常,日出後不久霜就融化了。

但是在天氣嚴寒的時候或者在背陰的地方,霜也能終日不消。   霜本身對植物既沒有害處,也沒有益處。通常人們所說的「霜害」,實際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時產生的「凍害」。

  霜的形成不僅和當時的天氣條件有關,而且與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也有關。當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

因此霜總是在有利於物體表面輻射冷卻的天氣條件下形成。   另外,雲對地面物體夜間的輻射冷卻是有妨礙的,天空有云不利於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現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輻射冷卻強烈的時候。   此外,風對於霜的形成也有影響。

有微風的時候,空氣緩慢地流過冷物體表面,不斷地**著水汽,有利於霜的形成。但是,風大的時候,由於空氣流動得很快,接觸冷物體表面的時間太短,同時風大的時候,上下層的空氣容易互相混合,不利於溫度降低,從而也會妨礙霜的形成。大致說來,當風速達到3級或3級以上時,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節裡晴朗、微風或無風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僅和上述天氣條件有關,而且和地面物體的屬性有關。霜是在輻射冷卻的物體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體表面越容易輻射散熱並迅速冷卻,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

同類物體,在同樣條件下,假如質量相同,其內部含有的熱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間它們同時輻射散熱,那末,在同一時間內表面積較大的物體散熱較多,冷卻得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這就是說,一種物體,如果與其質量相比,表面積相對大的,那麼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

草葉很輕,表面積卻較大,所以草葉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體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於輻射散熱,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體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塊。   霜的消失有兩種方式:

一是昇華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見的是日出以後因溫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對農作物有一定好處。

  霜的出現,說明當地夜間天氣晴朗並寒冷,大氣穩定,地面輻射降溫強烈。這種情況一般出現於有冷氣團控制的時候,所以往往會維持幾天好天氣。我國民間有「霜重見晴天」的諺語,道理就在這裡。

8樓:蕭華暉墨西

我的答案來看看吧,我氣象局的

,霜一般出現在0—2度之間,

晴朗微風的夜晚,

0度以下下出現的天氣現象叫霜凍。

當氣溫下降到多少度時,可以下霜?

9樓:休佑平緒茶

我的答案來看看吧,我氣象局的

,霜一般出現在0—2度之間,

晴朗微風的夜晚,

0度以下下出現的天氣現象叫霜凍。

10樓:旅遊達人小禕

回答您好,這邊正在為您查詢中,請稍等哇親親~您好,這邊給您查詢到,霜降時節,如果遇到比較強的冷空氣南下,地表面溫度降到0℃或更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就會在地面或近地面物體上直接凝華形成細小的冰晶。

霜的形成和天氣條件有關,還和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有關。 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 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

能幫到您是我的榮幸!祝您生活愉快!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的話,請辛苦點一下贊哦!謝謝親親~[比心][比心][比心]

更多2條

當氣溫下降到多少度時,會下霜?

11樓:

霜降時節,如果遇到比較強的冷空氣南下,地表面溫度降到0℃或更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就會在地面或近地面物體上直接凝華形成細小的冰晶。

霜的形成和天氣條件有關,還和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有關。 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 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

霜降節氣的氣候特點總體來說是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 我國緯度跨度大,具體分割槽域來說,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

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霜降時節,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當溫度降到多少度時需要換防凍機油和防凍液

黑夜o漫步 所在地區最低氣溫20攝氏度左右應該更換低溫機油和防凍液,以防氣溫太低機油或防凍液凝固無法啟動車子。注意事項 1 更換合適的機油 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機油的粘度會隨之變大,機油流動困難,從而使發動機阻力增大。如果啟動困難請檢查是否使用的機油標號不對。機油標號包括分級和黏度規格兩部分。目前...

氣溫32度算高溫嗎?氣溫達到多少度稱為高溫天氣?

正常情況下,在夏天的時候氣溫達到32度,就已經算是高溫了,高溫的界定一般都是在氣溫35以上就可以稱作高溫。氣溫32度的話並不能算上高溫,一般高溫天氣要達到35度以上才算得上是高溫的。氣溫32度,算高溫嗎?我認為氣溫32度,不算高溫。達到35度,往上可以算是高溫那天一般溫度都在三十來度左右。在氣候生上...

立秋後的氣溫有多少度

大白兔和小丸子 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 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中國很少有在 立秋 就進入秋季的地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 8或9日立秋。秋 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 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