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期間猝死應該怎樣賠償,員工上班時間崗位猝死能賠償多少

時間 2022-03-13 05:40:28

1樓:匿名使用者

已經下班,應當不能構成工傷。可以獲得非因工死亡的補償。

非因工死亡的具體待遇因各省市規定不同而不同,以北京市為例:

1、自2023年起,北京不分職務級別,將職工喪葬費的開支標準一律調整為5000元,包乾使用。

2、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分別給相當於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9個月、12個月的救濟費。「死者本人工資」指按死亡時全市最低工資為標準。

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九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十二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待遇的規定:

乙、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項下,按其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

第二十三條 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二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並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九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十二個月。

另外北京市對非因工死亡還有兩個通知,分別是: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標準的通知》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調整我市職工喪葬補助費開支標準的通知》

2樓:泠映爍山新

可以申請工傷鑑定按照《勞動保險條例》要求賠償。

3樓:射蕉英雄

下班期間不屬於工作期間。

不過,即使不屬於工作時間,死亡是因什麼死亡還是要法醫去鑑定。如果是因工死亡的話,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

4樓:

廣東胡律師;

這個可以去讓單位申請一下工傷認定,看猝死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工作引起的,如果是工作引起的才能夠按「工傷死亡」來賠償,具體如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卹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卹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員工上班時間崗位猝死能賠償多少

5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工人在下班期間猝死應該怎樣賠償

6樓:匿名使用者

1、下班路上,只要交通事故才能算是工傷、要求工傷賠償,猝死不能算是工傷。

2、下班後猝死,也不能算是工傷,只能算是非因工死亡。

3、非因工死亡的,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卹金,標準按各地制定的具體標準有所不同。

7樓:無限分享中

應該按工傷進行賠償。具體的你可以諮詢律師事務所。

職工猝死如何賠償?

8樓:

員工上班期間突然猝死,可以視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可以由用人單位提交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9樓:水月風情

職工如果在工作崗位猝死,應該按照比照工傷處理,一切待遇按照工傷待遇等同。

可以申請工亡,要求支付喪葬費、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

喪葬費標準為6個月的單位所在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的;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的;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週歲的;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週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週歲的;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週歲的;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週歲的。

2、供養親屬撫卹金標準為:配偶,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40%;其他親屬,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上班時候突然死亡應該怎麼賠償?

10樓:洗牙刷臉咖森浪

這種情況一般定不上工傷,工傷一般要求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為工作原因受傷或死亡,或者工作時病發,而後48小時內死亡的。你陳述的情況應該屬於猝死,可能與自身的健康有關。但是如果能解剖屍體,確定病情是在工作時發作過也可以認定工傷,但是有一定風險。

這可以跟單位協商一下,看能不能給點補償。

算非因工死亡。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待遇的規定:乙、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項下,按其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   第二十三條 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二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並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九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十二個月。

11樓:孫法官說法

如果該單位規定了上班的確切時間,明確規定吃飯時間不屬於上班時間的,則不算上班。

如果沒有確定的規定,則屬於上班時間。

在上班時間因突然死亡的,屬於工傷的範疇。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包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費用。具體數額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確定。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父親屬於退休人員,與單位的關係已經不是勞動關係,而是勞務關係或是僱傭關係,至於籤不籤協議倒沒有實質性的影響。還有在吃飯時間猝死不算是上班時間,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屬於上班時間的上下班途中,如吃飯,發生非其本人負主要責任的才算是工傷。

13樓:吳能一

1、是否屬於工傷需要先確定雙方是何種關係,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2、如果是勞動關係,你所述的情況則屬於工傷認定範疇,如果是勞務關係則不屬於工傷認定範疇。

3、勞動關係認定標準有:(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4、勞動關係具體分為事實勞動關係和勞動合同關係,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依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5、如何證明事實勞動關係:(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您可以通過上述資料來證明你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

下班後東西被偷公司有義務賠償嗎,上班期間東西被偷,公司有責任賠償嗎?

濤聲海韻 下班後東西被偷,公司是否有義務賠償,要看公司是否有保管義務,如合同約定 物品性質等等。如果勞動合同或者公司員工手冊有約定個人物品或者公共物品由個人保管,並提供相應的設施和措施,而個人沒有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盜,則公司沒有賠償義務 如丟失物品屬於個人用品,與工作無關,顯然該物品不應該帶來公司,...

員工上班期間屢屢私自外出,開除需賠償嗎

海之藍 員工違規在先,有過錯,無需賠償 上班期間,員工私自外出,給予什麼懲罰 員工在工作期間私自外出受傷,僱傭方需要承擔賠償麼 淮安浙江人 在工作期間私自外出的,與用人單位或僱傭方無關,應當由員工個人承擔責任 如果員工外出是一種職務行為或僱傭行為的,用人單位或僱傭方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或依法享有工傷待...

上班期間員工請假去接私活怎麼界定?一位員工上班期間請假去接私活,性質如何界定

一眼難盡滾雪球 在這一塊,首先是強化自己的內部管理程式,比如事假程式,什麼情況下允許,然後事假對應的績效如何計算等等 其次,是著力增強員工的凝聚力,所謂堵不如疏,與其用心去查證員工外出接私活,不如想辦法從減少員工外出接私活上下功夫。畢竟,禁是禁不住的。第三,如果有明確的接私活的證據,則需查證員工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