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的問題,一個關於語文的問題

時間 2022-03-15 07:15:06

1樓:歲月逝去

這個句子是對的,我們可以先去掉它多餘的修飾詞,提取出句子的主幹:我們換一個角度,就會被數學激動得……

這就是這個句子最基本的結構,不管他往裡加……結構、……無窮層次、……對稱結構等等,都沒有改變這個基本結構。就像我們把房子造好了,裡面裝飾得再華麗,房子的外形也不會變的。

希望我把你講懂了,呵呵。

2樓:蒼跡薇雪

天衣無縫修飾結構,和諧簡潔修飾層次,氣勢磅礴修飾結構,都是對的。可能是修飾詞用的太多讓人覺得不對吧。但是是正確的。

3樓:竹玥悠筠

額,我第一次讀覺得挺對,但是,我越讀越彆扭...你可以問老師啊!!

老師本來就是讓學生問的嘛!

4樓:羅莎

激動得歎為觀止不對,激動不能用來修飾歎為觀止。還有對稱結構也不能說是氣勢磅礴,用詞錯誤。簡潔的和無窮層次更是矛盾。

5樓:匿名使用者

修飾詞語運用不當。建議修改為:

我們換一個角度,就會被數學天衣無縫的思維架構,引人入勝的推理層次,井然有序的精美結構,拍案叫絕,歎為觀止。

6樓:青春如奔流江河

分析一句話對錯,首先要看上下文句義,其次看本句話是否有語法錯誤,也就是主謂賓是否正確,再看定狀補與主謂賓之間搭配是否正確合理。有些句子可能因為知識面的問題咱們無法理解其意思,但並不是一個錯誤的句子。

7樓:紫鳳草

沒有問題。我們被……激動的拍案叫絕、歎為觀止。

這樣看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 呵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8樓:歲月不寒

嗯,沒有問題,就是修飾語較多,又採用了排比句式,看起來眼花繚亂而已。

關於語文問題

9樓:瞎子

一.記敘文閱讀規則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啟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10樓:關名勾幼萱

是不是爸爸再幫兒子問問題啊?說的好全面哦~!

11樓:鄢問碩如南

說實話,你的語氣挺像個大人的。

不像六年級學生。

不過我現在教五年級語文,希望能幫到你的忙。

不過你的問題提得太多,不好系統回答。

可以加qq聊聊。。

12樓:竇碩伏曼雲

澳門的標誌就是一朵荷花

一個語文問題?

13樓:d時遇

神經病,是一個名詞,它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形容詞是用來形容誰誰的,所以它不是形容詞。

14樓:黑暗中的憂傷

病這個字是名詞,修飾名詞的一般為形容詞。在這裡,我們可以將其詮釋為「神經上的病」,因而此處的神經應該是形容詞。

15樓:匿名使用者

神經病是名詞。雖然日常會說「你神經病啊」,但是這個地方其實可以理解成「你有神經病啊」。

神經應該是形容詞吧。

16樓:匿名使用者

神經病在我們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名詞。

17樓:懶人吃得多

神經,是名詞。但是日常經常會說:某某有點神經。某某太神經了。這裡的神經,是神經過敏的省略,與神經病裡面的神經不同。

18樓:lxj莫陌

神經病裡面,神經是形容詞

19樓:功秀英雍霜

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魯迅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吉鴻昌

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條大河,由於急流本身的衝擊力,在從前沒有水流的地方,沖刷出。

---王玉敏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

---愛因斯坦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關於語文積累的一個問題

一個語文問題

有關語文方面的問題

20樓:發仔老師

作者(教育出版社語文編輯)認為,根本沒必要大驚小怪。教材中的內容每年都在變化、修訂,不過是外行人看不出變化來罷了。金庸**裡面有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比如儒家的入世救國思想、道家的清淨歸隱思想以及佛家的頓悟和慈悲情懷,這些都是很重要很值得繼承弘揚的東西。

郭靖、喬峰、洪七公、令狐沖、石破天等人物形象,放在現代文學人物長廊中也並不遜色。

至於蕭大俠的《誅仙》,網評價有褒有貶,詳情可以參閱:

而它是否能夠入選語文教材,不是某人可以決定的。個人認為,《金庸武俠入選中學課本沒必要大驚小怪》作者的一段話(結尾)值得我們思考:「口水歸口水,吵架歸吵架,好在,每一個時代的學生,總有屬於他們自己喜歡讀值得讀的作品,這就夠了。」

21樓:初暖·涵

好熱鬧」等於「好不熱鬧」(都是「很熱鬧」的意思)

怎麼說呢,讀書要看文筆的同時,也要關注內容的深度吧!

22樓:瑤祥慧

這是增加了文章的氣氛,懂嗎??

一個語文問題,謝謝 10

2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中斷的意思是半中間發生阻隔、停頓或故障而斷開

24樓:陳嘰

是中間發生障礙或阻隔引起的停止,和中途停止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問關於語文成語的問題,問一個關於語文成語的問題

完璧歸趙,知己知彼,不寒而慄,鷸蚌相爭,破釜沉舟,草木皆兵,口蜜腹劍,陽奉陰違 1.李先生的義舉使這件眾望所歸的珍貴文物,在海外漂流60多年後又回到祖國的懷抱。眾望所歸,意指眾人的信任 希望歸向某人。2.有關崔永元組織的 重走長征路 的報道,內容翔實,平鋪直敘,受到社會各階層讀者的廣泛好評。平鋪直敘...

關於語文的問題,關於語文的一個問題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註釋 1 敕勒 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 今山西省北部 一帶。2 陰山 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3 穹廬 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4 蒼蒼 青色。簡析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

問語文問題,問一個語文問題

吳田田 舉3個例子 白居易16歲時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又吹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首詩形象的揭示了物候現象的年度變化。歐陽修 鳥啼 詩云 窮山候至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花深葉暗耀明日,日暖眾鳥皆嚶鳴。寥寥數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