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詩詞聯對中,都是以古音古仄為標準,若不是古音,就要標明是新韻呢?楹聯真的是這樣規定的嗎

時間 2022-03-23 20:28:52

1樓:匿名使用者

今人用今音對對子,不僅聽著念著更順耳,而且還不用記一東二冬的古字音,看上去好像又方便又理所應當,但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這裡面有很多相沖突相矛盾且難以取捨的東西,還涉及到歷史政治的原因,甚至涉及到關係漢語言生死存亡的基本核心上的東西,否則這個基本上每個初學者都會提的簡單問題,為什麼直到現在仍有無數音韻學學者在打筆仗口水仗?難道楹聯學會的人就自命清高就愛顯擺就想自絕於人民?也許你會說這樣的小事何必說得煞有介事,不過是少數人覺得自己牛掰危言聳聽故弄玄虛罷了,但是呢,這種因素不是沒有,可絕對不是決定性的。

如果你熟悉我國的語音演變史,以及五四以來的一些語言文字上的變革,再回顧一下宋朝以後的中國歷史,看看統治中國的是誰,就會漸漸明白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與「漢語」的距離了,以前漢語講四聲平仄,四聲平仄有明顯音調音色上的差距,而現代漢語的四聲意思已經不大了,別說三平調,你念五六個平聲都不覺得特別拗口,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現代漢語詩歌的韻律感主要是通過音節響度輕重讀來表現的,這是漢語?這是几几音步抑揚格!是印歐語系的玩意兒!

所以以現代漢語特點來朗誦,平仄的**感差的太多了,舉個例子,古漢語的很多特點被保留在古老方語中,比如粵語(粵語有入聲,四聲還能辨陰陽),你聽過beyond的光輝歲月吧,就那句「那些光輝歲月」調子比較平,你聽聽他的仄仄平平仄仄,就可以大略感覺的我們漢語詩的平仄能夠取得怎樣抑揚頓挫的效果了。楹聯和詩詞都是傳統漢語的精華,我們儲存這些「規矩」,實際上就是保留一種瑰寶,一種巨大的財富,京劇崑曲的唸白唱腔也不是現代漢語,但你總不能把他改成話劇吧,我們漢語的音容字形意義之美,前兩項真的剩不下多少了,倒不是真泥古不化,現代漢語和古漢語是兩碼事,你學外語的時候能讓它把語法改成咱們母語的麼?這樣說也許誇張了,但希望你理解,記得我小時候剛開始學習聲律詩詞的時候也很不滿這個陳規陋俗,但讀了一些書見了一些人經歷了一些現象之後,就覺得這個東西很重要,重要到寄託了我們這個民族厚重的沉鬱的感情,相信樓主熱愛漢語的話,看看歷史和現實,就明白這份堅持並不只是「自命清高」了。

說了這麼多,還想還是和你的問題不相干,那我避重就輕說說用古音的好處吧。畢竟我們對了上千年對聯了,古人的成對都是用古音對的,積累了無數的素材,如果你用古音的話對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相應的材料,比如蜂可以對蝶,按今音都平反而不能用了,畢竟寫聯語要重意境單音節詞還是用得最多的,而單音節詞的對仗規律古人有無數成例可以援引,像飛機對大炮這種東西對起來也沒什麼意思吧,而幾十字的詼諧長聯一般平仄的要求會鬆一些,尾巴對了前面只要工整就好,所以啊,用古音只是開始時的一點小困難,很容易學會,先苦後甜,以後的路就平了,而不管這些圖眼前的方便,有些古人的意境就不好領會(音與意緊密相關的),也許對些文字遊戲的聯子還行,對那些意境上要匹配的就千難萬難了,還要回頭去學去悟,所以用古音並不完全只是蹩腳。

另,我說現代漢語與古漢語不同,並不是想鼓勵朋友們都去復古,不現實,現代漢語必將找到自己的優勢,發展出更多更新的表現方式,創造出漢語言新的輝煌,當然對古漢語也可以繼承發展,但這都必須用適合現代漢語的形式才行,楹聯和舊體詩詞並不是,至少不是最合適的表現形式,而且古漢語也並沒有死去,只要有人願意深鑽,它也一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軌道上走得更遠,我很願意有生之年能看到這種齊頭並進的現象,回答的不好,說的囉嗦,一家之言給你一點參考吧~

2樓:

作為愛好玩一玩當然可以用今音,但是如果你想深造,想繼承文化,那麼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了,努力夯實你的基本功吧,本身半瓶水,就不要埋怨瓶子太大了吧

3樓:竊書君子

這個沒誰規定吧,約定俗成而已,就像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一樣,沒人硬性規定你一定要這樣,但大家都知道該這樣而已

因為今音古音有很大的區別,要是不表明的話,會感覺完全不押韻啊

我可不是老師,勉強算個愛好者,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你要是再問深了,我就不知了

4樓:寒林之佚影

由於楹聯是古典文學的一種,自然遵循古音,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用今音也可,註明是為了避免別人當做古音來看,一般來講,用古音似乎顯得更專業些

在一副對聯中,只能單獨用古音或者單獨用今音,古今音不能混用,會顯得不倫不類

5樓:匿名使用者

很明確的,詩詞楹聯的平仄早有嚴格規定,無規矩不成方圓嗎,唐代開始作詩就遵循平水韻,共106韻。就像現代詩一樣有繼承也有創新。楹聯不論是七言、八言、九言平起仄收或仄起平收,都遵循的是一種語言節奏,是一種語言藝術的展示。

如果丟掉平仄用韻,就失其精髓。 望納言

6樓:匿名使用者

標準多了,就是沒標準,不要食古不化

詩詞新韻中能不能出現古音字?比方說思字,為了符合格律,且韻腳都是按中華新韻來寫,能否將思字作仄音來

7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只能一首詩(一闕詞)選一個韻表,選新韻「思」只有平聲。或者你可以選擇不按新韻來——比如用你家鄉的方言韻(額——不過這個比較難)

當代詩詞寫作,若韻腳押古音,是否全篇也要用古音?

8樓:千古

額,古人寫詩押韻是押當時朝廷頒佈的官韻的,唐宋是其都是有固定的韻的,再加上古音和普通話的音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唐代讀作sia。而我們現在寫詩的話,國家又沒有固定的官韻,應該還是按照普通話來押韻腳吧,反正很多大師寫四句詩都是這麼押的。

古韻與新韻的區別是什麼?

9樓:天水資訊釋出

古韻是普通話。

新韻不是普通話。

古韻指以《詩經》為主的先秦兩漢韻文的韻。

新韻詩詞是相對於舊體格律詩變革而來的一種詩體。

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係,擴大韻部範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新韻詩是針對舊體格律詩進行改革,只保留舊體格律詩全詩句數、每句字數和起句平聲隔句押韻(按普通話音押韻)的特點,其餘舊體詩的互句平仄聲要相對、上下兩句要粘連、中間四句要互相對偶(對仗)、按舊韻書「平水韻」押韻的嚴格要求均捨去,這就是新韻詩詞。

10樓:谷長平佼友

新韻新韻詩詞是相對於舊體格律詩變革而來的一種詩體。

新韻詩就是在這些舊體詩(如七絕、五律、七律)的基礎上變革而來的新詩體。

寫新韻「七絕」詩:全詩要求四句,每句七字,互句不必講平仄對韻,也不講對偶,但起句未字一般要用平聲韻,雙句未字要押首句的平聲韻,一韻到尾;

寫新韻五律詩時:全詩要求八句,每句五字,互句不必講平仄對韻,也不講究對偶,首句未字要平聲韻,雙句未字要押平聲韻,一韻到尾;

寫新韻七律時:全詩八句,每句七字,互句不必平仄對韻,中間四句也不用對偶,上下句也不用粘對,但首句一般應為平聲韻,雙句未字要押平聲韻,一韻到尾。

將上述舊體格律詩寫為新韻詩時,在押韻時一般通行的辦法是以普通話四聲的第

一、二聲作為平聲韻的,而舊體格律詩的押韻則是以古時平水韻來定平聲韻的,所以新韻詩稱為「新韻」就在於此。

也就是說,新韻詩是針對舊體格律詩進行改革,只保留舊體格律詩全詩句數、每句字數和起句平聲隔句押韻(按普通話音押韻)的特點,其餘舊體詩的互句平仄聲要相對、上下兩句要粘連、中間四句要互相對偶(對仗)、按舊韻書「平水韻」押韻的嚴格要求均捨去,這就是新韻詩詞。

古韻古韻指以《詩經》為主的先秦兩漢韻文的韻。這些韻,從早就有人發現有些不大順口,到宋代,有叶音說:凡字用到韻文裡,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隨便改變平時的念法,好叫它順嘴。

漢語音韻學術語,以《詩經》為主的中國先秦兩漢韻文的韻。傳統音韻學關於古韻的研究,主要成就在於古韻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係,擴大韻部範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與其抱殘守古韻,不如新韻與時進。

2023年中華詩詞學會頒佈了《中華新韻簡表》。新韻韻部的劃分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麻波皆開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齊姑。

新韻又以「同身同韻」(韻母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韻母中開頭的i、u、ü,稱為韻頭;韻頭後面的母音部分稱為韻腹,它是韻母發音的主要部分;韻腹後面的子音部分,即n、ng,稱為韻尾。韻腹和韻尾合稱韻身)為韻部劃分的標準,即是將韻身相同的字,歸於同一韻部。

本人認為《中華新韻簡表》也還有值得靈活處理的地方,如o和e韻在《中華新韻簡表》裡屬同一韻部,但o和e的實際讀音差別還是較為明顯的,最好將e歸入到ie、ue

的韻部之中。另外,un和en本是同韻,但實際運用中最好可分可合,便宜處之。

11樓:

只有四音的普通話要是能算古韻的話,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新韻就是現在你所學習的拼音,也就是被去了勢的普通話,它是沒有入聲的,甚至對於發音的要求也不怎麼苛刻,它的發音稱為新韻。

而古韻是有很多不同時間節點的,比如唐宋時期的中古韻,還有更早之前的古韻,但是古韻已經是不可考了,至於中古韻也只能通過一些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發音的方言,乃至是他國語言來複原而已。

此處以閩南語為例,其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同時留有唐宋時期倒置詞的特點,比如古代的走字是跑的意思,比較出名的有扁鵲見蔡桓公而還走,易安居士的和羞走。這是跑的意思,在閩南語中發音為zao 類似造的發音,同樣保留了跑的意思。

再以繼承了部分古漢語發音的日語做比照,如關羽的羽字,閩南語讀wu、日語同樣讀wu,可以推論出古漢語的羽字絕非現代漢語的yu,又如牡丹,閩南語謂之mo dan,日語雖有做bo tan 但亦有mo dan的用法,比如牡丹小姐便讀作 mo dan san

再比如 世界,前者讀作 segai sekai 後者讀作 sekai 可見現代漢語中不少讀音與古漢語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就是古韻和新韻的區別,換言之一些你覺得不押韻的古詩其實並不是不押韻的,甚至用粗暴的平仄去帶入還會誤以為格律有問題,實際上錯誤的,因為人家壓根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種語言叫普通話。

我老公為什麼總是以為別人無論幹什麼都是對他不利

懂學生的田老師 你老公是典型的多疑性格,這種人總是懷疑別人做什麼都對自己不利,心裡總是對別人的做法是抱有一種負面態度,這種人的情商很低,遇到問題總是從別人那裡找問題,這種人很難改變自己的,因為他無法從自身找問題,所以你以後會很辛苦 下一個度口 說明你老公疑心病比較重,這也從側面說明他在某些方面的不自...

為什麼IP地址都是以192,168開頭

中國internet接入方式,大致為以下結構 公司企業網 1 家庭申請寬頻接入adsl 2 fttb 3 有線通 2 都會網路 1 學校校園網 校園adsl 2 通過學校提供的固定ip地址上網 1 外網 公網 使用者一般都是通過adsl 有線通 線等方式撥號接入internet的。接入設 modem...

為什麼多數超市商品價格都是以99結尾,不是整十整百的,這不是增加了找零的麻煩嗎

這是營銷手段,9.99比10元看上去要便宜點 心理戰術,你是不是覺得十塊比九塊九貴那,反過快說 九塊九就是比十塊便宜!你以為真的會找錢給你呀,那是讓消費者產生產生消費的一種way。9。99怎麼看你就覺得是9塊多。而10你就覺得多了是吧。就是這種心理。我經常都是這樣被消費的呵 如果店裡少找零但是不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