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針對車禍致傷的誤工費有沒有年齡限制,對超過60歲的農村人,是否沒有誤工費的說法

時間 2022-09-11 06:40:02

1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地方都沒有誤工費的年齡限制,只要有證據證明誤工,就可以索要誤工費。

例如:有效的勞動合同,勞務約定,約稿合約等都是證據。60歲只是法定退休年齡規定,保護勞動者在60歲可以要求退休,享受退休養老待遇,超過60歲還在工作的也是普遍存在的,表現為返聘、退休後補差勞務工作等。

2樓:博愛傑傑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沒有誤工費的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誤工費的相關規定,可以適用。

2、誤工費問題:對超過60歲的人,如有證據證明有收入的,就可以主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3樓:杜昂倫律師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提問

針對車禍致傷的誤工費有沒有年齡限制,對超過60歲的農村人,是否沒有誤工費的說法,目前有的證明是醫院開具的3個月休息證明和村委開具的有勞動能力證明。

回答對超過60歲的人,只要有證據證明有收入的,仍然要賠償誤工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更多3條

4樓:易偉律師

一定情況下可以計算。

參照《廣元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專案及標準》受害人年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原則上不予計算誤工費。農村勞動者參照本條執行,但未喪失勞動能力且有證據證明仍從事勞動取得收入的應當予以計算。

5樓:無為自然

按照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定義為:(男)16-60歲,(女工人)16-50歲,(女幹部)16-55歲,超出法定退休年齡的不屬於勞動者範疇,因此,對於超過60歲只是用於民事責任,而不是勞動法規規定。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一般沒有。

縱橫法律網-浙江一墨律師事務所-邴朝祥律師

7樓:匿名使用者

六十以上按僱傭關係,有實際誤工的還是要賠的

勞動法 中針對車禍致傷的誤工費有沒有年齡限制,對超過60歲的人,是否沒有誤工費的說法。

8樓:風涼涼水清清

首先,所謂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關於因勞動能力喪失的誤工費等費用的賠償,現階段世界各國所採用的理論依據主要有所得喪失說、勞動能力喪失說和生活**喪失說三種學說,但我國在立法和司法實務中所採用的理論是生活**喪失說。其與所得喪失說、勞動能力喪失說的根本區別在於:

一是該說對殘疾者勞動能力喪失賠償所依據的,並不是傷害前後勞動收入之間的差額,因而其與所得喪失沒有密切的關係;二是該說確定受害人勞動能力的賠償,基本上不考慮受害人受害之前的體能、技能、教育狀態等勞動能力的構成因素,並以此確定所喪失勞動能力的價值指標,這樣,該說和勞動能力喪失所依據的標準也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生活**喪失說理論認為,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或減少,必然導致其生活**喪失,因而應當賠償受害人的生活補助費,使其生活**能夠恢復。其賠償所救濟的,既不是勞動能力喪失的本身,也不是受害人致殘前後的收入差額,而是受害人致殘前後生活**的差額。

因此,基於侵權法的完全賠償的原則,儘管我國司法解釋中規定了「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的字眼,但賠償的標準並不是喪失的勞動能力,而是生活補助費。

第二,雖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23年3月9日釋出的《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了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的退休年齡,但退休在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的一種待遇,而廣大農村多數六七十歲的農民還不能享受這種退休待遇。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村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人數的大量增多,多數農村留守的六七十歲的男性農民不得不繼續承包著責任田,仍然依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計,同樣是家庭經濟**的主力,無須子女贍養。即使有子女給付贍養費,但這些六七十歲的男性農民中那些靠從事正常勞動取得收入的人,因遭遇侵害而無法從事正常勞動所失去的利益也應當獲得賠償。

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是城鎮或國家法定的企業已退休人員,還有大量的被返聘現象。因此,片面地以一定的年齡作為勞動能力喪失的依據,既無明確的法律依據,也與我國的國情、社情不相符。

第三,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人均壽命不僅得到相對的提高,而且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與喪失也必然大大遲延。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目前人均壽命男71歲,女74歲。中科院2023年2月11日釋出的《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國家卷)》指出,目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1.

8歲,到2023年將達到72.5歲。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中將殘疾賠償金的賠償以「60歲」作為賠償年齡的上限,不僅越來越不符合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1.

8歲的實際,而且也不利於損害責任的增強和違法成本的增加。由此又說明,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年齡也應當予以遲延。

因此,本案中,既然黃某有證據證明其仍然依靠自己的勞動為生,那麼其請求的誤工費就應當得到支援。

9樓:帝國づ月長石

如果是在企業工作,被企業退休返聘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二十條規定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也就是說,即使60歲以上,只要能夠由企業出具相關證據證明此人確實存在勞動事實的,同樣可以主張務工造成的損失。

實際上,即使60週歲並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企業在進行全日制工作錄用時,同樣需要簽訂合同並交納社保,但因為已辦理退休手續,這筆錢將直接貢獻社保**。

但是農村務農的話,很難證明你的誤工損失。誤工費必須要能夠實際證明確實因傷害造成誤工的損失,務農這一塊因為缺乏足夠的證據很難主張。

補充:超過60歲人員並不是不受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保護。

超過60歲人員,屬於法定退休年齡範疇,但不代表企業聘用他們就不需要籤合同交保險,相反,如果聘用60歲以上人員未籤合同交保險,同樣適用於勞動合同法中關於未簽訂合同及參保條款的補償及處罰

但是因為已經年滿60週歲男性,如已經辦理退休手續(養老滿15年),則60歲以後錄用,其保險企業應當繳納,但統一進入社保統籌,不進入個人**及賬戶,也就是俗稱的「貢獻了」。

10樓:杜昂倫律師

回答提問

針對車禍致傷的誤工費有沒有年齡限制,對超過60歲的農村人,是否沒有誤工費的說法,目前有的證明是醫院開具的3個月休息證明和村委開具的有勞動能力證明。

回答對超過60歲的人,只要有證據證明有收入的,仍然要賠償誤工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更多3條

11樓:匿名使用者

1、勞動法中沒有針對車禍致傷的誤工費有沒有年齡限制的說法。

2、60週歲並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企業在進行錄用時,不需要簽訂勞動合同並交納社保,因為此時過了退休年齡,已不受勞動法保護。但可訂一勞務合同,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如果被企業退休返聘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二十條規定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12樓:

是的,因為沒有勞動能力的沒有勞動收入,就不需要賠償。

交通事故致住院20天,出院後要求休養28天,對方全責,傷者是安徽全椒開房產中介的,請問誤工費怎麼算

13樓:

針對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關於誤工費的部份,相關規定為: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依照我方的工作性質來看,較符合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我方若可提出證明前三年的平均收入,就依照前三年的平均收入來當作計算年收入的基數,若是無法舉證的話,就依照當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在交強險的範圍內,只要肇事車輛被認定有任何責任,受傷者可以先在交強險中可以獲得理賠,此時是無須計算雙方責任比例的,超過交強險的部份,再由有責任的人依照須負擔的比例理賠。

交強險賠償限額:

(一)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0000元;

(二)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0000元;

(三)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

一般來說,我方可向有責任的人求償的專案大致如下: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親屬護理也可主張賠償)、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此外,我方後續若衍生出,經過鑑定後被認定符合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 的狀況時。若真如此,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護理、繼續**實際發生的必要的**費、護理費、後續**費、精神損害撫慰金。

若有其他問題,可以點我的名字,來信討論。

加油。希望這個答案,能對你有所幫助。

交通事故怎麼賠誤工費,交通事故中誤工費的問題。

賠說來回答 沒有實際誤工損失的,不予賠償。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賠償專案包括 醫療費 後續 費 住院伙食補助 營養費 誤工費 護理費 死亡賠償金或傷殘賠償金 喪葬費 精神撫慰金 被撫養人生活費 輔助器材器具 交通費 鑑定費等等費用。其中,在交強險範圍先進行...

交通事故中的誤工費怎麼賠償

華律網 具體應賠償的損失包括醫療費 誤工費 住院伙食補助費 護理費 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殘疾用具費 喪葬費 死亡補償費 被撫養人生活費 交通費 住宿費和財產直接損失。賠償專案及計算方法 1 醫療費。按照醫院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創傷 所必須的費用計算,憑據支付。結案後,仍需繼續 的,按照 的必要費用給付。...

勞動法關於崗位變更的問題,勞動法中崗位調整的定義

勞動幫助者 你所講的問題涉及到的實質問題是勞動合同的變更,即公司是否有權單方面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勞動法 第17條規定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 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 行政法規的規定。即變更勞動合同應該雙方進行協商,不能單方決定。如果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要對勞動合同約定的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