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錢包」引爭議,年輕人該不該買房

時間 2022-10-12 15:40:09

1樓:金融女孩

年輕人當然要買房,但是是否要用專家提及的「6個錢包」有待爭議。

專家的6個錢包是指:如果年輕人結婚了,夫妻上面的『六個錢包』,即你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和你物件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能一起為你付首付,建議還是買房好。

其實,是否要用6個錢包,是要分情況考慮的。

第1種情況,雙方家裡條件都好,長輩本來就有意願幫,讓孩子不用拼的那麼辛苦。

這種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前幾輩人吃的苦,讓後代享福,當然後輩以後可以通過多些時間陪伴家人,帶家人出去旅遊等其他的方式去回饋家人。

第2種情況,一方家庭條件好,另一方家庭條件不好。

婚房,對於婚姻來說,算是剛需,畢竟以後要撫養孩子,面臨學區,等一系列問題,婚房的物質保障,可以讓雙方在未來的婚姻裡,不被一地雞毛所牽絆。

好的一方多出點,差的一方少出點,夫妻倆自己再出點,付個首付應該不成問題。

第3種情況,雙方家庭條件都不好,不能依靠家裡。

靠不了家裡,就靠自己唄,兩個人,花個兩三年的時間多賺點錢,省著點花,把首付付了,跟銀行貸款買房就可以解決剛需啊。

房子,其實也不僅僅是剛需,也是一樣投資品,或者說金融工具。

房子,如果選的城市好,地腳好,未來還是會有升值潛力的,過幾年,轉手賣掉,如果操作得當,會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此外,房產也可以幫助自己的財富,抵禦通貨膨脹,而且還房貸的壓力其實是會越來越小的。無論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收入的提升,還是隨著通脹導致的貨幣購買力縮水,其實真實壓力是比賬面壓力要小一些的。

2樓:寶珠老師

在年輕人要不要買房這個問題上,我同意專家所提到的大方向:那就是量力而行。但是"六個錢包"的說法,恕我不能苟同。

的確,買房置物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更是一個人要窮盡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但作為年輕人,那就必須考慮到自己的現實情況:

自己工作不穩定,收入微薄。

如果你剛剛離開大學校園,走上工作崗位不久,還沒有自己明確的職業定位,工作也還非常不穩定,感情也不穩固的時候,買房不如租房。

這時候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也不必在乎居住條件的好壞,可以花最少的錢租下一個容身之處即可。當然,如果你收入高,想租一個條件好點兒的房子也未嘗不可。反正付不起了也可以退租轉而求便宜的。

工作穩定下來,感情穩固下來,需要結婚生孩子。

這時候一般已經工作了幾年,也有了一定的積蓄。可以考慮用兩人的積蓄共同付首付,貸款買一套房子,不管是落戶,還是以後孩子上學都比較方便。當然,如果雙方父母有餘力可以贊助一下,那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小夫妻的經濟壓力。

但父母的贊助並不是必須的,也只能是量力而為。畢竟父母也到了需要贍養老人的年紀,日常生活、看病求醫也都面臨很大的支出。至於雙方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四個錢包,就更沒有惦記的道理了。

有多大力,辦多大事兒。

自己有能力付首付就買房,沒能力就先租房。如果實在想買房,一線城市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二線,二線買不起買三線,三線買不起買四線……

總之,沒有必要一棵樹吊死。

我是香草珠兒,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3樓:看繪本學畫畫

年輕人該買房。

關於年輕人的買房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中就提出了「六個錢包」的理念,建議年輕人可以靠家裡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共同出資購房。

對於他提出的這個觀點,很多網友紛紛吐槽,認為是變相教唆年輕人放棄奮鬥,全部回家啃老。但是事實上,這位學者的話卻戳中了我們所有人的痛點,說出了殘酷而冷血的買房現實。

現如今在大城市裡購買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大概需要幾十萬到幾百萬,而大多數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一個月只能賺到幾千元的工資,對於高昂的房價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起不到任何作用。年輕人要想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買起一套房,這就像一個天方夜譚的神話,遙不可及。

然而,一套房子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它不僅是簡單地解決我們住的問題,更多的是我們在買房後就能擁有本地戶口,享受和本地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尤其是還能讓孩子就近入學,接受當地高質量的教育。

所以,我們靠著家人買房並不是要壓榨父輩的養老錢,而是一家人共同努力出資為買房是最優化的方案,父輩拿出一定的積蓄幫助我們年輕人進行首付,能緩解我們的燃眉之急。

當然,對於父輩的養育之恩,我們年輕人應牢記在心裡,不能消磨大好的青春年華,而是要用飽滿的熱情去努力奮鬥,為家人打拼出一片天地,用反哺父輩的意念勇往直前,實現讓大家都過上幸福安逸生活的夢想。

4樓:職場溝通藝術

年輕人該買房,但是要看經濟實力,除了看自己的,還要看看親戚朋友中是否有人願意拿錢支援你買房。一般的工薪階層,工作3年左右,如果想在一線城市買房,估計需要父母幫著付點首付。買房的好處如下:

1.有利於成家立業

早點買房,對於成家立業有好處。如果如果男女雙方都有穩定的工作,可以一起規劃一下,有個穩定的住所,對於以後孩子讀書和照顧老人都有利。

2.培養存錢的習慣

有些年輕人,掙了很多錢,但是平時也用得多,買衣服,買鞋,到月底都不知道錢用到哪去了,如果有買房的意識,可以定個買房的目標。買房不是一點點錢就可以的,需要長期堅持,這也培養了自律的習慣,如果不買房,到商場想買什麼直接買,有了買房的目標,就會多想想,這個月會不會超支,先把買房的錢存在一邊,定期存錢。到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居然存下這麼多,就算還是買不起房,至少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3.投資的方式

在中國,買房子不失為一種好的投資方式,年輕人有投資意識,可以成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當然買房先看地段,再看開發商,就算是二手房,過幾年轉個手就淨賺一筆。

綜上所述,年輕人如果能夠有方法。能早點買到房,儘量趁早買,現在的政策,對買第一套房的人還有優勢,就算買不到好地段,先從偏一點的地方開始,早做打算。

5樓:小琦的天空

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表示,如果年輕人工作還不是特別穩定的話,可以就先租個小房子住;如果要打算結婚了,而雙方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六個錢包」能一起湊出首付的話,建議還是買房好。

此言一出,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這個說法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在為年輕人著想,但深入想想的話,以我個人的感覺,這句「年輕人買房要掏空六個錢包」的話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目前的房價高得非常離譜造成的。

從國際常規來看,一般一個住宅的房價應該是一個家庭年收入的五到十倍才是比較合理的。

我以前在新加坡工作過兩年,那時他們當地的年輕人(指剛從大專院校畢業)的月薪在2000-3000新幣左右,所以夫妻雙方一年的收入在6萬左右,而他們的一套五或六居室的**組屋(150-200平米)在30萬左右,也就是夫妻兩人五倍的年收入,而且多餘的空房間還可以用來出租還房貸;如果是商業公寓的話會稍微貴一些,但也不會超過夫妻雙方的十倍年收入。所以,在新加坡,年輕人買房一點都不累,靠自己正常的收入就行了,完全不用剝削父母甚至於(外)祖父母的積蓄。

再來看看美國中部地區,年輕人的月收入大概是3000-4000美金。夫妻一年的收入在

八、九萬左右。而那裡一棟獨立的house才二三十萬美元,連五倍的年收入都不到。美國東、西兩岸的房價會貴一點,但也還在夫妻十倍的年收入範圍之內。

然而,目前在中國的一線城市,例如:上海,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月收入平均大概在5000人民幣左右,夫妻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是12萬,但在上海郊區的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都要300-400萬,市區的房子幾乎還要翻個倍。這個房價幾乎是夫妻年收入的

三、四十倍。完全背離了國際常規。所以,如果要年輕人結婚買房,他們不得不去「啃老」。因為以他們作為普通白領的經濟實力,根本無力負擔起那七八十萬的首付。

但是如果年輕人真的把「六個錢包」都掏空了,那又會有一個新的問題出來了--這些老人的養老和醫療保健問題該誰來負責呢?父母年齡在

五、六十歲可能還好一些;但(外)祖父母一般此時都要

七、八十歲了,他們的養老和看病正是最要花錢的時候。

而且這樣一來,年輕人賺的工資幾乎全部用於了還房貸,可以說他們一輩子在為開發商和銀行打工。他們沒錢去消費,包括外出吃飯,唱歌,旅行等,那就進一步制約了其它製造業,娛樂休閒行業等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唯有房地產業「一枝獨秀」的局面,這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很危險的。

因此,解決年輕人購買住房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靠國家巨集觀調控,把房價壓下來,而不是靠讓他們去掏空「六個錢包」才能買房。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策。

如果房價不斷**的問題不解決,最終八個錢包,十二個錢包都不會管用!

關注公號「小琦的天空」!實錄故事,職場隨筆,情感雞湯,總有一款適合你!

6樓:菲琴說人生

我認為,年輕人該買房,但不該掏空六個錢包。

畢業四年,前面兩年是花錢大手大腳的月光族,自從定了買房的目標後我開始省吃儉用,開始攢錢。年前看好的樓盤五一開盤,自己的儲蓄加跟朋友借的錢基本可以付首付了。

我們的生活,總要有個目標讓我們去努力,沒有目標的生活就會一團糟。因此,我建議年輕人買房。

一、年輕人買房有壓力才有動力。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比較傾向於過享受的生活,今天喝個下午茶,明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等到父母生病拿不出錢的時候、房東趕自己出門的時候,才開始後悔沒有錢給父母,甚至沒有容身之地。買房也許會欠債,也有還貸壓力,正是因為這些壓力,才能逼自己激發潛能,努力提升自己,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

第二、增加婚姻的主動權。很多人在網上吐槽說,丈母孃看女婿,就看是否有房有車有票子。按照目前的社會現象來說,確實如此。

丈母孃有這種行為是因為擔心自己的女兒不能過上好日子,也是人之常情。假如擁有一套房子,有容身之處,父母也會少了很多的擔憂。

三、是抑制通貨膨脹的有效方法。

我記得14年畢業的時候,我所在的城市房價大概是五六千,到了18年已經是一萬二左右了,是14年的兩倍。可是自己畢業的工資跟現在比卻沒有翻倍。越早買房,那自己要付的錢就越少,也越可能買得起房。

第四、買房能給家人及自己帶來安全感。買房了,丈母孃放心把女兒交給你了;父母肯讓你自己在外面一個人拼搏而不再母雞護小雞了;戀人放心地將餘生託付給你了;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家而不用擔心被房東趕走了。

我是建議年輕人早點買房,但是我並不贊同掏空「六個錢包」。

六個錢包是指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錢包。按照中國現在的情況來說,確實很多老人會給孩子準備買房的錢。但我覺得,年輕人不該掏空六個錢包。

年輕人要靠自己的雙手攢來買房,才會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買房就是想讓自己過更舒服的生活。如果因買房掏空老人的錢,導致老人生活質量下降,甚至病無錢醫的情況就本末倒置了。

在老人身體健康,生活水平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借錢,等到緩過了首付期後面慢慢還給老人是可以的。

但是,讓老人掏棺材本,不顧老人的生活掏空錢包,是不可取的。這樣子的話寧願不買房,租一輩子的房都可以。

建議年輕人買房,不代表年輕人什麼情況都去買房,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有錢可以買地段好點的,沒錢可以買小一點的,家裡老人急需錢的時候甚至可以暫時不買房。

房子是用來住的,親人是用來珍惜的,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出去闖闖,年輕人到底該不該出去闖蕩?

網盤 自己不甘心,這才是重點,這麼年輕不出去闖闖活著有什麼價值呢?即便是你現在待遇各方面很好,因為你有個不甘心在裡面,所以以後你回想年輕時,胸口一定會堵得慌,這會成為你的一大遺憾,趁著年輕多學經驗和多看世界,這樣你才能給自己一個更高的提升 生活中沒有那麼多必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最想要什麼。你看紛繁複...

年輕人該不該出去打工,年輕人該不該進廠打工?

秒懂心理學 年輕人不要一直打工 打工是一種不對的投資方式 你投入你的青春和精力老闆越來越富而你越來越窮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青春把他一直交給老闆使用你甘心嘛? 緣來是我 年輕人選擇工作或許是人生轉變最大的一步,在某種意義上,這一步對此後的一生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每一個年輕人都應努力走好這一步。1 銷...

年輕人該不該存錢

遇見小 年輕時,不僅應該存錢,而且是一定要存錢。從小,我就花錢大手大腳,現在這個毛病也沒改掉,但是每個月我都強制儲蓄,在能力承受範圍之內,花點錢就花了。自從圈子改變,我身邊有錢人特別多,像我這種年齡大一些,30歲左右,會懂得理財規劃 25歲以下的小朋友,對人生充滿自信時,賺多少錢基本上都花出去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