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用女兒壓歲錢為何要道歉,如何看待母親用女兒壓歲錢道歉?

時間 2022-10-14 11:20:03

1樓:大肚子蟈蟈

未成年前,監護人有權處置

女兒爺爺奶奶給我女兒的壓歲錢,女兒外婆從孫女手上拿走了,然後一直沒還。請問合理嗎

2樓:愛侶科技

這個壓歲錢代表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是一個心意。作為外婆這個長輩,不但不給外孫壓歲錢,反而把爺爺奶奶給的拿走,有點說不過去。是不是錢的方面孩子外婆對你們有意見也未可知!

3樓:瘋狂的小哈水瓶

不合理啊,紅包這是爺爺奶奶給孩子的,過年喜慶喜慶多好的一件事,要不就是家長保管起來,我們這邊都是家長要還禮的,小孩一般要把壓歲錢還給爸媽,大了就不收回去了,小孩還管不了錢,不太合理我覺得。

4樓:買溥心

沒有合不合理,都是親人,就當是孝敬長輩了,換做是我,肯定不會拿孩子壓歲錢的。別計較了,肥水沒流外人田就可以了。計較的少,得到的就多。

5樓:奔跑吧奶奶

都是親人都是一家親,別為那麼點錢心裡難受真是不值得,想都別想,孝順老人才是人生的真愛,老人在有錯也是為了孩子們,等你老了也一樣

6樓:隴原炊煙

其實這些人都是家裡的親人,拿走錢也是偶爾一次,不要太計較,以免傷和氣,親人之間有些事不要太認真。

送外孫女兒壓歲錢怎麼寫呀?

7樓:藍天老師

送外孫女壓歲錢應該寫:

祝寶貝健康快樂平安幸福!

8樓:優越水

你自己可以在上面寫,祝小孫女身體健健康康,生活快快樂樂,學習天天向上。然後在過年的時候當面交給小孫女,她一定會特別高興。

9樓:戢巍

送外孫女兒壓歲錢,可寫,祝願你在新的一年快快樂樂,用壓歲錢給你帶去幸福的。

10樓:悟穎穎

送外孫女壓歲錢你可以在紅包上寫上祝孫女健康成長,越來越聰明,或者說孫女新年快樂,越來越漂亮之類的。

11樓:醜一凡

新年到,壓歲錢,保平安,給我親愛的外孫女兒。

12樓:都市新

大送外孫女兒壓歲錢怎麼寫?你可以寫上祝福語,祝學習天天向上,爭取上好大學

13樓:春風拂面簡約快樂

送小寶貝紅包,壓歲錢,請快樂成長

14樓:找尋夢的點滴

送外孫女壓歲錢可以寫點祝福詞,比如祝孫女越長越漂亮,聰敏伶俐等等,只要是好的意思就行。

15樓:

送外孫女的壓歲錢,紅包上要這麼寫,祝孫女茁壯成長,健康快樂

16樓:求疏雅

願我的孫女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健康快樂的成長,奶奶希望你成為一個快樂寶貝。

17樓:職場問答官小***

可以,祝孩子身體健康,學習進步的

18樓:

送外孫女壓歲錢怎麼寫呀?有紅包裝著紅包裡就行唄。

十四歲的女兒用壓歲錢給我買了一件羽絨服不喜歡,而且還責罵了她,有點後悔怎樣發朋友圈?

19樓:

比起發朋友圈更應該做得是安慰女兒吧。

20樓:努力

可以噠朋友圈,首先表揚孩子,真有心,知道給我買東西,然後表示歉意,說不該責罵孩子,向孩子道歉,不管你喜不喜歡都是孩子的一份心意

21樓:歡樂許多啊

誠懇的向她道歉,別人的心意再糟糕也是心意,就算不滿意也不用責罵,這樣孩子以後怎麼還願意向你盡孝,至少要和言善語講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樣的衣服,而不是責罵對方做的不好!

22樓:薔黎

發什麼朋友圈,你不會直接把她叫到跟前去,心平氣和的給她解釋一下,像她道歉嗎,

十四歲的女兒用壓歲錢偷偷給自己買了一件羽絨服,不喜歡還責罵了她怎樣發朋友圈?

23樓:晴天便好

14歲的女兒用壓歲錢偷偷給自己買了一件羽絨服,不喜歡還折罵了她,14歲的女孩子都特別愛美了,她用壓歲錢給自己買了衣服,當然是好的,女兒並沒有亂花錢,買了衣服是一件好事。

24樓:月光一族於

自己的女兒自己做主買羽絨服,這是說明孩子喜歡,不應該責怪孩子,而是鼓勵孩子自己處理個人的情感生活的事物,不要多加責備的。更不要發朋友圈了。

25樓:匿名使用者

女兒嗎有自主的能力有主見是好事!如果你想告訴她做事應該慎重!一般要先讚美他讓他認可你!才方便吧你要說的讓他聽進去!具體的還是要看她的性格和你們得關係情況來定!

26樓:欣賞交響樂的雙魚

這點事還發啥朋友圈?孩子的面子也是面子,如果花了很多錢說明你家經濟實力還好,如果沒花多少錢,讓孩子體驗一下花錢的樂趣也行

發紅包給自己的女兒壓歲錢發多少呢?

27樓:匿名使用者

發紅包多少根據自己的收入和想法,再說自己的女兒給多給少也沒關係,給孩子發個紅包能讓孩子心理高興,知道過年了,當家長的給紅包了,也有的家長給孩子紅包66或666能讓孩子在新的一年幹什麼都順……

2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多大的標準,給自己的女兒發壓歲錢,你可以看自己的能力而定,多少都沒有多大關係,其實不管多少,都能表達你對女兒的愛,平時只要對女兒的愛有足夠的表達,想發多少就發多少吧

29樓:匿名使用者

發是要發的,至於發多少無所謂。量力而行。

30樓:我虧你定位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

過年給女兒多少壓歲錢合適呢? 50

31樓:匿名使用者

看你自己的收入了。多少都行,養活一輩子,如果已經自立應該是孝順父母拉。互相送個紅包是最好的拉

32樓:淡藍天籟

想給多少就給多少阿,不過還是不要給太多了吧,去年給多少,今年多一點也行,不要差太多了,壓歲錢給多了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不好。

33樓:來自連雲山歡呼雀躍的蜘蛛俠

我給女婿女兒外孫一人兩千。

34樓:匿名使用者

女兒多大,她是否有理財管理能力。

35樓:脆皮仔仔

給自己女兒壓歲錢一倆百元就可以了。

36樓:匿名使用者

無多少,教會孩子好好做人好好理財才好

37樓:關佩杉

個人認為可以啦!只不過每個地方,或個人的經濟來說的。中國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38樓:

看你女兒多大了,看你們那裡的風情,有些地方不一樣的,有些地方給的很大的,看你們個人的地方分享給最好。

39樓:

女兒有感覺的金額即可,別給太多。

4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沒什麼定數,看自己了。50、100、1000等都可以。

41樓:

一二百合適,小孩不要嬌生慣養,對孩子不好。

42樓:易學白頭翁

自己孩子,有啥標準。

43樓:緣份天空

沒標準,只是一個意思而已

44樓:猶冰楓

女兒多大知道理財嗎?憑自己的心思

壓歲錢作文,壓歲錢作文 600字

麗中教務處 過年嘍!過年嘍!我一邊拍著手一邊大聲地叫起來。哈哈!今年的壓歲錢 肯定會比上次多!我開心地想著,我啊,親戚實在是太多了,什麼姑姑 阿姨 舅舅 嬸嬸 哈哈!這回我要 發 了!正當我想入非非的時候,老爸老媽一同走進來,把我嚇了一跳。今年的壓歲錢先給你了啊!我們一人五百元。老爸老媽笑呵呵地說。...

壓歲錢的由來,壓歲錢的由來50字

宇宙使者 從www.da123.com www.hao123.com www.baidu.com 裡查吧 壓歲錢的由來50字 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南陔大聲呼救,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

壓歲錢怎麼存,孩子的壓歲錢應該怎樣存

吧壓歲錢放在小包裡,注意不要太明顯。要藏在身上。然後去銀行找穿西裝的叔叔阿姨,和他們說,新年好,我想吧我的壓歲錢存起來,只要比銀行定期利息高而且每風險就行,然後叔叔阿姨就會給你辦理一個理財計劃,然後就回家等著錢變多就可以了。 壓歲錢存銀行或者自己保管。孩子的壓歲錢應該怎樣存 去銀行用孩子的名字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