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補償金需要納稅嗎,競業限制補償金需要繳稅嗎

時間 2022-12-31 04:45:03

1樓:藍鷹立德

很多高薪技術企業都要求籤訂了競業協議,那麼大家是否知道企業應支付競業補償的標準是多少嗎?簽了競業協議離職取得的競業補償又應如何繳納個稅銀慶呢?小藍帶大家一起看看吧配拿!

目前大部分地區是按照以下方式執行:

1、用人單位在勞動鋒賣握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補償標準的,一般從其約定;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六條規定:

——「未約定競業補償標準的,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如果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注:(1)各省如有當地規定,以當地政策為準。

(2)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簽了競業協議離職取得的競業補償如何繳納個稅呢?

競業補償金應當繳納個稅,但目前政策上並沒有明確規定,各地實務執法口徑不一致,有三種觀點:

1、按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計徵。

2、按工資、薪金收入計徵。

3、按偶然所得計稅。

具體如何執行,建議您諮詢主管稅務機關,以稅局回覆為準。

2樓:網友

月補償金超過3500元部分的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競業限制補償金需要繳稅嗎

3樓:手機使用者

企業支付給離職員工的競業限制補償金應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企業職工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77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檔案的規定計算個人所得稅。

計算方法為:對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超過標準的部分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用超標部分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競業限制(競業禁止)是通過對勞動者自由擇業權利進行一定程度的制約來保護商業秘密的一種手段,制約的物件包括在職職工和離職職工。對在職職工而言,競業限制屬於默示的法律義務,對離職職工而言,則必須**於競業限制協議的設定,而競業限制協議的簽訂一般要以用人單位支付一定的補償金為代價。

(一)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在競業限制協議中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因用人單位原因不按協議約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經勞動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

(二)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等未作約定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雙方當事人由此發生爭議的,可按勞動爭議處理程式解決。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確認的標準及雙方約定的競業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應當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用人單位放棄對剩餘期限競業限制要求的,應當按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確認的標準支付已經履行部分的經濟補償金。

(三)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間,用人單位放棄對勞動者競業限制的要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

4樓:匿名使用者

禁業限制補償金應當納稅,但目前國家並無專門針對禁業限制補償金計稅方法的規定,各地實踐中觀點不一,大致有三種觀點:一是適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個人支付不競爭款項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財稅[2007]102號),按偶然所得計稅,稅率20%計徵;二是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按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計徵;三是按工資、薪金收入計徵。

5樓:網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十一項有關規定,鑑於資產購買方企業向個人支付的不競爭款項,屬於個人因偶然因素取得的一次性所得,為此,資產**方企業自然人股東取得的所得,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十項「偶然所得」專案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資產購買方企業在向資產**方企業自然人股東支付不競爭款項時代扣代繳。

競業禁止補償金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6樓:邪兒

問題 公司支付給離職員工的競業禁止補償金是按照工資薪金還是按照偶然所得納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個人支付不競爭款項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財稅[2007]102號)中要求按照偶然所得納稅的規定與公司向離職員工支付情況不同。其他的規定對競業禁止補償金沒有明確規定。

解答 對於離職員工取得的競業禁止補償金收入,可以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個人支付不競爭款項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財稅[2007]102號)規定,按「偶然所得」專案徵收個人所得稅。

補償金要交稅麼?

7樓:華律網

員工獲得經濟補償金是需要扣稅的,但員工被企業裁減之後經濟上將更為困難。因此,《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釋出兩年後,財政部頒發了有關經濟補償金免稅的新規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文的《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規定: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徵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法律依據:

《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8樓:恏乄亖

據現行個稅政策,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其收入在當地(設區的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稅。超過的部分,要按照規定計算繳納個稅。

單位給予員工的經濟補償金,由於雙方的勞務合同關係已經終結,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不符合上述規定,因此,實際上不應界定為補償金,對這部分收入按照規定應該徵收個稅。

拓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9樓:douyin學渣的筆記

不需要交稅。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公司在向你支付經濟補償金時,扣繳個人所得稅是錯誤的。其理由是,從稅收的角度來說,如果把勞動者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直接作為工資、薪金所得,納入徵繳個人所得稅基數,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

國家的有關規定是: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你所得到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數額,一般是不會超過所在地區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三倍。

競業限制補償金需要繳稅嗎

競業限制補償金需要繳納個稅嗎

10樓:

法律法規沒有明文規定。在實際操作中,也有不同的做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超過社平工資3倍的部分需要繳費。

競業限制補償金繳納個稅是怎麼繳納的

12樓:微信

第八條 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範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所以,要交的。

離職競業補償金應如何繳納個稅?

13樓:遼寧地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檔案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競業禁止補償金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競業限制是否有效

企業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勞動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四 法釋 2013 4號 第七條 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競業限制,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

簽訂保密協議(競業協議)要支付補償金嗎

與公司簽訂保密協議應該遵守的,其實不籤,你也必須遵守 刑法 反不當正競爭法 智慧財產權法 如果違反了,公司有權追究你刑事責任及賠償責任,故而不需要支付補償金的。如果公司與你簽訂了競業禁止或競業限制協議,就需要在離職後按月支付補償金,說是包含在工資裡是不行的。沒有簽訂的競業禁止的話,故不需要支付。離職...

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標準是什麼?佔工資的多少比例

華律網 競業禁止是通過對勞動者自由擇業權利進行一定程度的制約來保護企業商業祕密的一種手段,制約的物件包括在職職工和離職職工。對在職職工而言,競業限制屬於默示的法律義務,對離職職工而言,則必須 於競業限制協議的設定,而競業限制協議的簽訂一般要以用人單位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為代價。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