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的免責,違法阻卻事由,免責事由

時間 2023-02-13 09:10:02

1樓:九方若靈

分約定和法定兩種。

約定的免責是由就是雙方在合同條款中有明確記載可以使某方免責的條款;

法定是由就是指法律規定可以免責的理由,比如說: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買賣合同簽訂後,不是由於合同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於發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發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者推遲履行合同,在我國《民法通則》上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颱風、洪水、**等。

2.**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免責事由與違法阻卻行為的區別

2樓:木易神弒

免責事由是這件事本身不違法 沒有法律責任。

違法阻卻事由是這件事本身違法 因為某種原因不負法律責任。

3樓:一隻小獬豸

免責事由是指事實本身就不違反法律規定,因而沒有責任。

違法阻卻事由是指事實或者行為違反法律規定,但是由於某種原因而不必負法律責任。通常在發罪構成上來說,緊急避險,正當防衛,被害人承諾,事實認識錯誤,自救行為,法令行為等屬於客觀違法阻卻事由;而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法律認識錯誤等屬於主觀違法阻卻事由。

免責事由與非法阻卻行為的區別

民法上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1、自然災害、如颱風、洪水、冰雹;

2、**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5樓:網友

民法上的免責事由即侵權責任的抗辯事由 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正當理由 包括依法執行公務 正當防衛 緊急避險 被害人同意 自助行為 第二類是外來原因 分為不可抗力 意外事件 受害人過錯 第三人過錯。

6樓:劉海旭律師

1.你要先明白民法的承擔責任的原則:

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公平責任,大部分都是過錯責任,只有法律規定才能使用無過錯和公平責任;

2.一般的免責事由包括:

不可抗力、受害人過錯、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受害人同意等。

7樓:意念知差

大概有三種情況,其中有執行公務的行為,當事人過錯還有第三人過錯,我就記得這些,其他的記不住了,希望能幫到你。

8樓:網友

a.正當理由。

1.依法執行公務 2.正當防衛 3.緊急避險 4.受害人同意 5.自助行為。

b.外來原因。

1.不可抗力 2.意外事件 3.受害人過錯 4.第三人過錯。

9樓:在客家土樓張望的羊脂玉

受害人過失,第三方過錯,正當防衛,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緊急避險。

關於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

什麼是責任阻卻事由?

10樓:

雖然有違法行為,且侵害了法益,但因為有免責事由的存在而不承擔刑事責任。比如主體資格——未成年,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

什麼是責任阻卻和違法阻卻?

11樓:網友

責任阻卻:雖然有違法行為,且侵害了法益,但因為有免責事由的存在而不承擔刑事責任,比如主體資格,未成年,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

違法阻卻:由是大陸法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的違法性的事由,一般來說大陸法系國家一個行為要構成犯罪需要從正反兩方面評價,從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條件是構成要件的符合性、行為的違法性和有責性,只要客觀上與構成要件相符合的行為,都被認為具有構成要件符合性。

違法阻卻由與犯罪行為一樣,都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刑法卻放任這種行為,這就涉及違法阻卻性事由的本質問題,國外刑法理論上對違法阻卻性事由的本質有很多爭論,大致有三種主張:法益衡量說、目的說和社會的相當說。

違法阻卻事由是指事實或者行為違反法律規定,但是由於某種原因而不必負法律責任,通常在發罪構成上來說,緊急避險,正當防衛,被害人承諾,事實認識錯誤,自救行為,法令行為等屬於客觀違法阻卻事由;而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法律認識錯誤等屬於主觀違法阻卻事由。

拓展資料:

符合要件的行為雖然原則上具有違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現象,即在具有特別理由、根據的情況下,也可能否認符合構成要件行為的違法性,這便是違法阻卻性是由,又稱排除犯罪的事由,所以違法阻卻性事由是從反面否認行為構成犯罪。

例如故意殺人與正當防衛時制人死亡,從結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當防衛有益於社會,故沒有社會危害性,阻卻了刑事違法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目前的刑法中並沒有明文使用「違法阻卻性事由」一詞,雖然也規定了與之類似的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等情況,但是卻沒有規定正當行為與職務行為免責,使得諸如警察依職務擊斃歹徒等合法行為沒有刑法上的依據,這是我國刑法需要完善的地方。

12樓:wang2文

責任阻卻就是違法阻卻。犯罪阻卻事由分兩種,1是違法的,需要擔責任。2是不違法的,無責任。是特殊情況,例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

13樓:從眾法搜魏律師

責任阻卻和違法阻卻表達的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當一方存在違法阻卻事由的時候,可以認定該方不構成犯罪,比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

14樓:姐很煩躁

責任就是不追究刑事責任,違法肯定要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事由表現? 5

15樓:大愛詩爽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以法律責任的存在為前提,即行為人事實上違反了法律,且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條件,但由於某些法律的規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責任。

正當防衛本身並不存在法律責任,當然不屬於免責事由。

另,法律責任的免責條件主要包括:

1.時效免責,即法律責任經過了一定的期限後而免除;

2.不訴及協議免責,即若受害人或有關當事人不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就實際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與加害人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協商同意的免責;

3.自首和立功免責,即對於違法之後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責任;

4.補救免責。即行為人在造成一定損害後,在有關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可以或應當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責任;

5.因履行不能而免責,即人道主義免責,亦即在財產責任中,在責任人確實沒有能力履行或沒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免除或部分免除其責任;

6.自助免責,即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

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與自助行為是有區別的,後者以責任的存在為前提,而前兩者卻並不存在責任。

抗辯事由和免責事由有什麼區別呀??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剛看了指南: 免責是以法律責任存在為前提的 我比較了一下抗辯事由: 都是合法行為呀 還是不一樣的 但是我發現有的時候兩者有重疊使用的情況,所以很迷惑。

17樓:匿名使用者

抗辯來事由是指被請求源人針對請求人的請求bai而提出的證du明請求人的請求不zhi

成立或不完全dao成立的事實,其後果是被請求人不承擔或不完全承擔損害的責任。

免責事由,又稱免責條件,是指法律規定或者合同中約定的當事人對其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免於承擔違約責任的條件。

免責事由可以是抗辯事由之一。

18樓:匿名使用者

"抗辯事由"是為了對抗它人"請求"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事由 "免責事由"是能夠阻卻行為違法性的事由 仔細品品,差別相當一個大。

違法而不是犯罪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違法指的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犯罪則是指違反刑法規定的情況,也就是 罪刑法定 違法和犯罪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只是程度不同。犯罪是一種特殊的違法行為,觸犯了刑法,會受到刑罰處罰,這也是一種法律責任。參與傳銷組織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只是和犯罪有所區別,不用承擔刑罰,只是接受教育或罰款等等。 碧嶠銀海 犯罪...

環境法律責任的定義,環境法律責任的概念 特徵 功能分別是什麼

羅長江律師 環境法主體因違反其法律義務而應當依法承擔的,具有強制性否定性法律後果,按其性質可以分為環境行政責任,環境民事責任和環境刑事責任三種。 中國法學界尚未對環境法律責任的上位概念 法律責任做出明確的且被普遍接受的定義。目前,對於法律責任的界定法學界主要採取了三種方案 1 把法律責任界定為法律的...

經濟法律責任的形式是什麼,經濟法律責任主要有哪三種形式?

沫墨 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經濟法律責任主要有哪三種形式?簡述經濟法律責任的形式有那些? 結構師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範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