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的客體是物,債權的客體是什麼

時間 2023-04-24 22:18:03

1樓:光明武哉

債權沒有客體 傳統理論認為債權的客體是行為是錯誤的 債權並不是說沒有客體而是沒有可以定義的客體 為什麼呢? 債權的物件 有債務人 債務人行為 債務人行為物件 行為產生的結果 那定義哪個為客體呢? 法力說是行為 那麼行為沒有人可能存在麼 沒有行為指向的物 行為能叫給付麼 而且法力實際上就是法律保護利益的一種力量 這種力量的物件 首先是債務人的意識 然後是債務人對一定物件的行為整體 也就是說 債權的客體是一個整體!

而如果這樣去定義的話 實際就是債權的內容。

為什麼刑法沒有刑事法律關係的客體呢 因為刑法學者很聰明 他只定義犯罪有客體 因為這個客體是行為的物件 很好定義 也很好理解 而且他把客體定義為一種社會關係 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區分 而權利的客體 覆蓋面太寬了 而且即使定義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法律關係是社會關係 社會關係中我們都不存在一種客體意識 或者說社會關係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不存在什麼主體客體 如果有的話 物可以是。

而這種對法律關係或者權利的解剖是很荒謬的 就像做數學題如果方法錯了 永遠都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法律關係只能是一種橫向的關係 而這個關係的上位概念就是自由 平等 正義。

比如債權的客體是行為 那麼債權中撤銷權 抵消權的客體是什麼 好多種權利的客體是什麼 比如人格權的客體 人格權的客體並不是人格或者什麼人格利益 人格權不存在客體 因為人格是權利設定的原因或者說基礎 而不是物件 自己的人格是自己的物件?可見中國的法律理論有多荒謬所以不是所有的權利都有客體 也不是所有的權利的客體都能夠被定義的 即使定義了也沒有意義。

2樓:靜看凡塵

債 權--是權利主體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請求相對人為或不為特定行為的權利。

性質、特徵:

物權--對世權,具有獨佔性、排他性,反映物質財富的靜態所有關係債權--對人權,不具有排他性,反映動態的財產流轉關係法律關係主體:

物權--是特定權利主體和不特定義務主體之間的法律關係債權--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係。

客體: 物權--物。

債權--物、行為、智力成果。

內容: 物權--對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並排除他人干涉債權--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

權能 物權--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

債權--請求權和受領權。

產生方式 物權--種類及內容均由法律創設。

債權--實現權利須憑藉債務人履行義務。

效力 物權--有追及效力和優先權。

債權--無追及效力和優先權。

犯罪客體的分類,犯罪客體是什麼意思,犯罪客體有哪些主要分類

在刑法學中,通常把犯罪客體分為三種,即一般客體 同類客體 直接客體。這三者是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會關係的範圍所作的不同層次的概括,是一般與特殊 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直接客體,是指某一種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體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即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的某個具體部分。例如,殺人罪的直接客體是他人的生命...

物權與債權的區別

法妞問答律師 諮詢 債權具有以下特徵 1 債權是一種相對權 對人權 2 債權為請求權 3 債權具有期限性 4 債權的設立具有任意性 5 債權本身不具有排他性。物權的特徵 1 物權是支配權 2 物權是對世權 3 物權是絕對權 4 物權具有排他性等。 華律網 債權是一種民法上的權利,而債務則是一種民法上...

簡述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什麼是認識主體和客體?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關鍵他是我孫子 主體和客體的最基本關係是實踐關係,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係 在實踐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主體和客體的認識關係,即反映和被反映的關係,以及價值關係和審美關係。主體和客體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主體和客體的對立表現在 在實踐關係中,兩者之間存在著改造和被改造的對立 在認識關係中兩者之間存在著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