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內容

時間 2025-04-06 08:40:24

固體礦產勘查的基本概念

1樓:中地數媒

1. 概念。

礦產勘查又稱礦產資源勘查或礦產地質勘查,過去稱找礦勘探、礦床普查與勘探等。固體礦產勘查屬礦產勘查的範疇,而礦產勘查又屬地質勘查中的一項內容。礦產資源包含固體、液體、氣體和石油、天然氣資源。

固體礦產勘查就是針對礦產資源中的燃渣固體物質蔽檔進行的勘查: 在區域地質調查和成礦**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外礦產品市場的需求,運用成礦理論為指導,採用有關的勘查技術手段和方法,對有關的礦產資源所進行的專門性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固體礦產勘查與其他勘查的關係可通過圖 1-1 關係圖理解。

圖 1-1 地質勘查分類關係圖。

2. 任務。

礦產勘查的基本任務是: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地質條件的可能,尋找和查明具有經濟價值的工業礦床,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礦物原料,為礦山企業建設提供礦物原料基地。

3. 目的。

礦產勘查的目的是: 尋找和發現新的礦產資源,探求各類礦產資源/儲量,提交各個階段 ( 預查、普查、詳查、勘探) 的勘查報告,為礦產資源勘查服務; 最終的目的是為礦山建設設計提供礦產資源/儲量和開採技術條件等必需的地質資料,以減少開發風險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礦產勘查是一項科學的實踐性活動,其勘查的過程是運用地質科學理論與多種勘查技術手段、方法對礦床 ( 礦體) 各個方面的特徵進行觀察研究,力求正確認識和客觀反映其規律性的過程。礦產勘查工作又是一種特殊性質生產勞動,是一種具有科學實踐和生產實踐雙重性質的科研、生產性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保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皮並悄展對礦產資源探明儲量的基本需要。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要求

2樓:中地數媒

1)地質勘查野外工作結束前,應按照有關規範和勘查設計的要求,由勘查投資人或勘查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對勘查工作區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手資料的質量進行野外檢查驗收。檢查驗收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應責成勘查單位在報告編寫前解決。未經野外驗收,不應進行報告編寫。

2)在地質勘查報告編寫前,報告編寫技術負責人應結合礦種特點、勘查工作區實際情況以及勘查投資人的具體要求(供礦山建設設計的報告還應聽取礦山設計單位意見),進行增減、取捨,擬定切合實際的報告編寫提綱,送勘查投資人批准。批准後的報告提綱在使用中如需作重大變動,應將變動後的提綱送勘查投資人稽核同意。

3)報告編寫技術負責人根據批准的報告編寫提綱組織編寫工作,應制定出工作計劃,並在執行過程中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報告編寫按時完成。報告編寫中,應定期進行質量檢查,對需研究的各類問題,應及時組織討論,統一認識,將結果準確客觀地反映在報告中,但屬於學術上的不同觀點不需在報告中論述。

4)地質勘查報告應由報告正文、附圖、附表、附件組成。礦業權人為保守商業秘密或適應**的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將正文內容合理分冊編寫,每冊單獨裝訂。

5)地質勘查報告名稱統一為××省(市、自治區)××縣(市、旗或礦田、煤田)××礦區(礦段、井田)××礦(指礦種名稱)××勘查階段名稱)報告。報告附圖的圖式、圖例、比例尺等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執行。

6)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資料,由報告編寫技術負責人組織,按照有關技術標準的要求立卷歸檔。地質勘查報告按照**有關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認定的規定,經初審後送交評審認定,並由報告編寫技術負責人按照評審中提出的修改意見組織對報告的修改。評審認定後複製的報告,按照**有關地質資料匯交的規定進行匯交。

7)地質勘查報告經評審認定後,應將評審認定檔案作為附件附於報告中。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的性質和用途

3樓:中地數媒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是綜合描述礦產資源/儲量的空間分佈、質量、數量,論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並評價其經濟意義的說明文字和圖表資料,是對勘查物件調查研究的成果總結。地質勘查報告可納迅作為礦山建設設計或對礦區進一步勘查的依據,也可作為以礦產勘查開發專案公開發行**及其他方式籌資或融資,以及探礦權或叢團採礦權轉讓時有關資源儲量評審認定的依滲茄橘據。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基本準則

4樓:中地數媒

1)固體礦產勘查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每一勘查階段工作結束,應編寫相應階段的地質勘查報告。勘查投資人確定各階段連續工作,不編寫中間報告的,應在該勘查專案結束時以全部勘查資料編寫報告。勘查期間所放棄的勘查區塊,應以放棄區塊內已取得的資料為基礎編寫該放棄區塊的報告。

因專案中途撤銷而停止地質勘查工作的,應在已取得資料的基礎上編寫地質勘查報告。

2)地質勘查報告必須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項資料和成果。其編寫的基礎是:地質勘查工作符合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總則、有關礦種地質勘查規範及其他有關規範的技術要求;已取全、取準第一性資料,並經過了綜合研究。

3)地質勘查工作與專案可行性評價應緊密結合,地質勘查報告中應包括地質勘查和可行性評價工作。可行性評價分為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個階段。評價程度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單位直接編入報告;評價程度為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應在勘查報告中引述該專案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結論。

4)地質勘查報告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原始資料資料準確無誤,研究分析簡明扼要,結論依據可靠。要力求做到圖表化、資料化。

資源/儲量的估算應採用計算機技術,提倡針對勘查工作的實際和適用條件,採用成熟的並經審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採用計算機技術編寫報告。

5)地質勘查工作應按照有關地質勘查規範對各勘查階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約定)部署工作,並取得相應階段的各項勘查資料資料。本標準所附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提綱適用於勘探階段,在勘查程度達不到勘探階段的情況下使用該編寫提綱時,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所列專案進行增減、取捨,但所取得的勘查資料資料及有關檔案必須全部進入報告,不應遺漏。

固體礦產勘查設計性質和用途

5樓:中地數媒

地質勘查設計是地質單位為完成預查、普查、詳查和勘探任務而編寫的「作戰方案」,是制訂計劃的依據,是確保地質勘查費用和任務的完成而哪褲制定的,因而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須認真編寫、及時審批、嚴格執行。設計必須體現以地質找礦為中心,以提高地質研究程度為基礎,以少投多產出為目的。所以設計中規定的地質任務完前緩首成得如何,是衡量地勘工作好壞慧數的重要標準。

勘查地質報告的編寫

6樓:中地數媒

按照dz/t 0033—2002《固體礦產勘查/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範》的要求編制勘查地質報告。

表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