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的行政處罰,訴訟期是6個月還是3個月

時間 2025-04-19 23:30:44

1樓:大問號和句號

對於2015年4月的行政處罰的訴訟期可分為兩種。若是在15年的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則適用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也就是六個月。若是起訴期限屆滿的,也就是5月1號前的,則適用修改前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也就是三個月。

訴訟法第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階人民法院批准,高階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樓:帳號已登出

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後(六個月)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屆滿知和的,適用修改前(三個月)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搭基盯若干問題的解釋號)規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後(六個月)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屆滿的,適用鋒攔修改前(三個月)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

3樓:千里不留行

根據碼嫌團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號)規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後(六個月)的行政訴訟者轎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2015年5月1日遲橘前起訴期限屆滿的,適用修改前(三個月)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

2015年對於行政處罰不服上訴的期限是60天?3個月?還是6個月?(腦亂了...)

4樓:匿名使用者

起訴是6個月。新的《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敏拆舉橋碧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御困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015年4月份的行政訴訟期間可以按新法的6個月計算嗎?

5樓:千里不留行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六個月)

如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已屆滿,則按照修改前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三個月)

《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時間是六個月內還是五年內?

6樓:匿名使用者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複議的,複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人不服複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複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複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複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檔案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間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第五,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複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七,由於不屬於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

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訴訟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

行政處罰追責時效2年還是6個月

7樓:醉意撩人殤

2年。法律依據如下: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

8樓:網友

自收到行政處罰,行政訴訟時效是6個月 或 先行政複議60天內,再行政訴訟15天內。

9樓:網友

行政處罰時效是兩年,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時效是六個月。

10樓:網友

要先搞清行政處罰和治安管理處罰的區別:治安管理處罰屬於行政處罰,行政處罰包括治安管理處罰。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違法行為2年內沒被發現不再處罰,但有具體規定的從具體規定。

那麼公安管轄的治安管理處罰就有《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6個月內沒被公安機關發現(注意是發現而不是處罰)的不再處罰。所以答案是廣義行政處罰:2年;公安行政處罰(治安管理處罰):

6個月。

11樓:似有若塢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為6個月,此為特殊規定。

12樓:網友

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請問行政執法案件從立案到結案期限是多長時間

13樓:先生軒

行政執法案件從立案到結案期限一般是90日。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式規定》

第五十七條 適用一般程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案情複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案情特別複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鑑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行政強制法》

第五十六條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申請,應當在五日內受理。行政機關對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異議的,可以在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複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第五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申請進行書面審查,對符合本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且行政決定具備法定執行效力的,除本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內作出執行裁定。裁定下達之後的執行期限法律並無規定,一般是需要執行到裁定上的財產即可執行終結。

14樓:冰雨夢悠悠老師

對此,行政處罰法沒有明文規定。

但在各個部門法或者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和地方性法規中一般都會有相應的規定。

從衛生行政看:

從受理到立案是7個工作日內。

從立案到做出處罰決定是3個月。

但處罰決定作出後,當事人仍有提起訴訟權利或申請複議的權利,期限最長是60天。

如不履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就仍需要一段時間,最長3個月所以從立案到結案法定期限不一致,最長可以達到8個月之久。

15樓:法妞問答**諮詢

《行政處罰程式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適用一般程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複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

治安管理處罰法現在的追訴時效到底是多少?有人說6個月,有人說2年?

16樓:網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與《治安管理處罰法》一樣,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17樓:網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十八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公安機關沒有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二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申請再審的法定期限是六個月還是兩年,很多人都問到這個問題,**提到兩年的說法?

18樓:任陽

根據法律規定,提出再審的期限為不可變的六個月。

19樓:網友

1、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110條,當事人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上述規定供參考。

20樓:法律部落

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申請再審的法定期限是六個月。

1、兩年是以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現行民事訴訟已經修改了。

2、行政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行政處罰的原則包括哪些,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包括哪些

發諮詢找律師 行政處罰決定原則的含義包括什麼 陸月的原野 第一 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 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 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4.處罰程式是法定的。第二 三公原則 公開 公正 公平原則 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

行政處罰的種類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包括 1 警告 通報批評 2 罰款 沒收違法所得 沒收非法財物 3 暫扣許可證件 降低資質等級 吊銷許可證件 4 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責令停產停業 責令關閉 限制從業 5 行政拘留 6 法律 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

行政處罰法定原則,什麼是行政處罰的“處罰法定原則”?

法妞問答律師 諮詢 罪刑法定原則,指的是什麼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種犯罪構成條件是什麼,有哪些刑種,各個刑種如何適用,以及各種罪的具體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行政處罰法 第3條規定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