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範玉枝花申
是改革年代的問題。80年後的正趕上改革大纖耐潮最熱的時候,所以的新鮮事務,80後的基本都遇到了,所以80年後的大多比較叛逆,反叛心理特別強,所有的事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段時期是需要有人教導的,正確攜祥的引導才能更好的成長。
但對於80後的,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長的,所以對於感情的理解和判斷多少都會出現問題。感情基礎不牢靠,結了婚以後更會有問題存在,所毀隱春以不堅固。
2樓:碧桂花摩未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缺埋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卻找不到工作;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的;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買不起房子;當我們沒結婚的時候,圍城很堅固;當我們結婚的時候,滿城盡是婚外戀……
這就是80後。他們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從小就缺少兄弟姊妹的親情;他們是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驗品,剛上大學就遇到了擴招;他們正好趕上了中國的城鎮化,一不小心就成了城裡人,卻沒有在城市生活的任何準備。更為不幸的是:
一方面80後們享受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優越的物質生活、最多的教育以及由電視和網際網絡帶來的最豐富的伏液螞資訊,接觸的是大量前衛、時尚的觀念,但是現實是引導和管制他們最多的父母、教育者多是50年代的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並沒有被那些新潮的觀念抹平。傳統與現代觀念強烈地衝撞著這些80後,他們就像一群迷途的羔羊,叛逆與順從、自私與寬容、埋山智慧與無知、封閉與八卦,80後們就像乙個多矛盾的結合體。當他們順勢把這些矛盾帶入到婚姻之中,就讓原本很難的婚姻變得愈加艱難。
為什麼80,90後不願意結婚了呢?
3樓:邪簇
我覺得,其實80,90後對於婚姻的猶豫不決,表現了他們身上的壓力很大,結婚的高昂成本,讓他們不敢輕易結婚,80後已過而立之年了,距離不惑之年也就眼巴前的事了,婚姻狀況有的早就過了七年之癢,有的正在體會這感覺,對於80後們的愛情,早就過了保鮮期,進入到默契範疇,夫妻倆身上**有黑痣,甚至於臉上長几顆雀斑都能數的過來。備早80到19年怎麼算也是這個規模,混得好的,烏紗帽也不算小了,禪滾清在職場裡摸爬滾打也算老油條了。
其實,對於我們這些90後來說,結婚成本的增加讓我們非常難受,但是我始終相信我的愛人,夫妻倆的感情篤實牢靠,就要互相諒解,別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就算吵破天也得板著指頭數日子,要是趕上房貸車貸,老人生病之類的大宗輸出,也夠喝一壺噠,90後與80後差十年的光景,自然不能同日而語了。90後壓力更大,男生面對比例失調,戀愛成本激增,一旦觸及婚姻,就要面對大額彩禮,硬體設施齊全,這一攤子下來,就是敲骨吸髓也夠嗆。
對於後來說,他們更加不關心婚姻的好壞,如果出現問題,第一件事想的就是離婚,對婚姻中情感的維持關注率也比較低,這在很多情感心理諮詢中都有所體現,分析已經離婚或是即將離婚的人,他們的共同賀前點都是,無法理解婚姻與家庭的重要性。甚至,在他們眼中孩子並沒有那麼重要。他們認為,相愛就可以結合,體會不到婚姻背後應該付出的自我犧牲,無論是80後的離婚大潮還是90後的擺脫婚姻束縛的萌芽,這都不應該成為我們怠慢婚姻的理由。
婚姻就是這樣,只有慢慢體會,才能領悟其真諦。
為什麼80後離婚率高,為什麼現在80後的年輕人離婚率高?
2013年的這個答案,我果斷投了反對,難道現在上網的全是60後?如果真的要找原因,那該是認知中對自我比重的提升。60年代的人和80年代的人,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主流觀念是發生了極大變化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受到了來自西方價值觀的巨大沖擊,或者是從計劃經濟走市場經濟的巨大沖擊,經濟形勢帶來了物質方面...
如何定論80後,90後!很難,為什麼80後和90後很難相處?
林子大什麼鳥都有 但樓主所說眞的經典總結 把我的心聲說出來 如此好貼 我放空間去了 您沒意見吧? 安清澈 90後 遲早會變成現在的 80後 80後 曾經也是現在的 90後 誰有年輕過,誰也都要長大。現在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 也早晚會殊途同歸 80面對的問題90也會面對90現在的問題,80當初也都有 為...
為什么80後的人總這樣,為什麼80後的人總這樣?
我覺得不應該叫80後,叫85後還差不多,80 84的人還是很務實的,雖然有玩玩遊戲,但只是一種消遣而已,無聊的時候的一種調劑而已,而且決不會在遊戲中找個老公老婆什麼的,在我看來老公老婆是很莊重的一種稱呼,怎麼能在遊戲裡隨便稱呼一個陌生人呢.恩我88的 雖然是80後 但是我的覺悟還是很高的 你說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