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和氏壁到哪裡了 和氏璧最終去哪裡了

時間 2025-05-01 06:20:12

1樓:網友

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西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鍵灶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隨、和之寶」,即指「做伍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稿胡扮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

隋滅陳後,御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百科。

2樓:網友

如果是問現在的話,那應該是下落不明。

3樓:

現在不定在**埋著呢。

和氏璧最終去**了

4樓:小陽論娛樂

和氏璧最終在後唐失傳。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凳梁。和氏璧剛挖出寬粗裂來時的名稱叫「瑋」,此後將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瑋」。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釐公尺,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乙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

相傳秦王政在得到和氏璧之後,就用它為原料打造了中國第一塊傳國玉璽。據史料記載,隨著朝代的更迭,在秦漢之後,和氏璧經歷了多次流轉,慎閉最後在唐末五代割據的戰爭中不知所蹤。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和氏璧的來歷

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璞玉,於是獻寶於楚厲王,厲王讓人鑑別,得出一塊普通石頭的結論。時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懷抱寶玉而泣於荊山腳下,文王遣使詢問後,讓人開啟玉石,發現裡邊果然是塊稀世寶玉,並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西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

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誰詳細知道「和氏璧」的傳說,傳說中由和氏壁做成的傳國玉璽如今在何方,有圖片嗎?

e拍 傳說楚國人和氏在楚山上得到了一塊好的玉料,於是和氏帶著玉料給楚厲王看,說這裡有一塊絕佳的美玉,於是楚厲王找來了玉工辨別,玉工就認為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楚厲王認為這個人在騙自己,然後就下令把和氏的左腳砍了。楚厲王去世後楚武王繼位,和氏又帶著這塊玉料去見楚武王,武王也找來了玉工,玉工仍然說這是...

三國志10裡到哪裡學「醫師」和「仙人」?

醫師和華佗學,仙人和于吉學,需要相關經驗夠,或者直接弄到那幾本書,青囊書,太平清領道等。華佗 于吉 左慈這些人,和他們搞好關係,親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送書給你,有書就有技能了!和華佗聊天關係到很好會教你 其實醫生不一定要學,和華佗關係好會送本書你 仙人和于吉學 這個也一樣,會送書 醫師稱號有好幾種方...

同桌老是壁咚我,我和同桌坐最後一排。快上課的時候我就靠牆等著他進去,第一次他嚇唬我,對我吼了兩下然

果凍菡 不一定 我上學的時候跟同桌經常咚來咚去,鬧著玩呢,這點小訊息千萬別太多想,如果最後自作多情就悲哀了。就算撩你,但男的只撩不喜歡的人,真正喜歡的才不敢撩。別想多啦,可能就是想逗女孩子玩玩 雪幻丶雲 一,日久生情不是不會有的,或許他對你有好感,喜歡你。二,他是個玩世不恭的人,對這些他只不過是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