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依照稅法規定對國家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納稅人作為繳納稅款的主體,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團敗自然人。並且不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納稅人。
納稅人不一定就是負稅人。 稅法確定徵稅物件,是規定對什麼徵稅。無論該徵稅物件的依法繳納稅收的人是什麼人,只要所從事的業務、行為屬於應稅專案,就應依法納稅。
納稅人不區分什麼民事行為能力,只區分納稅義務,比如只要是中國居民在個人所得稅上負有無限納稅義務,比如營業稅只要提供或接收的任一方在中國境內就負有納稅義務。 5歲的童星,他的演出收入屬於營業稅應稅收入;5歲的童星,只要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屬於居民納稅人,在個人所得稅上負有無限納稅義肆明務,不僅是演出收入,境外演出收入也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5歲的童星是外國人,在我國境內演出,也裂或告屬於營業稅徵稅範圍;屬於非屬於居民納稅人,在個人所得稅上負有有限納稅義務,境外的收入不在我國納稅。
2樓:匿名使用者
個輪滾含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臘笑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備肢種所得稅。5歲童星自然也屬於上述範疇,當然他的演出收入需要繳納個稅。
3樓:匿名使用者
凡是在中國境握山譁內取得經濟收入的組織及個人和在境外取得經濟收入的境內企業和公民都是納稅義務人,當然也包括無民段行事唯備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4樓:網友
能夠以塵判自己的名義獨立享有財產權力,承擔義務派做改並能在法院和仲裁機關起訴、應訴的個人。不論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本國人或外國人,均屬自然人。自然人是納稅人的重胡閉要組成部分。
王某進行演出 演出費為40000元算個人所得稅?
5樓:網友
這個是按勞務算的個人所得稅,1、費用扣除。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額減除20%的費用。
2、應納稅額計算。
如果納稅人的每次應稅勞務報酬所得超過20000元,應實行加成徵稅,其應納稅總額應依據相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加徵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徵十成。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所得稅額×適用稅枝念率-速算扣除數。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稅率表。
案例、趙某於2010年10月外出參加營業性演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60000元。計算其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1)應納稅所得額=60000×(1-20%)=48000(元)
該納稅人一次演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按稅法規定應實行加成徵稅。
2)應納稅額=48000×30%-2000=12400(元)
3、為納稅人代付稅款的計算方法。
單位或個人為納稅人代付稅款的,應當將單位或個人支付給納稅人的不含稅支付額(或稱納稅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額)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按規定計算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款早族。計算公式為:
1) 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
應納稅所猛睜困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關個表演學很著名的人物叫什麼名字,就是他們一般談表演都會提到的一
6樓:網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我們為什麼要納稅??
7樓:網友
稅收是以實現國家公共財政職能為目的,基於政治權力和法律規定,由**專門機構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財產或特定行為實施強制、非罰與不直接償還的金錢或實物課徵,是國家最主要的一種財政收入形式。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種多樣,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等,而稅收則由**徵收,取自於民、用之於民。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徵。
稅收三性是乙個完整的體系,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稅收具有以下幾種重要的基本職能:
組織財政收入。
稅收是**憑藉國家強制力參與社會分配、集中一部分剩餘產品(不論貨幣形式或者是實物形式)的一種分配形式。組織國家財政收入是稅收原生的最基本職能。
調節社會經濟。
**憑藉國家強制力參與社會分配,必然會改變社會各集團及其成員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佔有的份額,減少了他們可支配的收入,但是這種減少不是均等的,這種利益得失將影響納稅人的經濟活動能力和行為,進而對社會經濟結構產生影響。**正好利用這種影響,有目的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引導,從而合理調整社會經濟結構。
監督經濟活動。
國家在徵收取得收入過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細緻的稅務管理基礎上,具體掌握稅源,瞭解情況,發現問題,監督納稅人依法納稅,並同違反稅收法令的行為進行鬥爭,從而監督社會經濟活動方向,維護社會生活秩序。
稅收的作用就是稅收職能在一定經濟條件下,具體表現出來的效果。稅收的作用具體表現為能夠體現公平稅負,促進平等競爭;調節經濟總量,保持經濟穩定;體現產業政策,促進結構調整;合理調節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國家權益,促進對外開放等。
為什麼在個人所得稅的徵收上要體現支付能力原則?
8樓:網友
之所以在個人所得稅的徵收上要體現支付能力原則的原因有:
1、支付能力原則較好地解決了不同納稅人之 間的稅收再分配問題;
2、從實踐的角度看,支付能力原則具有相當的可行性,而且也較受益原則更具可操作性,目前已在世界各國廣泛使用。
3、我國正處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起步階段, 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我國的根本任務。 因此,只有效率優先,低消耗、高產出,保障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水平的公平。在個人所得稅徵收上體現支付能力原則,能夠實現效率優先,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社會主義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的基本保證。
現在,一方面應堅持不懈地發揮稅收促進經濟發展和效率提高的作用,堅持公平稅負, 鼓勵競爭;
另一方面,要強化稅收在實現社會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功能,調整稅制結構。
4、中國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並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徵和按年計徵。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徵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徵。
9樓:網友
這個是稅收的縱向公平原則的內容。
亦稱「稅負垂直公平」,是稅負橫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的對稱。稅負縱向公平是指經濟能力或納稅能力不同的人應當繳納數額不同的稅收。
某演員一次獲得演出收入100000元,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他所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是多少
10樓:網友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規定。
稅法第三條第四項所說的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
他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計算:
100000-100000*20%)*40%-7000=25000 元。
11樓:鍾愛娘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即:(100000-2000)*40%-10375=28825元。
2008年3月1日起費用扣除標準調高為2000元/月。
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專案稅率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取得工資-2000元。
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統一由支付人負責代扣代繳,支付人是 稅法規定的扣繳義務人。
12樓:網友
呵呵,演員的一次性演出收入不屬於工資薪金收入,應繳個稅稅率20%。
100000*元。
13樓:網友
按20%的個人所得稅交納,即2萬元。
14樓:網友
根據稅法的規定:
1.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
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 000元至50 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徵五成;超過50 000元的部分,加徵十成。
因此,本題解答如下:
1.應納稅所得額:100000*(1-20%)=80000.
2.應納稅:20000*20%+(50000-20000)*20%*(1+50%)+80000-50000)*20%*(1+100%)
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完成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是怎麼界定的
勝利sl女神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10歲以下的正常人,完全不能辨別的精神病人 限制行為能力人是10到18歲的正常人,和不能完全辨別的精神病人 完全懂事行為能力人是18歲以上成年人,或16到18的能有收入並依靠該收入生活的人 什麼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王小嬿 18週歲以...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誰擔任監護人
參見 民法通則 第二章第二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二章公民 自然人 第二節監 護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 外祖父母 二 兄 姐 三 關係密切的其他親屬 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 ...
10歲有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人按年齡怎樣劃分?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10歲以下的正常人,完全不能辨別的精神病人 限制行為能力人是10到18歲的正常人,和不能完全辨別的精神病人 完全懂事行為能力人是18歲以上成年人,或16到18的能有收入並依靠該收入生活的人 民事行為能力人是無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資格的人。按照我國 民法通則 第12條第2款的規定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