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國學社社員應該遵守哪些規範

時間 2025-05-28 09:35:21

大學國學社團可以舉辦些什麼活動讓社員更加了解國學?

1樓:問路

國學的概念的確很廣,但是你可以把它具體化,國學嘛,就是咱們國家特有的文化遺產,詩歌,書法,歷史……這些都是。然後針對這些內容相應活動。比如詩歌,你可以搞個詩歌創作,一、二、三你可以給他按個李白、蘇軾、李清照頭銜。

創意書法比賽,知識競賽。

也可以定期組織宣傳國學,出一些簡單刊物,搞個咱們國家的「歷史上的今天」。這些活動不需要太多經費。你還可以想到很多類似的,根據具體情況具體。

名著啊?那就古籍名稱接龍好了,挺有意思的,能炒熱場子 文學接龍也可以啊,接龍是個比較常見但是比較管用的招數,也不算俗。 或者有高人,可以擺擂臺,打擂比較精彩,至於比什麼,隨意好了,作詩,聯句,對對子,猜謎,賭書(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遊戲)論茶,說酒,國學,可以說的太多太多。。。

加油吧。講座、知識競賽、辯論賽、****、專家交流會、徵文、相關課題的個人研究、朗誦、才藝表演(書法等)、國學圖書互換閱讀活動、以及每日乙個國學小常識(可以讓同學挨個準備)……

我覺得現在人都比較現實,作國學我覺的應該是想辦法怎樣讓它融入現在社會,可以通過社會上、網上的熱度話題用國學來論證、剖析。現金的**結構、企業結構,人與人的關係都可以用國學的手法拿來搞活動。

到社會上發展國學怎麼樣能幫助我們,如果能把國學做成乙個體系產業,才能吸引別人、造成轟動。

2樓:愛正三觀

國學社舉辦活動,自然要圍繞國學來做文章。

飛花令比賽、漢服踏青、祭祖、團建逛博物館、採訪訪問看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等。

都是非常實用而且容易操作且能夠增加團隊凝聚力以及讓社員更加了解過國學的活動。

3樓:福星國學風水

開設國學方面的講座最實際、高效。

國學社團怎樣活動???

4樓:三晉後生

首先要看你與你社團成員對國學有多少了解。「不患無位患何以立」搞清這一點後,就要從大家的興趣愛好入手,可以組織大家**一些國學的講座。也可以搞一些「一本好書大家讀的活動」。

5樓:白顏落

舉辦讀書啊,讀劇大賽,實在不行看百家講壇的**。

看到可辯處,讓同學們踴躍發言,進行交流。各抒己見,最好還有個老師壓場指導。

想要辦乙個國學社

6樓:匿名使用者

舉行的活動和第四個問題一起說,可以在當地比較知名的書店,最好是新華書店長期做乙個講座,公益的,比較吸引人,對書店國學的銷售也有好處,參與的人也會比較多。

長久不衰就要堅持了,至於整合,最好別想,工程太大,哈哈。

一點小意見,水平有限,希望對你有用。

7樓:匿名使用者

蓋猛卜譽五四比年以來枝段,文化為之斷層,道統為之不傳。且夫遺老幾去,後繼難期,縱人心向背,惜前路數奇。借武侯一語,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弊枯。

欣喜我中華構建和諧,重振國故:孔子之和,老子之為,屈子之問,夫之之用,如古木逢春,神器恢復。夫我校國學社開闢之際招士納賢,研經究典,陽春白雪,淹博遠紹。

掘夏商周於河洛,弘秦漢於諸子百家;三國之慷慨悲涼,兩晉之靈動清逸,唐宋元明清,皆為國學高山流水,登之無巔,飲之不盡。

蓋以黌門尺寸之地,聚我同窗之志,激昂國學之興。

8樓:匿名使用者

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當然是老師要負責,要有耐心教導。學歷是其次,但是不是給學生一種學習的依靠的銷兆感覺是最為要緊。如果連老師搭舉都沒心教,那麼學生怎麼會學得好呢?

另外也不要責備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虧枝租,應該適當教導就好了!

國學是否能成為社會主流

9樓:網友

暫時不會。中國的經濟還在發展,保護國家傳統文化、保護國學的潮流正在興起,但是不會成為社會主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中國的現在的政策完全沒有偏向這方面的任何痕跡。

主旋律還是社會主義的!中國現在玩的是實用!什麼實用,就是什麼。

國學不實用的。我所說的實用不是針對個人的實用性,而是社會的,而且是短時期內的。國學誠然很好,但是會有不少保守的成分在裡面!

個人比較推崇國學,也推崇各種優秀文化都能學習,不閉關、不鎖心。如果狹隘,只一心覺得中國傳統的國學,就是好,就是好,誰都比不上,那樣就太危險了!

我覺得中國的傳統國學,面積很廣泛,你如果說是文學方面叫做國學,那麼我是很喜歡的,你如果加上古代的不少思想,那我就要思量一下了。不少思想很不錯,也會有不大好的思想。為什麼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產生的年代——春秋戰國,不是真正國學形成的時代而是其啟蒙時代呢?

為什麼以後,中華文明在思想界上並不是很突出呢?即使有突出貢獻的人,都停留在固有的框架內——儒家、佛家等。這些為什麼,我覺得值得深思。

10樓:木柴易

這要看從哪方面來說,國學要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還有個破舊立新的歷史使命。從現代文明來看國學,國學體系是一筆財富,中國現在還在吃老祖宗的東東。但它不是當代社會的全部,民主文化和法制文化以及商業文化、競爭文化、各種宗教文化、政黨文化、理論、技術革新等等都對它是不小的衝擊,最主要看怎樣融合了,國學中從來都不缺少這些因素,只是我們以前的國學多為帝王和名流服務,鳳凰涅盤之後的國學必將成為中國的主流。

不過,需指出的是中國的主流文化一直有多樣性的傳統。

當代,國學應該是為社會服務的,這是方向問題。方向對了,才能改變其結構性的問題。正方應該多強調國學與時俱進,國外有新儒學,國內近年來也興起重新認識直至熱衷於儒學研究和學習。

蓄勢勃發,是當前國學的現實狀態。

11樓:網友

這個是必須的,人剛出生還不關注自身,但是長大後就會問我從**來我的祖先是誰等等問題,這些就會瞭解到問到古人。如果乙個國家也類似乙個人生長的話,這個是必須的。但是國學會應潮流而動,會有這個時代的風格。

國學是生生不息的森林,不同時期各不相同,但是21世界的它必將是鬱郁蒼蒼,奼紫嫣紅。

12樓:網友

依照現在的社會趨勢,國學應該不能成為社會主流,國學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國學在古代大放光芒,被奉為圭臬,被尊為社會準繩。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古代封建社會了,沒有國學繼續興旺所需的環境,國學也無法再現當初的風采了。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國學無法成為社會的主流,但是我們應該繼續提倡國學,保護國學,傳承國學,讓國學在我們炎黃子孫的擁護下代代相傳!

什麼是國學禮儀

13樓:網友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

這裡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係密切。

中國人的禮制精神是親親愛人,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

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結交比他地位低的人會得到很好的社會效果,「若要好,大敬小」。並且敬人不僅是禮貌的姿態,或僅為禮儀性的表示,而是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尊重。

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為了虛套,這就不符合的禮義標準。禮俗中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當然現在我們對禮俗的繼承是乙個複雜問題,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

摘自華夏民俗文化網。

14樓:華夏盛德禮商書院官網

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論語》、《孟子》,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我們是正處於文化變遷之中,現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資訊化的社會,更多的是在流行網路語言,確實存在如何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

國學的精粹成為學生們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真正學會如何做人。

怎樣成為優秀的國學講師,怎樣成為一個優秀的國學講師?

自然教育賴慧財 這個就要知識全面 豐富,要系統的學習國學掌握國學,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了,要學的也太多了,但總的離不開一字 悟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遠觀諸物,近觀諸身。一山一水都是靈性的,一花一草都是又生命的,都是我們愛護 珍惜,然後才是開悟的源泉。以人為本,把你悟出的東西寫下來,講給大家聽,讓別人接受...

大學社團外聯部長如何獲取足夠的經費支援社團的持續發展

我們也是拉贊助的,你找一個能在大學裡宣傳的小公司,我們學校拉過什麼健身會所的贊助,還有什麼文化學校的,好像還有化妝品的。你去跟他談,他贊助你們,你們就在學校裡給他們宣傳啊,弄什麼廣告牌或者講座之類的。這樣就有經費啦。與別的學校社團組織聯賽,一般一個校內的社團,贊助商很少,但是當學校參加的多了後,只要...

官鴻粉絲評論用縮寫成為大型社死現場,還有哪些容易社死的縮寫?

有些時候本來沒有任何的歧義的,但是用拼音縮寫打出來之後就不一樣了,很容易造成一些尷尬的場面。比如說有一位網友想在下面評論說累的時候希望有乙個肩膀來靠靠,可是肩膀兩個字他卻用首字母代替了。這兩個首字母聯合到一起是乙個非常 的詞彙,所以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場面讓大家非常的尷尬。美麗的漢字很多人都稱之為社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