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

時間 2025-07-13 07:20:17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範文

1樓:優點教育

1、認識「均、柄」等4個生字,掌握「曲」這個多音字,會寫「虎、操」等13個生字。瞭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5、字詞教學: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13個,會認的字有5個,其中有乙個多音字。生字教學中,採取集中教學的方式,先引導學生對生字進行分類,再指導書迅核唯寫,如:

操、均」是左窄右寬畝培,「佔、疊、莖」上窄下寬。「曲」是多音字,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瞭解讀音,瞭解不同讀音對應的字義,並能夠分別組詞。

6、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用詞豐富,語言生動。在教學中,要突出「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構造以及功能。同時,在讀中讓學生學習這類文章的基本寫法,為本單元習作練習打下基礎。氏塵。

《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的教案設計

2樓:得書文化

匯入:

上節課老師要求大家觀察爬山虎並作記錄,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自己的觀察記錄。

1.讀記錄並說一說和作者的觀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對比作者的描寫,集體評議大家的描寫。

體會詞語、品讀句子、演說特點。

句子一:(爬山虎的葉子)

那些葉子綠的。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的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1.反覆朗讀,找出能展現爬山虎葉子特點的詞語。

2.講一講自己有什麼感受,並說一說這些詞為什麼用得恰當。

3.帶著理解和感悟仔細品讀。

句子二:(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1.討論:這三句介紹了爬山虎的腳哪幾方面的特點。

2.從葉柄、六七根等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觀察仔細認真,描寫準確生動。)

3.以我是爬山虎的腳為題,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徵。

畫一畫、演一演爬山虎爬牆的過程。

1.邊讀邊畫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並試著換一換這些詞語,然後集體評議、對比優劣。

2.指名在班上說一說,可以邊說邊在黑板上圖示。

3.同位之間把爬山虎爬牆的過程按順序說一說,感悟作者是怎樣把意思寫清楚的。

聽讀思考

1.聽老師範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思考後。

爬山虎的腳在觸牆前後有什麼變化?爬山虎的生長與牆有什麼關係?

2.小組交流**。

讀閱讀鏈結

讀一讀閱讀鏈結,說說自己的體會。

談啟示、說方法

1.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從這一課中受到的啟發。

可提示學生從作者的觀察順序、作者的觀察方法、文章圍繞一方法和時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這些方面去談。)

小練筆

1.觀察一種植物,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深入領悟觀察和寫作的方法。

爬山虎的腳寫作方法,葉聖陶爬山虎的腳這篇作文有什麼資料?

而在細緻觀察葉子的時候,就採用了 分解 的辦法,即靜態時葉子怎樣,動態時葉子怎樣。對靜態再 分解 抓葉子顏色的特點 形狀的特點。顏色的特點是 1 由嫩紅到嫩綠 2 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形狀的特點是 1 一順朝下 2 鋪在牆上那麼均勻。腳 是這篇習作的重點,也是作者觀察的重點。首先,作者發現了...

爬山虎的腳長什麼樣子,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的 圖片

老衛寶寶昕昕 學校操場北邊牆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院的西牆爬上去,在房頂上佔了一大片地方.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

爬山虎的腳怎麼爬簡圖,求助 畫一幅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圖

別名 爬牆虎 地錦 飛天蜈蚣 假葡萄藤 捆石龍 楓藤 小蟲兒臥草 紅絲草 紅葛 趴山虎 紅葡萄藤。爬山虎,也稱 巴山虎 地錦 常青藤 葡萄科植物。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漿果紫黑色。常攀緣在牆壁或岩石上,廣見於我國各地。葡萄科爬山虎屬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