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妄念的一點感悟
1樓:清寧時光
這周吳軍老師和吳伯凡老師都講到共同的關鍵詞「妄念「,之前我對妄念的理解停留在對無法得到東西的一種奢望,如今有了點新的理解,其實那些可以得到,想過早得到自己有能力得到東西也算做是妄念, 但形成妄念的本質其實是人的貪婪和懶惰。
生活中擁有這些妄念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又想風險低又想收益高的投資人,又比如想比別人花更少的時間,卻想著比別人獲得更精湛的技能。正如愛因斯坦那句名言「做著相同的事情,卻想得到不同的結果」。於是各種打著「乾貨」,「財富」,等詞的產品層出不窮,變得異常吸引眼球,其實並不是說這些課程沒有用,而餘禪是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可能會不自覺地抱有妄念,更傾向於關注學習這項技能時間的長短,而較少關注其內容和練習本身,總是抱著想花最少的精力就能習得這項技能。
吳軍老師談到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大學生逃課?其中給出了一些看法,學生逃課的理由大致歸結為老師講課水平太差,以及學生的時間安排管理不合理,有的老師上課實在太無趣,上課舉的例子不夠好,於是就有老師歸結為為自己ppt做的不夠好,並想方設法做出一些炫酷的ppt,但這樣學生就能吸引更多學生來上課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ppt重要嗎?
當然重要,但比起老師把上課內容講好和老師自身學識水平,其實這些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不能夠幫助實現目的的事情,其實很多都是畫蛇添足,做了也白做。為了達成目標,如果中間有些環節是迴避不了的,即便完成它們再艱難,也只好有的放矢地解決這些問題,而不能採用繞路的方法。這就如同讓學生來聽課,除了把課講好,其他方法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
人做豎肢塵事總免不了想要避重就輕,投機取巧,這是人的天性懶惰所致,但是想成事,有些坎是繞不過的。
要想消除妄念,最重要事情的就是要意識到妄念的存在,這往往也是最難的,因為很多事情可能已經形成在是我們潛意識中,這需要我們不斷地重新審視自己,反問自己是否已經偏離前行的軌道,最後用《無問西東》裡面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話題,」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飢耐 end
注意是感知覺的什麼?感知覺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感知覺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感知覺是人腦對當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包括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觸覺所獲得的客觀事物形狀與色彩 聲音 氣味 味道等。所以生活離不開感知覺。感知覺也稱簡單知覺。知覺是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依照知覺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分析器來劃分,則與前述感覺水平種類的外部感覺...
通過直接感知的現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這是物理學中常用方法,這種方法叫什麼?你能舉出有關例子
轉換法,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例項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可證明一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 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霧的出現可以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影子的形成可以證明光沿...
如何唸佛能力成就,唸佛,什麼是真唸佛
淨空法師 心上只有阿彌陀佛,真唸佛人。不一定要念出聲音,什麼環境都能唸佛。唸佛是 修定 心裡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那就是 定 定在佛號上,時間久了,唸佛三昧自然成就。唸佛是 修定 心裡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那就是 定 定在佛號上,時間久了,唸佛三昧自然成就。定 能斷煩惱 能破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