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漢代婚嫁的服裝和髮型,求古代男女髮型 髻名 帽 衣服著裝名稱!

時間 2021-05-07 19:58:49

1樓:沐沐靈犀

漢代行周制婚禮

著裝:爵弁玄端服(大夫級玄端)——用於正婚禮。爵弁,玄端服袖展三尺三,收口一尺八,緇衪纁裳,白絹單衣,纁色韠,革帶(用以佩韠),大帶(素熟絹為之,寬四寸,耳及紳緣邊,外玄而內黃色。

),赤色舄(或履),水蒼玉純組綬,佩刀,充耳等。

2.  士玄端服(士級別)——用於婚前禮和婚後禮。玄冠,袖展二尺二,收口一尺二,黃裳,白絹單衣,爵色韠,大帶(白繒為之,紳部緣黑繒邊。士紳長三尺)。

關於髮型的記載我沒找到,應該是綰髮,盤發之類的,如今舉行漢服婚禮的話,髮型端莊大方即可

(這種髮型就很合適啊;ps:這套婚服的顏色是改良過的,幾乎沒有玄色,將就看吧)

2樓:黃林伊杉

應該是深裾吧。。。髮型不一定。

求古代男女髮型、髻名、帽、衣服著裝名稱!

漢朝婚嫁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婚嫁之日,夫家接受賓客祝賀,擺置酒筵招待賓客。賓客往往飲酒歡笑,言行無忌。如西漢楊暉在酒宴上「拂衣而喜,頓足起舞」。

周代以前,結婚儀式並不熱鬧。《禮記·郊特牲》雲:「婚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

婚禮不賀,人之序也」。顯然,上古把婚禮視為幽陰之禮,不奏**,人們也不祝賀。直到漢初,有些地方官吏囿於周禮,也禁止人們在婚禮時相賀。

然而,結婚始終是「大吉也,非常吉也」(《公羊傳》文公三年)的喜事,在秦漢這樣熱衷享樂的時代,婚禮不賀的狀況不可能持續下去。到漢宣帝五鳳二年八月,詔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

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

……勿行苛政。」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對婚禮不賀的否定,從此婚姻相賀便逐漸傳襲下來。

鬧新房的習俗是婚禮始舉樂的最突出的表現,此俗正始於漢代。「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可以不講傳統禮儀,男女可以隨便嬉戲。甚至有酒醉出格的舉動。

據記載,漢代汝南有個叫杜士的人娶妻,大家前來祝賀,喝了許多酒。他的一個叫張妙的朋友在鬧新房時開玩笑,把杜士捆起來捶20下,又把杜的手足高懸於樑,杜竟一命嗚呼了。

鬧洞房之前,還有一舉樂的現象——撒帳,此俗亦起於漢代。據《戊辰雜抄》:撒帳始於漢武帝。

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飲合巹酒,預戒官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雲多得多子也。

撒帳禮撒帳是中國傳統婚禮上的一項禮儀,它最初的意義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婦。撒帳以兆得子的習俗始於西漢,現在一些地方仍保持著這種撒帳習俗,撒的東西不僅有棗子、荔枝、栗子、桂圓和花生,也有用五穀和紅紙屑的。這種習俗表達了人們對新人未來生活的良好祝願,同時也不免有避邪煞的觀念。

從而,撒這一習俗實際上成了新人的護身符。

送贄禮新郎拜別父母后,來到新娘家。他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醮子禮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4樓:匿名使用者

一組展示漢朝時期婚嫁習俗的漢畫像石拓片在徐州漢畫大觀園揭開了神祕面紗。高禖、梳妝、納彩、婚嫁、分娩等場景再次讓遊客領略了漢朝男婚女嫁的盛世場景。該組拓片共17張,集中反映了漢代婚嫁習俗。

它以簡單的畫符描繪了漢朝男歡女愛的場景,包羅永珍、栩栩如生。  婚嫁圖:居中為一對新人,手相握,衣帶相結(結縭,舊指女子婚禮),古時所謂同心結於此可見。

左右有三人,是證婚人,也是樂隊。旁有兩小兒,模仿新人作攜手結帶狀。左右各有房屋,右邊當為孃家父母倚門相送。

我認為,有送就必定有迎啊。

5樓:冰魄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親,你可以參照著電視劇上的服裝猜測一下,不會差距太大!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是來學習的...

樓上的...回答的字數太多了 ....

看迷糊了...

7樓:錦瑟聲聲葬華年

有的吧。。。然後還有什麼納采什麼的

西漢時期人的服飾、髮型特點

8樓:渡口的風

男童女童的發行應該差不太多,都是在腦袋的左右兩邊各挽一個髮髻,叫總角。《詩經·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說的應該就是這個

男童女童的服飾應該和成年人差不太多吧,大概就是漢服的縮小版

成年人的髮型:

男子20行加冠禮,就是影視劇裡常見的,頭髮全部梳上去挽起來,帶個冠再插根簪子。不過這是貴族才玩得起的,貧苦人家大多在髮髻上蓋塊布再用繩子一系完事。

女子15歲行笄禮,就是束起髮髻,插上髮簪,標誌成年。「及笄之年」就是這麼來的。髮髻的種類很多,「九鬟仙髻」,漢武帝時代盛行。還有垂雲髻,比較簡單的有披髮或者髻環

成年人的服飾:

西漢服飾(**):

漢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

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西漢服飾(**):

漢代婦女的曲裾深衣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

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直裾(女服,區別於曲裾)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

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

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漢代平民百姓服飾:

漢代規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種帶顏色的服裝,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漢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許平民服青綠之衣。對商人的禁令更嚴。

然而在服裝的樣式上,似乎沒有嚴格的制度。從出土的漢代陶俑及畫像磚石來看,勞動者或束髮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裝,幾乎全是交領,下長至膝,衣袖窄小 。

求內婚嫁的日子 男,屬虎

嫁娶日期是按女性的屬相推算的。女 1984年10月7 屬鼠 紅白應酬 規定.正 七迎雞兔,二 八嫁虎猴,三 九蛇與豬.四 十龍與狗.五 十一牛羊,臘 六鼠 馬。應用 2012年結婚大利月是農曆 六 臘月 適合你們結婚的最佳吉日 已經沒有 應用 2012年結婚小利月是農曆.五 十一月 適合你們結婚的次...

急求 伽利略的生平,急求 伽利略的生平資料

伽利略galileo 1564 1642 義大利天文學家 力學家 哲學家。1564年2月15日生於比薩,1642年1月8日卒於比薩。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萊 galilei 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現已 通行稱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稱呼他的姓。生平 伽利略1572年開始上學,15...

急求答案關於風溼的,急求答案啊!!!!!

開朗點,開心,自然會好的.你去挖點 倒掛刺 的根回來煲豬腳吃就可以了,一點 都沒有,最多吃上兩次就有效,我的這個方法很有效,十年前我爸爸也是腿上有風溼,長的好大一個包,走路都成問題了,那時我只有十幾歲,是我們村的一個老中醫說的,我爸只吃了三四次,到現在都很好,沒有再得過 倒掛刺 我們家裡是這樣叫這名...